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

  • 直肠息肉会不会癌变(视频)

    直肠息肉会不会癌变
    直肠息肉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单纯性的炎症性息肉不容易发生癌变,但对于直径大于2cm的绒毛状息肉、绒毛状腺瘤可能会出现癌变。对于大部分直肠息肉,包括结肠息肉,可在肠镜下进行处理。患者通常在体检进行肠镜检查时可发现有结肠或者直肠息肉,如果属于良性息肉,则在肠镜下面就可摘除,如直接钳除,或通过EMR、ESD去除。另外,对于肛门检查可以触及的直肠息肉,也可在肠镜下处理。 但是对于较大的息肉,蒂比较长,基底不宽,即可在肠镜下切除,也可经肛门进行手术,从而防止恶变。如果手术中发现直肠息肉基底比较宽,存在恶变倾向,为保留肛门可进行经肛广切,以防止癌变。
    2023-08-02
  • 直肠息肉很严重吗(视频)

    直肠息肉很严重吗
    直肠息肉是否严重应视情况决定,实际上直肠黏膜表面的所有隆起均可称为直肠息肉。直肠息肉分为很多种,包括炎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则比较严重。如果是肿瘤性息肉,比如绒毛状腺瘤或者混合型腺瘤,可能长时间以后会发生变化,即发生恶变。所以如果一旦发现肿瘤性息肉,必须早期进行处理,早期将其去除,如果长时间留在体内则可能发生恶变。 对于炎性息肉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隆起,如果病理能够证实不是肿瘤性息肉,则不一定非要将其去除,患者也无需过度担心,控制炎症以后炎性息肉很多可以自行消失。 所以息肉是否严重不在于息肉是否存在和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病理情况,其为炎性息肉还是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一定要进行处理,而对于其它类型的息肉则无需过于担心。
    2023-08-02
  • 直肠息肉手术后多久能恢复(视频)

    直肠息肉手术后多久能恢复
    直肠息肉手术后多久能够恢复可分为如下情况: 1、部分直肠息肉在结肠镜或者直肠镜下进行处理,如电切或者电灼,比如1cm以下息肉一般在电子结肠镜下进行电切术,一周左右直肠黏膜可以恢复正常,患者可以进行正常饮食和活动; 2、对于比较大的息肉,比如在2cm以上,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建议按照可能发生局灶恶变进行处理,切除的范围一定要足够大。比如2cm息肉要切到2cm以外,正常黏膜再切0.5cm,所以切除将近于3cm的损伤。而损伤可以进行缝合也可以不进行缝合,恢复时间也不一样。进行缝合手术的患者恢复时间一般在1-2周之间。而如果是导致整个创面裸露,将息肉切除后裸露创面的手术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在2周到1个月。
    2023-08-02
  • 直肠息肉不做手术行吗(视频)

    直肠息肉不做手术行吗
    息肉就是肠黏膜表面的隆起,其为形态学的概念,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便血,也是常见的症状,还有从肛门内脱出肿物,分泌黏液,会引起肛周的皮肤瘙痒、不适,其最大的危害是会发生癌变。 息肉只是形态学概念,而对于明确息肉的性质需要从病理学上进行分析,息肉可以分成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还有幼年性息肉等。癌变的息肉主要是腺瘤性息肉,而判断是腺瘤性息肉还是炎性息肉,从肉眼上比较困难。所以如果发现有息肉,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即有一部分息肉会发生癌变,转归为直肠癌。
    2023-08-02
  • 直肠息肉和痔疮区别(视频)

    直肠息肉和痔疮区别
    直肠息肉和痔疮都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有一部分也有相同的症状,比如可以表现为便血、肛门部肿块突出。痔疮分内痔和外痔,外痔是肛周皮肤肿物或者赘生物,有一些内痔需要与直肠息肉进行鉴别。痔疮是在齿线位置上的痔核,其表现为黏膜团块,无蒂,几个痔核融合可表现为梅花状肿物。而直肠息肉可以有蒂,类似于樱桃,便后可能会脱出肛门以外,表现为圆形或者类圆形的暗红色、樱桃色肿块,可以将其还纳入肛。 痔疮是良性疾病,直肠息肉有一部分则会癌变,变成直肠癌。所以要到正规医院,由肛肠科医生进行判断和处理。
    2023-08-02
  • 直肠息肉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直肠息肉的危害有哪些
    直肠息肉可以造成以下危害: 1、息肉可能会引起局部出血,导致患者出现黏液便、血便,严重可能会引起大出血,即长期慢性失血会引起患者贫血; 2、直肠息肉属于较常见癌前病变,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恶变发生浸润性癌发生率是管状腺瘤10-20倍。腺瘤越大,癌变机会越大,临床超过2cm腺瘤癌变几率接近或超过50%。 所以一旦明确直肠腺瘤可能,应该内镜下尽早切除,切除以后根据病理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病理确诊直肠腺瘤发生恶变,需要施行直肠癌根治术。现在一般三甲医院直肠癌手术可以施行腹腔镜下手术或进行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现在最低保肛位置可以达到5cm左右,即直肠息肉即使恶变5cm以上,可以为患者保留肛门,保留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如果病患者直肠息肉治疗较晚,可能会导致更多意想不到情况。
    2023-08-02
  • 直肠息肉是如何产生的(视频)

