直肠息肉

  • 直肠息肉是什么(视频)

    直肠息肉是什么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可即直肠里面黏膜层有一个肉疙瘩,肉疙瘩有大有小,有可能是肿瘤性的,也可能是非肿瘤性的。非肿瘤性直肠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 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随着疾病的控制有可能逐渐消失,如果继续长大有可能恶变。肿瘤性息肉常见的是腺瘤,分为以下3种: 1、管状腺瘤:生物学行为比较好的,相对恶变机会低; 2、管状绒毛状腺瘤:比管状腺瘤相对要恼火一点,癌变机会相对较高; 3、绒毛状腺瘤:恶性程度、癌变的机会比较高。这3种腺瘤随着绒毛成分的增加,肿瘤性息肉癌变的机会也逐渐增加。 尤其是肿瘤性息肉,长到一定程度癌变机会也会明显增加,如果息肉长到2cm一定要引起重视,若不予理会,会使发生癌变的机会明显增加。
    2023-08-02
  • 直肠息肉有哪些症状(视频)

    直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直肠息肉的症状可依个人情况而存在差异,直肠息肉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息肉长大,可能会出现少量大便带血,可表现为便纸或大便上带血。如果出现了大便带血要引起重视,可能是大便性状的改变,有些人是大便带血,还有一部分人是大便带黏液,甚至会出现大便上带脓,即脓血便或者黏液血便。 有些直肠息肉会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若平时每天1-2次,固定早晨或者睡觉之前排便,而最近三个月或者最近半年,大便习惯改成了每天2-3次,甚至4-5次,频繁想去上厕所,而又解的不干净甚至解不出来,为排便不尽感。会有直肠的刺激症状,里急后重,肛门有不适感。当直肠息肉长大后就会堵到肠腔,有些病变就会出现排便非常困难,也是大便习惯的改变,相对而言非常痛苦,可能一天解几次大便,解不出来,部分患者可能会喝一点番泻叶、用点开塞露。 病变从小到大,症状会越来越明显,病变越张越大,长到2cm以上时癌变的机会比较大,会出现直肠癌的症状。侵犯女性的阴道、子宫,也会侵犯男性前列腺,甚至会侵犯骶前,引起剧烈疼痛。还可能进一步往肝脏或者肺上转移,甚至影响到骨头。 直肠息肉的病变从小到大,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最开始出现大便习惯跟以前不一样,大便便血、大便次数跟平时不一样,一定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去看。如果专科医生建议及早做肠镜,还是要尽早做肠镜,至少五年内不用过于担心患直肠息肉。
    2023-08-02
  • 直肠息肉遗传吗(视频)

    直肠息肉遗传吗
    常见的息肉不会遗传,但这是个体化的问题,需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具体作答。直肠息肉相对比较复杂,有些息肉不会遗传,有些息肉有遗传因素,还有部分息肉就是遗传疾病。如果父辈、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朋友得了息肉,尤其是比较凶的腺瘤性息肉像肿瘤性息肉,甚至直肠癌或者结肠癌,他的子女或者亲戚朋友得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大,但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因素。 家族性息肉病则非常特殊,会产生遗传。人体第5号染色体长臂的APC基因突变或者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家族性息肉病。家族性息肉病是肠子里面的息肉非常多,至少要超过100枚,这种家族非常容易出现结肠和直肠息肉,而且息肉长得非常快,很多人在中青年35岁之前就有可能发生癌变。 有的患者在20年前已经发生过息肉,且证实为癌,后查肠镜时又发生了息肉,通过手术史、家族史、亲戚朋友的病史断定很有可能是家族性息肉病。在对筛查患者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亲朋进行肿瘤组织的筛查后,发现APC基因发生小的突变。因此,患者亲朋也需定期做肠镜,早诊早治,不能等到长到2-5cm时再去处理。
    2023-08-02
  • 直肠息肉和痔疮有什么区别(视频)

    直肠息肉和痔疮有什么区别
    痔疮和直肠息肉均会有出血的表现,如果没有做肠镜,单纯从非医学的角度很难鉴别。痔疮一般表现为便纸带血,或者便池上有滴血。直肠息肉便血是由于直肠里面的息肉出血,所以多为大便的表面带血。直肠息肉越长越大,绒毛成分比较多的绒毛状息肉、含绒毛比较多的绒毛状腺瘤,一旦长大癌变之后就比较复杂了,会在大便表面甚至在大便里面都会有血, 直肠息肉最开始表现为出血,之后会合并其他症状,尤其是大便习惯的改变,大便次数可增加到4-5次,大便时间会从平时非常规律的早晨或者睡前,变成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有排便不尽感。痔疮多为便后滴血,便纸上带血,还有肛门瘙痒等,很难出现大便次数、大便习惯明显改变。 痔疮和息肉有相似的地方,但也不完全相同,建议找专科医生进行专业甄别和诊疗。
    2023-08-02
  • 直肠息肉割了会复发吗(视频)

