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英伟

  • 垂体瘤手术恢复需要多长时间(视频)

    垂体瘤手术恢复需要多长时间
    垂体瘤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后是否合并并发症。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合并其它疾病,则恢复较快。如果患者既往存在较多基础疾病,尤其是心肺功能障碍、血糖控制不佳等,则可能恢复较慢。目前多采用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的患者术后2-3天可以出院,较慢者3-5天可出院。 如进行开颅手术,术后恢复时间略长,一般1周后伤口愈合良好,可以拆线出院。若采用皮内缝合,即美容缝合者一般不需要拆线,在情况稳定后5天可以出院。若患者合并并发症,如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电解质紊乱,需要针对症状进行纠正,待病情稳定后才能出院,一般住院时间在1周以上。
    2023-08-01
  • 脑垂体瘤的早期表现有哪些(视频)

    脑垂体瘤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垂体腺瘤是成年人较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发病率在颅内肿瘤中排在第三位,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垂体瘤大部分生长较为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由于垂体瘤早期主要发生于肝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表现: 1、神经压迫症状:早期在蝶鞍内生长,可以引起鞍内压力升高,鞍膈受到压迫会引起头痛,主要是位于双颞侧、前额以及眼球后部的慢性疼痛。随着肿瘤生长可以压迫视神经、视交叉或视束,引起视力减退以及视野缺损; 2、内分泌症状:根据肿瘤的不同病理类型,可以存在不同临床表现。泌乳素腺瘤女患者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不孕等,男患者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毛发脱落等,生长激素腺瘤主要表现为肢端肥大。因为垂体瘤基本发生于成年人,患者骨骼基本闭合,因此可以发生嘴唇肥厚,手指、脚趾粗大等症状,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合并心肌肥大与腺体肥大等。ACTH腺瘤主要可以引起血清的皮质醇增多,患者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骨质疏松、顽固性高血压等,即库欣病。
    2023-08-01
  • 垂体瘤术后尿崩时间(视频)

    垂体瘤术后尿崩时间
    垂体瘤患者在术后1周尿崩可以缓解。抗利尿激素是调节水盐代谢的重要激素,主要由下丘脑分泌,通过垂体柄运输到垂体后叶储存,主要功能是控制肾脏排泄尿液。如果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就会增多,出现尿崩症,患者的主要表现为饮水多、尿量增多、尿色发白。垂体瘤术后出现尿崩,主要原因是手术损伤垂体后叶或垂体柄,从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目前垂体瘤显微外科手术很少会引起垂体柄损伤,即使损伤也很轻微。 因此,垂体瘤术后尿崩为一过性症状,通过补充抗利尿激素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控制,一般术后1周尿崩的症状可以缓解。垂体柄损伤较严重的患者,出现尿崩症状可能较重,需要较长时间恢复,需要补充垂体后叶素等。此类患者一般还合并电解质紊乱,恢复时间在1周以上。垂体瘤术后尿崩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如果出现尿崩,患者不必过度紧张,通过积极药物的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大部分患者可以逐渐缓解。
    2023-08-01
  • 椎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视频)

    椎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
    椎动脉夹层主要是指血液成分,通过损伤的椎动脉以及内膜进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分层,同时血流冲击使分层越来越大,造成血管狭窄、椎动脉血管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点: 1、喉颈部和枕部疼痛; 2、后循环缺血,甚至引起后循环卒中,包括小脑和脑干梗塞; 3、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4、严重者可引起后颅窝、脑干和颅神经受压,导致脑干和小脑梗死及其他严重症状。
    2023-08-01
  • 椎动脉夹层怎么治疗(视频)

