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

  • 慢性胃炎会发展成胃癌吗(视频)

    慢性胃炎会发展成胃癌吗
    慢性胃炎有可能发展成胃癌。慢性胃炎为我国常见疾病,常见的慢性胃炎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容易癌变,临床上按照癌前病变考虑。理论上慢性胃炎转化到胃癌的几率不到10%,而消化性溃疡也只有1%的癌变率,也就是一般情况下,胃炎不会癌变。 在生活中胃炎是由于饮食不规律和生活习惯不良嗜好引起,是胃黏膜慢性炎症。如果经过长期刺激,炎症持续不能改善,而且日益加深,胃黏膜持续损伤,就会导致萎缩性胃炎,甚至胃溃疡,最终癌变,进而恶化成癌。早期胃癌和慢性胃炎症状特别相似,有些患者可以从慢性胃炎转化到胃癌。所以如果长期胃部不适不能缓解的情况下,建议去正规医院做胃镜等相关检查,胃癌诊断的金标准是胃镜。如果本来是胃癌,只表现出胃炎症状而耽误治疗机会,成为晚期胃癌,会贻误生命。因此慢性胃炎要注意日常养护,积极治疗、定期体检,提前预防癌症。
    2023-07-31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症状有哪些(视频)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症状有哪些
    幽门螺旋杆菌是细菌,主要在胃内定植,幽门螺旋杆菌是致病因素,可以导致慢性胃炎,可以导致消化性溃疡,甚至可以导致胃癌。少部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不一定会产生临床表现,现在人们普遍重视健康,部分人每年会例行体检,在体检过程中会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指标阳性,如果医生追问患者是否有不适表现,患者有可能会回答没有任何消化系统临床表现。大部分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以后,可以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腹痛、恶心、嗳气、反酸、烧心等临床表现。 我国是胃癌高发大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我国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很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对幽门螺旋杆菌普查,提高人民群众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正确认识。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通过饮食相互传染,在生活中尽可能采取分餐制,避免相互传染。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如果化验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指标阳性,不要随便用药,因为随便用药很有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此时建议患者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开正确处方,认真进行根除治疗,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7-31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视频)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
    目前大多数人都有健康意识,比较重视自身健康,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普查的人群很多,很多人会发现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后可以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所以一旦感染就要积极对其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幽门螺旋杆菌最常采用的治疗方式是四联疗法,具体内容: 1、常选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以及耐信,即埃索美拉唑,以上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的是雷贝拉唑和耐信,但是耐信价格与其他药物相比比较昂贵; 2、加用一种铋剂,指胶体果胶铋,还有枸橼酸铋钾颗粒,即丽珠得乐; 3、除了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以外,还要加用两种抗生素,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对青霉素不过敏,常规选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在选用阿莫西林治疗基础上,可以加克拉霉素或者呋喃唑酮或者左氧氟沙星,组成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对阿莫西林耐药,治疗比较麻烦,可以选用克拉霉素加甲硝唑,或者克拉霉素加左氧氟沙星或者呋喃唑酮,从以上抗生素里挑选两种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方案没有阿莫西林存在,根除率比较低,所以在第一次治疗时要挑选好比较合适的抗生素。 一般情况下,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程是2周,其实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刚开始治疗方案疗程是1周,后来延长到10天,最后延长到2周,治疗时间改变的原因,是由于随着抗生素滥用,细菌耐药性增加,所以治疗时间延长。此外,经过无数次观察,发现经2周疗程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最高。 虽然患者可以采用四联方案,但是,并不能保证每位病人都能彻底把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患者如果进行了2周治疗方案以后,一般医生会嘱患者至少停药4周,才可以复查幽门螺旋杆菌。如果复查幽门螺旋杆菌依然是阳性,要给予患者后续治疗,一般情况下在停药至少3个月以后,再开始进行抗生素根除治疗效果较好。在中间3个月可以让患者吃益生菌、中药制剂,改变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情况,可以对后续治疗提供较好帮助。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疗程是2周,一般对生活和工作没有影响,但是选用抗生素比较多,至少要选2种抗生素,而且用药量比较大,比如阿莫西林,而且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长,部分患者会有副作用发生,此时不要紧张,可以直接告诉主治医师,让医生调整方案或者改变治疗策略。
    2023-07-31
  • 泮托拉唑的作用及禁忌(视频)

