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 黄芪精小孩子可以喝吗(音频)

    黄芪精小孩子可以喝吗
    讲解医师:王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小孩子可以喝黄芪精,但黄芪精多用于治疗虚证,有实证的小孩子并不太适合。所谓的虚证多见于容易反复感冒,比较消瘦,身高并不很高,还有舌苔偏淡、偏少的情况。如果是实证,小孩子一般比较肥胖,身高正常,饮食偏于多吃肉类,舌苔偏白、偏腻。\n虚证可以选择应用黄芪精治疗,黄芪精是从黄芪中提炼而来,属于中药里的补气药,可以治疗气虚的表现,对治疗体表气虚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益气固表,治疗自汗、出汗的表现。体表不足容易反复感染,容易导致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自汗可以应用黄芪精颗粒治疗。由于患儿病情变化比较快,因此在服药期间要注意大便、舌苔的变化,如果服药期间有大便干燥、舌苔黄腻的表现,需要停止服药,说明有热证出现,不适合用黄芪精治疗。
  • 儿童可以喝牛蒡茶吗(音频)

    儿童可以喝牛蒡茶吗
    讲解医师:王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儿童可以喝牛蒡茶,但多适用于患有热证的儿童,正常儿童不建议喝,因为牛蒡子属于中药里面的清热解表药,可以治疗风热外感的表证,所以当有热症,比如出现发热、出汗、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口干舌燥等症状时,可以用于治疗。另外,牛蒡子还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对于大便偏稀、不成形的儿童也不太适合饮用。\n对于牛蒡茶,大便干燥、热症比较明显、舌苔黄腻的人来饮用。儿童在饮用牛蒡茶期间,由于它是清热药,属于寒性,长时间饮用会导致脾气、脾阳的亏虚,因此不建议长时间服用,可以在症状消失,患儿恢复正常后停止饮用。中医治疗儿童疾病主张中病即止,不主张反复、多次的喂药,因为是药三分毒。在饮食上,针对风热证的儿童,要以清淡为主,避免吃鱼、虾、肉类以及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不好消化,在脾阳没有完全恢复之前,容易加速脾阳的消耗,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 小孩鼻炎吃中药能好吗(音频)

    小孩鼻炎吃中药能好吗
    讲解医师:王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小孩鼻炎吃中药非常有效果,可以尝试治疗。鼻炎是西医的名称,中医没有鼻炎的病名,一般叫做鼻鼽,认为感受风邪、湿邪导致的鼻部症状,一般会有反复的鼻塞流涕、鼻痒等表现,尤其在夜间明显。中医认为鼻鼽与湿邪、风邪有关,本身湿邪比较黏滞,容易导致疾病反复,而湿邪为阴邪,所以在夜间发作比较明显,风邪是因为疾病比较迅速,而且侵袭人体清窍,也就是上焦的鼻、眼等部位。\n在治疗上可以用疏风祛湿的药物治疗,比如防风、荆芥、连翘、苍术、石菖蒲等药物,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常选用活血的药物帮助治疗风邪,比如当归、厚朴、桂枝等药物,来温经、通阳、活血。另外,要注意小孩有过敏的情况,有的小孩遇到某种食物会过敏,因此在临床上一定要预防接触过敏原,可以查过敏原确认。
  • 1岁宝宝上火怎么办(音频)

    1岁宝宝上火怎么办
    讲解医师:王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一岁宝宝上火可以选择用药物治疗,同时饮食上也要进行一定的配合,大致情况如下:\n1、药物治疗:一岁宝宝上火与饮食积滞有关,比如吃得过多、过于油腻,会导致大便干燥、舌苔厚腻,同时有口臭等表现,伴有肚子胀满,在治疗上可以选择用王氏保赤丸等药物。王氏保赤丸是中药,是非常小的颗粒,比较适合于婴幼儿,可以直接放在母乳上吃,也可以直接放在奶瓶上,让宝宝通过喝奶的方式吸进嘴里,不会有卡到的情况。另外,要观察宝宝大便的情况,如果大便逐渐由干燥变成正常,说明积食去掉比较多了,可以逐渐停药。\n2、饮食调整:要多喝水,保持津液的补充,热症会让津液烧灼,导致津液亏虚,会出现尿少、哭的时候没有眼泪、皮肤比较干燥,这种情况要及时补充水分,喝奶粉的宝宝可以帮他把奶粉沏得稀一些,大量补充液体,另外饮食上要以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为主。
  • 夏天儿童吃什么清火(音频)

    夏天儿童吃什么清火
    讲解医师:王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夏天儿童可以吃西瓜清火,西瓜在中医认为是天然白虎汤,可以清热、解暑、利尿。白虎汤是中药的经典方剂,里面主要有石膏和知母,可以清热、去暑、生津,西瓜跟它有类似的作用,因此特别适合在夏天吃,而且夏天又是西瓜的正当季节,因此可以多吃。\n儿童有热证比较常见,因为儿童本身是纯阳之体,非常好动,另外由于热证会损伤津液,一般会出现大便干燥、口干舌燥的表现,又由于夏天炎热,出汗增多,因此会加重津液丢失。有热证的情况下,从饮食上要调理,药物也可以帮助调理,比如用柴胡、金银花、连翘等药物,可以进行解热、解表的治疗,如果大便偏干,可以配合熟大黄等药物泻下通便。另外,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因为出汗过多加上热盛伤津,会导致津液不足,可以口服补液盐尝试治疗,也可以口服电解质饮料辅助补液。
  • 儿童脾虚内热吃什么药(音频)