    椎动脉夹层怎么治疗
    椎动脉夹层治疗主要通过介入进行治疗,在栓塞瘤腔的基础上,通过在椎动脉放置支架或密网支架,可以有效改变局部血流动力学,修复和重建血管使夹层闭塞。非优势侧椎动脉出现夹层,可以直接行血管孤立术,在夹层段填塞弹簧圈将夹层和载瘤动脉闭塞,但若患者无严重症状不建议使用。颅内段椎动脉夹层,甚至形成夹层动脉瘤,动脉瘤较大会引起脑干压迫症状,此时可以进行椎动脉孤立手术,即将椎动脉完全闭塞。 优势椎动脉孤立会引起脑干缺血,需要进行血管搭桥手术。由于椎动脉夹层特殊的病理特点,一般很难完全自愈。对于程度轻微的椎动脉夹层,夹层真腔血流压力可能逐渐变大,甚至完全终止假腔血流,夹层可以自愈,但概率较小。部分夹层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得到改善,主要是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大部分夹层需要通过介入治疗才能完全恢复血流,从而使夹层闭塞。
    2023-08-01
  • 脑动脉瘤夹闭手术复发率多高(视频)

    脑动脉瘤夹闭手术复发率多高
    目前脑动脉瘤夹闭手术仍然是颅内动脉瘤,尤其是前循环动脉瘤主要的治疗方式。由于开颅动脉瘤夹闭是在显微镜直视下处理,具有夹闭彻底、残留率和复发率低的特点。随显微技术提高,动脉瘤开颅夹闭复发率大大降低,目前在2%以下,比介入栓塞复发率低。 动脉瘤的复发,一般是由于夹闭动脉瘤时瘤颈部位存在较细小分支,为了保护血管可能夹闭不全,或动脉瘤内存在血栓因素导致夹闭不全。
    2023-08-02
  • 颈动脉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颈动脉手术后注意事项
    颈动脉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具体如下: 1、控制血压,使血压处于平稳状态,谨防灌注压突破引起颅内高灌注而出血; 2、注意监测生命体征、患者意识和肢体活动情况,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脑缺血,给予有效治疗措施; 3、注意引流和颈部肿胀情况,颈动脉术后一般需要放置负压引流。如果短时间内引流量明显增多、颜色变深,同时颈部肿胀较明显甚至气管受压,需要警惕活动性出血,做到及时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4、注意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术后缝合口属于创面,因此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减少血栓,避免将来发生再狭窄。
    2023-08-02
  • 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斑块怎么治疗(视频)

    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斑块怎么治疗
    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斑块处理方法如下: 1、纠正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降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减肥、规律运动等; 2、及时治疗伴随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3、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和立普妥等,进行抗血小板和降脂治疗。 轻度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有斑块一般无需手术治疗,若颈动脉斑块较厚引起明显狭窄,且同时存在相关脑部缺血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主要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或支架植入术。
    2023-08-02
  • 颈动脉剥脱术风险大吗(视频)

    颈动脉剥脱术风险大吗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在国外已经开展半个多世纪,国内开展也近30余年。手术从技术层面和难度分析属于中等手术,但手术风险却很高。手术时间较短,通常需要1个多小时,因此属于中等偏上手术。主要风险包括以下几点: 1、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发生率一般不高于5%; 2、高灌注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谵妄、脑水肿、癫痫发作,严重时患者会出现颅内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发生率不高于2%,整体发生率较低; 3、颅神经损伤,主要是舌下神经、喉返神经以及喉下神经损伤引起的伸舌歪斜,声带麻痹,为手术操作时神经牵拉所致,一般程度较轻,发生率较低,大概是2%-3%; 4、颈部血肿主要与围手术期抗凝、抗血管治疗、术中止血不完善以及静脉损伤有关,大部分无需特殊处理,血肿可以自行吸收; 5、感染伴发心梗,并发率不到2%,整体发生率较低。
    2023-08-02
  •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视频)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
    颈动脉狭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即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即CAS。两种治疗措施已经被临床证实有效,整体风险较低,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综合国际多中心经验和文献报道,颈动脉支架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远期的再狭窄发生率略高于剥脱手术,但并不是支架植入不可取,两者互为补充、各有利弊。 身体状况较差、难以耐受全麻或斑块位置较高的患者,若患者不适合全麻手术,可以选取CAS。但对于患者血管明显迂曲,并且存在极重度狭窄或存在斑块溃疡,采取CEA手术较好。此外,放置支架的患者在术后半年需应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增加了潜在的颅内以及其它器官出血的风险。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一般不需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因此存在一定优势。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