    直肠息肉割了会复发吗
    直肠息肉切除后可能会复发。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向肠腔内突出生成的赘生物,本病可通过肠镜下的切除或电凝方式进行治疗,电凝治疗方式适用于更小的息肉。息肉切除后,患者本身肠道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发生改变,也可引发息肉再次生成。 若这些因素不发生改变,肠腔内可能再次产生新息肉,新产生的息肉建议及时进行治疗。临床建议本病最常见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是通过肠镜检查及时发现新息肉,在肠镜下行相应切除或电凝治疗。
    2023-08-02
  • 做直肠息肉需要住院吗(视频)

    做直肠息肉需要住院吗
    直肠息肉是指向直肠肠腔内突出的新生物,直肠息肉有大有小,有良性、恶性。直肠息肉的切除可以通过肠镜下,从肛门置入肠镜进行治疗。部分直肠息肉较大或恶性直肠息肉,甚至需要住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所以一般来讲直肠息肉需要住院治疗。 如果是较小息肉,行肠镜下切除治疗一般需要3-4天时间,此过程包括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等。如果息肉较大或为恶性息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癌,需要更长时间住院治疗。
    2023-08-02
  • 直肠息肉手术的护理(视频)

    直肠息肉手术的护理
    直肠息肉手术治疗前需进行充分术前准备,护理要点如下: 1、患者饮食需从正常普通饮食改为术前三天左右进食流食,如稀饭、米粥等; 2、术前一天口服缓泻剂进行肠道清洁准备; 3、术后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卧床休息; 4、手术后患者饮食通常从清流质饮食,如清水、米油、汤类等逐渐过渡到流食,如米粥、稀饭等,再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面条、鸡蛋羹等,这个饮食变化的过程可能需要3-4天时间。 5、术后需注意大便情况,观察有无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等情况。
    2023-08-02
  • 直肠息肉切除大便有血怎么回事(视频)

    直肠息肉切除大便有血怎么回事
    直肠息肉切除是指将突出于肠腔的直肠息肉通过电凝或套扎的方式进行切掉,一般会导致直肠黏膜表面残留创面,但不会发生明显出血现象。极少数患者可能由于息肉较深或切割创面较大,术后出现创面出血表现,表现为患者术后大便带血,建议及时就医。目前多数直肠息肉治疗时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若出现出血情况,建议积极治疗,病情也可好转甚至治愈,可选择的止血方法,如口服止血药物或静脉应用止血药物,局部经肛门应用压迫止血。
    2023-08-02
  • 结直肠息肉是很严重的病吗(视频)

    结直肠息肉是很严重的病吗
    结直肠息肉属于常见的发生于大肠的良性疾病,是指发生在肠黏膜上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前者是癌前病变,与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息肉发生的原因则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和肠道慢性炎症刺激相关。尽早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则是结直肠息肉最根本的治疗措施。对于单发息肉,如果并不严重,则可以在肠镜下进行电切;而多发息肉相对比较严重,因为息肉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如果病史比较长,息肉的形态学逐渐变化,长期积累最终可能出现恶变,并导致结肠癌的形成。 患者术后需要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且术后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的复查。此外平时也应该注意生活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不过多的进食高脂肪食物,尤其是晚餐,避免吃得过饱,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果早期发现肠息肉,应该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尤其是对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的息肉,更应该密切跟踪和随访。
    2023-08-02
  • 直肠息肉恶变是癌吗(视频)

    直肠息肉恶变是癌吗
    直肠息肉属于癌前病变,直肠息肉恶变则是发生了早期直肠癌。直肠息肉是发生在直肠黏膜上向肠腔突出生长的病变,包括肿瘤性或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根据形态学可分为管状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性息肉。处于该阶段的息肉均为良性病变,如果在该阶段进行手术切除,创伤小、风险低,完全切除术后则不会存在转移的风险,即可完全治愈。 如果结肠息肉不及时处理,反复迁延不愈,或息肉短时间内增长较快,则容易出现癌变可能,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如果病理检查发现直肠息肉已经发生恶变,则需要根据病变的大小、浸润深度、是否出现转移等因素综合考虑手术方式。如果恶变于早期发现,完全可以考虑通过微创方式治疗,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比较快,术后生活质量完全不受影响,因此患者无需过于担心。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