    儿童脾虚内热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王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儿童脾虚内热可以应用祛积食的药物,同时治疗脾虚的药物,比如四君子汤配合保和颗粒。儿童脾虚内热常见于胃强脾弱,所谓的胃强脾弱就是胃正常具有通降的作用,可以把吃的食物向下传导,而脾虚、脾弱是指不能够完全运化饮食,导致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不能够被谷气所消磨,而排出体外,导致人体消瘦、乏力、倦怠,就会形成食欲正常、吃东西也正常,但是不长个、不吸收,久而久之会出现内热的蓄积,导致积食、口臭、腹胀、腹满、大便干燥的表现。\n具体来说,可以用中药中的保和颗粒尝试治疗,保和颗粒是中药的经典方剂,里面有消食药,也有连翘帮助祛内热。针对脾虚可以选择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主要有党参、白术、茯苓等药物,可以健脾益气,同时有祛湿气的效果,可以把体内累积的湿气排出。另外,饮食上要以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帮助治疗。
  • 女孩子气血不足怎么补(音频)

    女孩子气血不足怎么补
    讲解医师:王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女孩子气血不足要看有没有来月经,根据情况进行补充,主要分析如下:\n1、没有来月经:可以应用补气补血的药物治疗,来月经之前气血亏虚多由于脾的运化乏力所致,因为脾主人体后天的运化,会把食物变成气、血、精液为人体吸收,故当气血不足时先以补脾为主,可以选择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药物,同时可以配合阿胶、当归补血。\n2、来月经:要注意月经的情况,同时要滋补肝肾,帮助治疗气血不足。来月经之后一般会有肝肾的影响,其血虚或气虚要从肝肾调理,可以在药物中加入川楝子、柴胡、熟地黄、白芍等药物帮助治疗。\n气血不足的调理疗程比较长,一般要服药一个月左右,短期应用不会有明显好转,因为血红细胞的生成需要一定时间,故要有一定耐心并坚持下来。同时饮食上要避免吃凉性的食物,凉性食物会损伤人体阳气,导致阳气耗散,不利于疾病恢复。
  • 宝宝闻艾草的味道有影响吗(音频)

    宝宝闻艾草的味道有影响吗
    讲解医师:王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如果宝宝没有过敏、哮喘的病史,可以闻艾草的味道。如果宝宝有过敏的情况,要避免闻艾草的味道。\n艾草是一种温性的药物,常用于艾灸,可以通过点燃艾绒、艾草,来熏蒸局部的部位,起到温阳、散寒、行气的作用。艾草的味道比较刺激,容易引起咳嗽、喘息,所以当孩子有过敏的情况,比如对食物、空气环境过敏时,一定要避免闻这种气味。针对有湿疹的孩子,也要尽量远离艾草的味道,因为可能诱发湿疹的加重。另外,如果长期闻艾草的味道,可能会导致出汗,因为艾草为温性,可能会引起出汗增多,所以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要长时间出汗,中医认为汗血同源,汗液的丢失也会引起津液和血液的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因此,不要长时间闻艾草,也不要反复、多次的闻。如果不能缓解出汗,可以应用温粉来敷皮肤,同时要注意保暖,保护体温,不要使体温过度降低。
  • 祛湿食物吃什么好(音频)

    祛湿食物吃什么好
    讲解医师:王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祛湿气的食物(祛湿食物)可以选择山药、白术、茯苓、炒薏米等,这些药物本身是药食同源,并不明确区分于食物和药物。山药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熬粥,白术和茯苓也是祛湿的药物,茯苓可以做成糕点吃,白术可以熬粥,炒薏米可以煮稀饭、煮粥。在这些药物的使用中,要注意大便的情况,中医认为体内有湿气会有大便不成形、大便黏腻,这些药物会让小便增多,中医有利小便以实大便的理论,因此小便正常、大便正常之后,说明湿气祛除比较多,可以逐渐停药。\n另外,湿气比较重会导致脾气损伤,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所以平常可以多用甘味的药物或食物治疗脾虚,比如蜂蜜、甘草等,可以适当调理、健运脾胃,饮食上要以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过量的肉类,还有油腻、油炸的食品。
  • 舌苔厚黄是怎么回事(音频)

    舌苔厚黄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如果舌苔厚黄,多见于热证,而且以湿热证为主。热症分为实热和虚热,对于儿童而言,多见于湿热证,因为小孩是纯阳之体,运动量非常大,而且非常好动,吃饭也比较多,需要大量的能量来补充营养。\n针对于湿热证,可以选择清热、去火的药物,比如黄芩、黄连、石膏、知母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大便干燥,要用通便的药物来治疗热症的源头,比如应用大黄、厚朴、火麻仁等药物。如果是虚热证,以阴虚热盛为主,阴虚不能收敛阳气,导致阳气外浮,会引起五心烦热,也就是手心、脚心、胸口感觉燥热,同时伴有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但这种情况很少会有舌苔黄厚,有时舌苔比较黄,但并不会非常厚。舌苔很厚说明正气没有亏虚、邪气强盛的表现,这种情况在饮食上要以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凉性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