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

  • 焦虑症测试方法(音频)

    焦虑症测试方法
    讲解医师:刘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我把焦虑症的自评量表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题目一共是20道。它分为4个得分:没有或者很少有,记1分;有时候有,记2分;大部分时间有,记3分;绝大多数时间都有,记4分。大家可以听一下,一共是20道题目,可以自己评判。1、我觉得我比平时更容易紧张和着急。2、我无缘无故会感觉到害怕。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者感觉惊恐。4、我觉得我有可能要发疯了。5、我觉得我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6、我手脚发抖。7、我因为头疼、脖子疼、背疼,感觉到很苦恼。8、我感觉容易神经衰弱。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的坐着。10、我觉得心跳很快。11、我一阵阵的头晕,爱哭闹。12、我有晕倒发作或者快要晕倒的感觉。13、我呼吸感觉很容易。14、我手脚麻木或者感觉到刺痛。15、我因为胃痛或者消化不良而苦恼。16、我常常要小便。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18、我比较容易脸红。19、我容易入睡而且一夜睡得很好。20、我做噩梦了。可以用这20道题目自己做一下,一般来说需要根据分值来确定。一般认为这种分值50分是界限,如果是50-59分就是轻度焦虑,60-69分是中度焦虑,如果达到70分以上,那么就是重度焦虑。
  • 更年期焦虑症吃什么药(音频)

    更年期焦虑症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王灵强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四医院精神科
    如果更年期所引起了焦虑,一般在临床上有几种选择,最常见的是抗抑郁药物,比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盐酸舍曲林片、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等药物,传统的抗焦虑药物有丁螺环酮、坦度螺酮,还有一些改善焦虑情绪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等药物,也可以对更年期焦虑的产生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n至于具体需要应用哪一种药物,建议到精神心理科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的抗焦虑、抑郁的药物。没有哪种药物效果最好,因为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只有选择最适合的抗焦虑药物,才能达到治疗更年期焦虑最理想的效果。
  • 如何控制焦虑症(音频)

    如何控制焦虑症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焦虑症目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具体如下:\n1、药物治疗:焦虑症通过药物治疗效果非常好,像长期广泛性的焦虑,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可以使用抗焦虑的药物,像SSRIS和SNRIS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改善症状的作用,代表药物有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短期还可以使用苯二氮䓬类的药,像阿普唑仑、氯硝西泮,都有很好的改善焦虑症状的作用,可以使用2-4周。另外,像坦度螺酮、丁螺环酮也能很好的改善焦虑症状。\n2、心理治疗:在焦虑症治疗过程中可以增加心理治疗,焦虑症患者往往对将来的事件高估,会戏剧化、灾难化的想象事件的结果,通过心理治疗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 焦虑症是抑郁症吗(音频)

    焦虑症是抑郁症吗
    讲解医师:王灵强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四医院精神科
    焦虑症并不是抑郁症,二者是不同的精神科疾病,具体如下:\n1、抑郁症:主要表现有失眠、情绪低落、持续心境低落、心情不好、喜欢独处、不愿与人交流、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感觉自己的头脑反应变慢了,并伴有性欲降低,甚至有消极而导致自残、自杀的倾向或者行为。\n2、焦虑症:主要表现是过度的紧张、担心,整日忧心忡忡,容易因为没有必要的事情产生担心、焦虑的情绪。焦虑症可能还会产生一些躯体上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心悸、心慌、胸闷、气短等。男性可能会出现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尿急、尿频等,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等症状。\n抑郁症病人也会产生焦虑情绪,抑郁、焦虑情绪为相互伴随,一般不会单独的产生,主要看哪种情绪占主导地位,产生的症状符合哪个诊断标准,继而诊断抑郁症或者焦虑症。
  • 男性更年期焦虑症怎么治(音频)

    男性更年期焦虑症怎么治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男性更年期患者也具有相应的症状,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来减轻焦虑以及相应的其它症状,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具体如下:\n1、药物治疗:使用抗焦虑的药物改善焦虑症状,像新型抗抑郁药,都具有改善焦虑症状的作用,苯二氮䓬类药作用比较快,可以使用2-4周。\n2、运动治疗:可以结合放松训练以及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助于缓解焦虑症状。\n3、心理行为治疗:患者往往都在退休前后有可能出现社会活动下降,与社会脱节,然后出现孤独、失落症状,针对这些症状做心里疏导、心理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n男性更年期相对女性来说较迟,大多在60岁以后,主要是性功能下降、精力下降、烦躁不安,甚至有焦虑、失眠、食欲下降,这些症状同时伴有很多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躯体化症状,还有可能合并有一些躯体功能下降。
  • 植物神经紊乱和焦虑症一样吗(音频)