    直肠息肉是如何产生的
    直肠息肉产生的原因非常多: 1、跟年龄有一定关系,年龄越大直肠息肉、结肠息肉发生的概率相对越大; 2、跟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息肉和饮食习惯直接相关,现在很多人都是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摄入肉类过多,而蔬菜、水果摄入太少。如果饮食内的脂肪含量超过40%,出现息肉的概率明显增加。相对而言,脂肪含量下于15%的饮食,出现息肉的机会就会明显降低。脂肪会在肠道内形成胆酸,胆酸和细菌相互作用是导致息肉产生的病理学基础,脂肪在体内过多,尤其在肠道里面,会对息肉产生不利的影响,建议饮食不要吃得太油腻; 3、跟生活习惯有关系,有研究发现,烟龄超过20年的群体出现息肉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但并不是绝对的,长期抽烟有可能对息肉的产生,或者对息肉进一步发展有不利影响; 4、遗传因素:如果家中兄弟姐妹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得过息肉、结直肠肿瘤,出现息肉的机会比一般人要大一些; 5、有些人因为职业的原因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出现息肉的机会比一般人要大,所以要尽量避免久坐,适当运动,这对减少或避免息肉的发生有一定帮助。
    2023-08-02
  • 直肠息肉切除手术怎么做(视频)

    直肠息肉切除手术怎么做
    直肠息肉切除手术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治疗,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息肉比较小,还没有恶变,可以在肠镜下切除。如果肠镜下切除困难,可依据病变部位进行手术治疗。若位置相对比较低,可以在手术室经肛完整切除,而TaTME手术(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用于处理比较困难的直肠息肉。 若息肉已经癌变,而且比较困难,比如男性的盆腔比较小,病变大,肠子相对较细,可以交给外科医生通过手术来治疗。直肠息肉发生癌变,相对而言是不愿意看到,早期的癌变还是可以首选肠镜治疗,比如ESD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现在叫做硬镜,能够把直肠息肉恶变进行早期治疗。如果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淋巴结有可能发生转移,需要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可以做腹腔镜把肠段切除,加上淋巴结根治性的清扫,相对来说是最彻底。
    2023-08-02
  • 直肠息肉是什么(视频)

    直肠息肉是什么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可即直肠里面黏膜层有一个肉疙瘩,肉疙瘩有大有小,有可能是肿瘤性的,也可能是非肿瘤性的。非肿瘤性直肠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 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随着疾病的控制有可能逐渐消失,如果继续长大有可能恶变。肿瘤性息肉常见的是腺瘤,分为以下3种: 1、管状腺瘤:生物学行为比较好的,相对恶变机会低; 2、管状绒毛状腺瘤:比管状腺瘤相对要恼火一点,癌变机会相对较高; 3、绒毛状腺瘤:恶性程度、癌变的机会比较高。这3种腺瘤随着绒毛成分的增加,肿瘤性息肉癌变的机会也逐渐增加。 尤其是肿瘤性息肉,长到一定程度癌变机会也会明显增加,如果息肉长到2cm一定要引起重视,若不予理会,会使发生癌变的机会明显增加。
    2023-08-02
  • 直肠息肉有哪些症状(视频)

    直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直肠息肉的症状可依个人情况而存在差异,直肠息肉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息肉长大,可能会出现少量大便带血,可表现为便纸或大便上带血。如果出现了大便带血要引起重视,可能是大便性状的改变,有些人是大便带血,还有一部分人是大便带黏液,甚至会出现大便上带脓,即脓血便或者黏液血便。 有些直肠息肉会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若平时每天1-2次,固定早晨或者睡觉之前排便,而最近三个月或者最近半年,大便习惯改成了每天2-3次,甚至4-5次,频繁想去上厕所,而又解的不干净甚至解不出来,为排便不尽感。会有直肠的刺激症状,里急后重,肛门有不适感。当直肠息肉长大后就会堵到肠腔,有些病变就会出现排便非常困难,也是大便习惯的改变,相对而言非常痛苦,可能一天解几次大便,解不出来,部分患者可能会喝一点番泻叶、用点开塞露。 病变从小到大,症状会越来越明显,病变越张越大,长到2cm以上时癌变的机会比较大,会出现直肠癌的症状。侵犯女性的阴道、子宫,也会侵犯男性前列腺,甚至会侵犯骶前,引起剧烈疼痛。还可能进一步往肝脏或者肺上转移,甚至影响到骨头。 直肠息肉的病变从小到大,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最开始出现大便习惯跟以前不一样,大便便血、大便次数跟平时不一样,一定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去看。如果专科医生建议及早做肠镜,还是要尽早做肠镜,至少五年内不用过于担心患直肠息肉。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