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

  • 消化道出血住院多久(音频)

    消化道出血住院多久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消化道出血详细的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反复的慢性失血或者急性失血,都需要进行住院治疗,而住院的时间有明显的差异性,通常需要在2周左右,也有的病人可能时间会更长。因为对于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首先应该积极的进行扩容,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还需要进行静脉补充悬浮红细胞或者血浆。在明确病因之后也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性期,24小时之内,可以选择应用胃镜进行黏膜下的止血,系统的止血,保护胃肠道黏膜,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通常需要1-2周的时间能够恢复至正常。而对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还需要应用三腔两囊管进行压迫,定期的排气缓解压力,同时观察是否合并有胃壁坏死症状的发生,住院时间也应该达到2-3周。
  • 消化道出血量的分级(音频)

    消化道出血量的分级
    讲解医师:周东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大便隐血试验,如果是阳性的提示,每天的出血量在5ml以上。如果是黑便,提示每天的出血量在50-70ml以上。如果胃内的储存的出血量达到250-300ml的时候可以引起呕血,一般情况下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可有组织液与脾脏储存的血液来补充并不引起全身的症状。消化道大出血,失血量超过1000ml,或者是出血量超过循环血量20%时,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的时候,常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同时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可伴有头晕、乏力、心悸、心动过速和血压偏低等表现,同时血压也可以下降。
  • 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音频)

    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消化道的出血,常见于下列这些原因:第一就是发生于小肠的疾病,有小肠间质瘤破裂导致的出血,会表现为明显的腹痛、腹胀,甚至也容易出现休克。肿瘤可以破入至腹腔或者肠道,如果出现腹腔的出血,会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另外也可以是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也会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第二是肠道的恶性肿瘤,主要是大肠癌,病人会有排便习惯的异常和规律的改变,对于溃疡型的结肠癌,也容易累及到黏膜下的血管,而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第三就是一些良性病变,主要是直肠或肛管的病变,包括息肉或者混合痔等疾病也会导致出血。
  •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哪些(音频)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黄仕尧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消化道出血病因还是非常复杂的,主要是分成上消化道出血、中消化道出血,还有下消化道出血。我们就讲讲常见的疾病,比如上消化道出血,比如食管的病变,常见的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癌、食管炎,比如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的病变,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贲门黏膜撕裂征、胃癌、药物导致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中消化道出血常见毛细血管扩张症、小肠憩室炎、小肠间质瘤。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就是痔疮出血,另一个就是大肠癌,也就是结、直肠肿瘤,还有大肠的息肉、感染性肠炎,这些是比较常见的。
  • 下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措施(音频)

    下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措施
    讲解医师:汤大纬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下消化道出血首先要查明原因,然后采用具体止血方法,必要时可以口服止血药。下消化道出血主要包括结肠出血以及直肠出血,大多数患者排出血便,鲜红色或暗红色,如果出血量比较多有可能排便的次数也比较多。需要生命体征监测,然后检查相关指标,比如血常规、凝血常规、生化常规等来评估出血量,同时还需要输液、扩容,必要时要输血。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行肠镜检查,因为可以明确出血部位以及性质,是溃疡引起的出血还是肿瘤引起的出血。如果内科保守有效的情况下可以将血止住,如果是内科保守无效或肿瘤引起的出血,在评估相关风险以后尽可能的早期手术治疗。
  • 怎么会消化道出血的(音频)

    怎么会消化道出血的
    讲解医师:袁庆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内科
    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出现消化道出血的原因:1、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胃溃疡、炎症导致的出血,也有机械性的损伤,比如受过外伤,还有胃部的血管病变引起的出血,也有可能是因为肿瘤破裂引起的出血。2、下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是直肠炎、肿瘤、息肉引起的出血,有可能是结肠疾病感染、肛管疾病,比如痔疮、肛裂等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
  • 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症状(音频)

    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症状
    讲解医师:焦占江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的症状,要依据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出血速度而决定。通常来说,如果患者的出血量比较少,出血速度比较慢,患者仅仅表现为黑便,一般出血量在50-100ml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黑便。如果患者的出血速度比较快,而且出血量比较多,会表现为便血。如果患者出血量大于1000ml的时候,就会出现便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表现为黑便症。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通常表现为便血,这在临床上需要特别的注意。另外,患者还可以伴发全身的症状,比方患者还会出现头晕、乏力、贫血、消瘦,甚至有一部分患者还会表现为恶心、呕吐、呕血等。在临床上,如果患者消化道再出血,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救治。
  • 消化道出血停止的判断(音频)

    消化道出血停止的判断
    讲解医师:汤大纬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如果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是平稳的。血压、脉搏、心率,同时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且患者没有相关症状,比如没有呕血或便血等,复查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是在恒定范围之内,甚至逐渐升高且没有下降。在1-2天之内患者仍然可能会有黑便,主要是血液在肠道内部积聚以后形成的,由于血液在肠道内消化和吸收,通过肛门排出需要时间,并不能够根据患者有黑便来判断患者是否仍然有消化道出血,必要时复查胃镜或复查肠镜来检查。
  • 肝癌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音频)

    肝癌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肝癌的病人到后期容易并发凝血机制异常,而导致消化道黏膜的出血,也可以出现继发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门静脉高压所导致的胃病,都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病人会有明显的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出血的急性期会表现为呕血、失血性休克、周身湿冷、血压下降以及心率增快。急性期应该及时的抗休克治疗,静脉补充血浆以及悬浮红细胞。同时应用止血的药物,也可以选择胃镜进行黏膜下止血,或者应用三腔两囊管进行局部的压迫。也可以应用DSA造影下进行介入栓塞治疗,都能够改善肝癌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但是死亡率也比较高。
  • 消化道出血定位显像(音频)

    消化道出血定位显像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可以选择进行内窥镜的检查,对于小肠的病变,内镜无法直观的观察到。所以,可以选择进行动脉造影,在DSA下观察,可以明确的发现小肠的占位性病变。通常选择肠系膜上动脉的造影,最多见的是小肠间质瘤破裂或者小肠的动脉瘤破裂而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定位准确,便于手术直观的进行处理。急性期需要根据定位的结果,选择小肠的部分切除手术,术后也要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急性的消化道出血包括小肠间质瘤破裂的出血,病人还会有明显的休克的表现,定位的显像可以发现造影剂外溢至腹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