    植物神经紊乱和焦虑症一样吗
    讲解医师:费小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
    植物神经紊乱和焦虑症有区别。植物神经紊乱也叫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神经系统所支配的心肌、平滑肌、内脏活动、腺体分泌等平衡被打破,从而出现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的临床症状,常见的症状有体位性低血压、头晕、晕厥、视物模糊、步态不稳、疲劳等症状。心血管系统方面,如心悸、胸闷、胸痛。胃肠功能紊乱,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便秘、食欲不振。泌尿系统,如尿频、尿急、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生殖系统,如性欲下降、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此外,还有出汗过多或减少、四肢麻木或刺痛,及焦虑、紧张等情绪改变。\n焦虑症是以焦虑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精神障碍,焦虑综合征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精神症状是指提心吊胆、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症状是在精神症状基础上,伴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颜面潮红或苍白等,焦虑症患者容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区别(音频)

    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区别
    讲解医师:王薇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
    焦虑症与抑郁症都是大脑神经内分泌激素代谢紊乱造成的精神心理疾病,在发病机制、治疗方式、临床表现都有所区别,主要分析如下:\n1、临床表现:焦虑症主要以紧张、担心为主,焦虑症的紧张、担心有一定指向性,此种紧张、担心对个人生活、工作、社会功能都会造成影响,患者身体可以出现多处不舒服,包括头疼、头昏、恶心、呕吐、反酸等。抑郁症身体不适相对焦虑症患者较少,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很多事情没有兴趣,容易出现失眠、自我评价低,严重者可有自杀倾向。\n2、发病机制:抑郁症是5-羟色胺减少所致,而焦虑症是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减少所致。\n3、治疗方法:在不同心理治疗措施的基础之上,药物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治疗方法相似,但焦虑症中使用的药物剂量相比于抑郁症更大。
  • 焦虑症是不是病(音频)

    焦虑症是不是病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焦虑症是一种精神心理性疾病,往往表现为惶恐不安、提心吊胆、坐立不安这种现象,可以出现肌肉的紧张、震颤以及讲话时声音的震颤,还会出现多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像头晕、头痛、心慌、心悸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尿频、尿急这些症状。这些症状经过反复的辅助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阳性体征和阳性检查结果,患者因为这些症状非常痛苦,影响生活、工作以及职业功能。\n这类患者可以使用抗焦虑的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抗焦虑药有SSRIs和SNRIs类,具有较好的改善焦虑症状的作用,也可以短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能够很好的缓解焦虑症状。另外,可以增加心理治疗,这些都能够改善焦虑症的症状。
  • 怎么判断焦虑症(音频)

    怎么判断焦虑症
    讲解医师:王薇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
    焦虑症是精神心理科的一个疾病,是大脑中一些神经内分泌激素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组疾病。当掌握了这个病的病理生理后,就可以从临床症状,包括专业医生运用一些量表作为临床工具,对该疾病进行诊断。首先可以从临床症状上看,包括睡眠不好、情绪不稳定、烦躁、莫名的恐惧、焦虑不安等一些躯体化症状,并且身体上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舒服,比如头晕、头疼、胸闷、憋气、心悸、腹胀、腹泻以及便秘等,很多相应的临床症状,但是进行辅助检查时却没有问题,这一组症状就叫躯体化症状。\n焦虑症从症状上来看是很多元化的,但一些表现还是可以从临床症状来提示的,因此医生可以来进行焦虑症的诊断。同时配合使用一些量表,比如门诊医生可以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精神科专科医生有更加精确的对焦虑症定性、定量的一些量表,对焦虑症进行诊断,因此诊断焦虑症是通过临床与检查量表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
  • 焦虑症的预后如何(音频)

    焦虑症的预后如何
    讲解医师:禹华良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
    关于焦虑症的预后,其实跟治疗方式有很大的联系。首先,找到正规的医生,通过正规的治疗方案,很多时候焦虑症都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有一部分人不能够坚持服药,到后面如果没有长期的坚持,有可能预后就不理想,药物治疗方面需要坚持。其次是往往要考虑到自己的个性特征,对待事情的一些看法,往往很多的时候预后取决于你对一些事情的一些看待。如果一个人的心情一直处于一种闷闷不乐的状态,看到很多问题比较悲观,也比较敏感、比较多疑,预后可能就会偏差一些。当然预后也会跟他的生活压力确确实实有关系,如果一直处于一种长期的生活压力中间,可能预后会差一些,如果家人给予足够的支持,包括生活方面,以前的波浪可以慢慢地平复下来,那么后面的生活质量可能就会好,预后也会好。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