    泮托拉唑的作用及禁忌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根除幽门螺杆菌。泮托拉唑是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临床常用的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均属于抑酸药。泮托拉唑一般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等。对本药过敏者、妊娠早期及哺乳期妇女应禁服该药;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1
  •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功效(视频)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功效
    兰索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有一定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该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因为胃食管反流患者多会有酸反流,胃酸分泌增加时用抑制胃酸药物抑制酸分泌,可以减少反流治愈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患者常需要抑酸,因为溃疡病也是高酸疾病。 胃食管反流、溃疡病治疗疗程不是很一样,如溃疡病患者可能会吃药,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吃药时间更长,早期会多一点,然后晚期会减药。兰索拉唑抑酸效果相对很好,在杀幽门螺杆菌时可以用到这个药。但也要注意,此种质子泵抑制药有一点少见副作用,如有时会出现皮疹,还可能有人吃完药以后会有乏力,偶尔男性病人可能会出现性功能减退,但这种发生率都不是很高。总之,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相对比较安全。
    2023-07-31
  • 大便隐血阳性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大便隐血阳性是怎么引起的
    大便隐血阳性是指通过肉眼或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大便中的血液或红细胞,但通过隐血试验的检查,可以检测到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亚铁血红素。大便隐血阳性可以见于口、鼻、食道、胃、肠,直至肛门的任何部位出血,只要出血量大于5ml即可出现大便隐血阳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消化道出血,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黏膜损伤、胃肠肿瘤、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都会引起大便隐血阳性。 但大便隐血阳性并非都是消化道出血,也可以受饮食和药物的影响而出现假阳性,如进食动物内脏、猪血、鸭血,吃很多菠菜时也会出现阳性,服用铁剂、铋剂也会出现大便隐血阳性。为了检测准确性,建议检测前三天要禁食动物血、肝脏、铁剂等有干扰的食物和药物。如果有大便隐血阳性需要反复做检查,反复持续大便隐血阳性要注意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所以反复隐血阳性建议进一步检查胃镜、肠镜等,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做有针对性的治疗。
    2023-07-31
  • 全胃切除后还长胃吗(视频)

    全胃切除后还长胃吗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不可再生,进行全胃切除后不可能再长出全新的胃。全胃切除以后外科医生会用空肠做一个空腔器官,代替胃来储存食物,因此进行全胃切除后患者依然可以进食以及进行食物消化。 正确的饮食生活习惯可以保护胃,避免大量饮酒,尽量少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腌制食物、浓茶、咖啡,应用公筷,尽量少熬夜,对预防胃癌的发生均有帮助。患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进一步发展成胃癌。如果出现胃癌,特别是发现较晚,可能需要进行全胃切除。
    2023-07-31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怎么治疗(视频)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怎么治疗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其中十二指肠溃疡以球部溃疡最为多见。研究认为此疾病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1、抑制胃酸:包括H2受体抑制剂、PPI类药物两种,如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属于治疗十二肠球部溃疡的经典用药; 2、抗幽门螺杆菌:溃疡患者常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联合多种药物进行杀菌治疗; 3、黏膜保护类药物:如硫糖铝、胃铋镁、枸橼酸铋钾较为常用; 4、促进胃肠动力类药物:适合于消化功能迟缓、腹胀的患者,需酌情使用,如莫沙必利、吗丁啉。
    2023-07-31
  •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及治疗(视频)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及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夜间饥饿痛,伴反酸、嗳气、腹胀等症状。其治疗方法包括; 1、改变生活方式:规律饮食,戒烟限酒,少食糯米、辛辣食物,避免熬夜; 2、药物治疗:包括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1
  • 什么是十二指肠溃疡(视频)

    什么是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是发生于十二指肠的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位于球部。病因不明确,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典型临床表现为餐后3-4小时出现上腹部疼痛,可在夜间发生,进食后可以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的并发症多为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但很少发生癌变。经X线、钡餐检查和胃十二指肠镜,可发现边界清晰、规则的浅表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也可以多次复发导致瘢痕增生,慢性瘢痕收缩会导致溃疡部位畸形或幽门梗阻。治疗上除一般对症处理外,通常采用药物治疗。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