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

  • 慢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治疗好(视频)

    慢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治疗好
    慢性胃炎内镜下分两种表现,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伴糜烂常见为浅表性胃炎,称为非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在黏膜层。黏膜层病变导致肉眼可见糜烂、充血、水肿等表现,位置较表浅,没有深入到肌层,如果深入到肌层,就变成消化性溃疡表现。慢性胃炎伴糜烂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会相应引起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十二指肠或胃反流,导致胆汁、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尤其胆汁刺激对胃黏膜损伤。 胃黏膜损伤后黏膜屏障消失,胃内容物包括胃酸刺激胃黏膜,引起慢性胃炎表现,主要腹痛、腹胀,甚至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部分病人会少量渗血。如果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一般主要根据症状治疗,如有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其它可根据症状来加用制酸药或胃黏膜保护药。
    2023-07-31
  • 胶体果胶铋胶囊的作用及禁忌(视频)

    胶体果胶铋胶囊的作用及禁忌
    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胶体果胶铋胶囊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因为该药含有重金属成份,所以应严格按医嘱服药,连续吃药不要超过两个月;肾功能差的患者应谨慎服用;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孕妇妊娠期禁用。另外,患者切勿自行服药,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1
  •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病变出血也属于这一范围。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消化性溃疡患者多有上腹痛病史,腹痛特点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尤其出血前疼痛可加重,出血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其次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发病前曾会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等损伤胃黏膜病变,且有胃黏膜病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呕血、黑便、呕血量大而凶险,患者多有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史等病史。并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症临床表现,如脾大、腹水等;胃癌多见中年以上患者,可出现上腹痛、饱胀感、厌食、消瘦等临床表现。上述情况均可进行胃镜检查,必要时需病理检查确诊。
    2023-07-31
  • 血便怎么回事(视频)

    血便怎么回事
    血便有很多种,一般说的血便一个是显性的,另一个是隐性的。显性的就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大便发黑,或大便有鲜红色血液。隐性的就是只能通过化验检查的办法来确认大便有血。大部分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以消化性溃疡最多,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合并出血。另外,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是消化道有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均可以出现血便。 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为痔疮,因为中国人十人九痔,有些人痔疮也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或大便时候有鲜血滴出。便血应该引起警惕,一定要查清楚便血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尤其是相对年长的患者,可能是恶性肿瘤高发人群或称为高危人群,更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到专科医生就诊。
    2023-08-02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怎么治疗最好(视频)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怎么治疗最好
    十二指肠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消化性溃疡还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中青年的男性,往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特点为周期性和节律性的上腹痛,并且在空腹时比较明显。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都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目前普遍采用四联方案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抑制胃酸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2、铋剂:包括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3、抗生素:如果青霉素不过敏,优先选择阿莫西林,因为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非常低,剩下一种抗生素要根据当地抗生素耐药的情况,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四环素中选择一种组成四联方案,还需要口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2023-08-02
  • 5分钟搞懂黑便(视频)

    5分钟搞懂黑便
    黑便是指大便呈黑色,是因为血红蛋白的铁经过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黑便的颜色与出血量和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长短有关,若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短,黑便可出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若出血量少,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会出现稠厚黑便。发生黑便时可能没有其他伴随症状,也可出现腹胀、腹痛等表现。若长期慢性出血,患者可能会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若出血量较大,可能会有头晕、心悸、出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等症状。黑便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常见消化性溃疡、肝门静脉高压、糜烂性胃炎、贲门黏膜撕裂等,少数下消化道出血也可出现黑便。此外,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败血症等,也可能会引起黑便。黑便首先要明确病情,根据病情治疗,若为上消化道出血,在明确部位后可进行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的治疗。
    2023-08-02
  • 胃泌素瘤的症状(视频)

    胃泌素瘤的症状
    胃泌素瘤的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痛是由于胃泌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多发溃疡出现的症状,疼痛常与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类似,但性质较多呈持续进行性疼痛,对于常规的抑酸药物疗效欠佳且容易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腹泻是胃泌素瘤的第二个常见症状,腹泻的特点多呈水样泻或者脂肪泻,并且这种腹泻常用止泻药无效,常用的止泻药是黄连素、思密达。但对于胃泌素瘤引起的腹泻均无效。 顽固性的腹痛、腹泻的病人,要考虑到胃泌素瘤。诊断一方面可通过测定血清胃泌素水平,也可以通过做胃镜检查观察是否有多发的溃疡,或者根据患者腹痛对治疗药物的反应,判断胃泌素瘤的发生。胃泌素瘤溃疡的特点是难治性、多发性溃疡,如果对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效果也不好,可以要考虑到胃泌素瘤。
    2023-08-02
  • 甲状旁腺腺瘤的治疗方法(视频)

    甲状旁腺腺瘤的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切除为甲状旁腺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甲状旁腺长在甲状腺后方,体积较小,甲状旁腺腺瘤为原发于甲状旁腺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但在甲状旁腺肿瘤里最常见。 早期甲状旁腺腺瘤没有任何症状,难以发现,目前多数患者在体检后发现血钙升高,同时伴有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如果不及时处理,甲状旁腺素和血钙会持续升高,引起多器官病变,如肾结石、骨质疏松,或者反复消化性溃疡,甚至有些人会出现精神障碍。因此,发现甲状旁腺腺瘤,多数建议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创伤小、治愈率高,且并发症相对较少。 临床上少数患者未及时治疗,疾病较重,短期内无法耐受手术,需要内科协助先控制血钙,待血钙稳定、症状改善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仍然无法进行手术,只能保守治疗,或使用创伤相对较小的微创介入、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等方法。
    2023-08-02
  • 胃老是打嗝有气是怎么回事(视频)

    胃老是打嗝有气是怎么回事
    胃老是打嗝有气,是膈肌痉挛导致。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方面:如果大家食用过冷,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如碳酸饮料,容易产气,出现打嗝; 2、药物方面:如阿司匹林,遇水易产生碳酸气,导致打嗝; 3、吃饭吃的过快,说话过多过快,气体进入胃也容易导致膈肌痉挛; 4、情志方面:忧思恼怒,突然抑郁生气也容易打嗝; 5、疾病方面:最常见的为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说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甚至胃癌、食管癌也很容易出现顽固性打嗝、呃逆。 饮食方面,吃饭不要过饥过饱,不要过快,少喝碳酸饮料,不要吃过冷的食物,要保持心情舒畅。如果长时间出现打嗝不好,建议大家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2023-08-02
  • 肚脐周围经常隐疼会是肠癌吗(视频)

    肚脐周围经常隐疼会是肠癌吗
    肚脐周围经常隐疼并不是肠癌。肚脐周围经常隐疼,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炎症,患者摄入不洁食物,导致细菌、病毒的感染而引发肠炎或者胃炎,也会出现脐周隐痛。因此,如果患者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伴有脐周隐痛,说明可能是摄入不洁食物而引发的肠道感染。如果是年轻患者没有腹泻,但伴有脐周隐痛,并且晚上隐痛加重,可能是消化性溃疡,比如十二指肠溃疡。对于此类患者,建议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建议口服规范药物治疗。治疗溃疡的常用药物是PPI,即质子泵抑制剂,也可以应用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如伏诺拉生,效果也比较理想。因此,如果患者出现此类症状,并且感到焦虑或者怀疑,关键是先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因再对症治疗,此时则更存在针对性。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