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

  • 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视频)

    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
    谷丙转氨酶是帮助氨基酸转移的酶,肝细胞受损,谷丙转氨酶漏出细胞膜,在血液里偏高。偏高原因包括: 1、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甲肝、戊肝; 2、长期大量饮酒或一次性饮酒过量,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出现炎性水肿,细胞膜受损; 3、药物引起肝细胞损害; 4、脂肪过度堆积,造成肝脏功能障碍; 5、自身免疫性原因; 6、心脏功能异常,引起肝脏压力升高,出现心源性肝病。
    2023-08-03
  • 什么是甲型肝炎(视频)

    什么是甲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可导致发生肝脏损伤的病毒,共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还有丁型。甲型肝炎是较早发现的一种导致肝脏炎症的病毒,所以排在前面,但是甲肝的特点是急性病变,一般是自然过程,甚至多数情况下不经过治疗,在急性期度过以后,肝功能、黄疸都会较快恢复,而且很多患者不会留下慢性病变,即使是老年人,即使本来已经有较多并发症,如心脏疾病、肺脏疾病等,对于这样患者,也很少导致死亡。包括甲肝、戊型肝炎,都是急性过程,都是可以彻底治愈。
    2023-08-03
  • 甲肝的主要症状(视频)

    甲肝的主要症状
    甲肝是通过消化道感染的,也就是粪口传播,甲肝感染者粪便中带有病毒,如果粪便污染水源或者是污染食物,其他人食用以后就可能会被传染甲肝。甲肝通常是急性状态,一般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皮肤黄染等症状。如果黄疸比较明显,除了皮肤黄染,会出现眼睛黄、尿黄现象,如果化验肝功能,可见转氨酶水平升高以及胆红素水平的升高,以及甲肝、抗体IgM阳性。如果都是阳性,就可以确诊感染了甲肝,一旦确诊就需要隔离,尤其是要做好消化道的隔离,对感染者的粪便要及时消毒后再去处理。现在已经有甲肝疫苗,通过接种甲肝疫苗可以预防甲肝的感染,如果是密切接触甲肝的感染者,一定要密切观察自己是否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以及皮肤黄染的症状。如果有症状,需要及时隔离,及时治疗。
    2023-08-03
  • 什么是甲肝(视频)

    什么是甲肝
    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及戊肝。甲肝又称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
    2023-08-03
  • 甲肝和乙肝的区别有哪些(视频)

    甲肝和乙肝的区别有哪些
    甲肝和乙肝的区别具体如下: 1、病原体不同:甲肝病原体是甲型肝炎病毒,而乙肝病原体是乙型肝炎病毒; 2、传播途径不同:甲肝是消化道传播途径,即典型的病从口入,而乙肝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血液和体液传播,最常见的是输血或针刺,还有共用牙刷、剃须刀、器官移植、血液透析等,母婴传播是乙肝母亲在怀孕以及分娩过程中,对胎儿造成感染,还有性传播途径; 3、预后不同:甲肝没有慢性,临床只有急性甲肝,急性乙肝大约有10%患者可转为慢性,随着病情进展,还有部分患者继续进展到肝硬化或肝癌,所以从疾病危害性而言,乙肝大于甲肝。
    2023-08-03
  •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视频)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甲肝其实是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经常遇得到的一种肝炎。大部分病人是谈肝色变,甲肝是一种急性肝炎,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我痊愈,所以大家不要对它恐惧太大;其次,甲肝在日常生活中它主要是经口传播,所以一定要注意食品的卫生,特别是一些没有煮熟的、没有经过高温杀菌的食品,一定引起大家注意。在夏季时候更是甲肝高发的季节,它的潜伏期大概是15-45天左右。大部分甲肝病人会出现肝细胞损害、一过性急性肝炎的表现,比如黄疸、厌油、纳差,需要住院治疗,主要是对症休息的治疗,在急性期过了以后,病人会有2-4个月的恢复期,一般3个月左右大部分病人就可以自限痊愈。如果是淤胆型甲型肝炎,病程可能稍微延长一点。病毒通过自己的抵抗力在后期可以慢慢的清除,所以如果曾经得过甲型肝炎病毒,也不用太担心,只要在疾病完全痊愈以后,也可以和周围的家人一起正常生活,不用谈肝色变,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2023-08-03
  •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视频)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在我国主要是乙肝和丙肝,甲肝和戊肝相对比较容易治疗,丙肝相对较少,丁肝很特殊,得乙肝后才可能得丁肝。乙肝和丙肝很常见,在我国大部分是乙肝,少部分是丙肝,乙肝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丙肝可以治愈。乙肝完全治愈比较困难,但可保持肝功能正常,患者可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2023-08-03
  • 病毒性肝炎能不能治愈(视频)

    病毒性肝炎能不能治愈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甲肝、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播,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经过住院、输液、卧床休息,通常能够达到痊愈目的。 丙肝目前有很好的治疗药物,经过3-6个月疗程,多数可以达到治愈目的。目前乙肝没有具体的治愈药物,需要长期治疗,虽然临床上也有个别治愈病例,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023-08-03
  • 病毒性肝炎患者家人该如何做好预防(视频)

    病毒性肝炎患者家人该如何做好预防
    肝炎病毒包括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其传播途径各不相同,丁型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一般在乙肝基础上感染,因此与乙肝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相同。甲肝及戊肝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均可通过水与食物引起传染。因此甲肝或戊肝患者家庭日常需进行隔离措施,在患者传染期内,家属与患者餐具需分开存放,对患者用过的碗筷餐具需煮沸或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饭前便后勤洗手。甲肝及戊肝一般发病4周后传染性消失,并不具备长期传染性。 乙肝和丙肝两者都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疾病,生活中一般握手、拥抱不会造成传染。但如果有血液、体液交换情况,需注意传染。乙肝患者家庭需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如果没有患乙肝,乙肝五项全部阴性,需尽快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乙肝抗体,一般家庭接触就不会产生传染。若母亲为乙肝病毒阳性患者,胎儿出生后要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做好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措施。
    2023-08-03
  • 病毒性肝炎分类(视频)

    病毒性肝炎分类
    病毒性肝炎指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以肝功能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较明确能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包括甲肝、乙肝、丙肝、戊肝、丁肝,即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过粪-口的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过血液、体液这些胃肠道以外的非消化道途径传播。还有部分病毒,如EB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也可以引起肝炎,也叫病毒性肝炎,属于全身感染性疾病的肝脏局部表现,不属于病毒性肝炎的范畴。 对于这些病毒性肝炎,其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没有关系,有共同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肝区憋胀、疼痛,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小便发黄、眼睛发黄,或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一旦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谨记及早的到感染病科就诊。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