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娥

  • 扩张型心肌病能痊愈吗(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能痊愈吗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前扩张型心肌病是不能治愈的,但是,规律应用药物治疗,可以预防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损伤的进展,也可以减缓扩张型心肌病向心衰进展。所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两类药物就是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类药物,这两类药物不仅要坚持吃,而且要逐渐增加剂量,直到最大剂量或者最大耐受剂量,最大耐受剂量就是病人的血压、心率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在这两类药物的治疗下,很多病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会维持比较好的状态,心功能也不会很明显降低,但扩张型心肌病的最终阶段还是会进入心衰。到了心衰阶段,用利尿剂、强心药对症治疗,也需要给予安定类药物替代ACEI或ARB类药物。总之,规律的药物治疗,对于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 轻度扩张型心肌病怎么治疗(音频)

    轻度扩张型心肌病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对于轻度扩张型心肌病,也就是早期阶段的扩张型心肌病,首先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酒精性心肌病的患者需要戒酒,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需要接受免疫治疗,等等。同时需要针对心室重构进行治疗,对于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病人长期预后和延长病人的预期寿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吃的药物最重要的是两大类,分别是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也就是ACEI或者ARB类药物。这两类的药物不仅需要吃,而且需要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达到目标剂量或者最大耐受剂量。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选择美托洛尔缓释片或者比索洛尔等等,ACEI类药物可以是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等等。如果ACEI类药物不能耐受,就可以口服ARB类药物,比如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等等。
  • 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原因(音频)

    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原因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先天性心脏病紫绀的根本原因是缺氧,要从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说起。正常的心脏分左心和右心,左心是氧合的血,右心是未氧合的血,右心的血需要经过肺脏氧合,然后回到左心,由左心再射到全身,到达全身各个脏器和肢体末端的血液就是氧合过的血液。但是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时候,左、右心之间就会有缺损,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等。但是一般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并不会造成紫绀,是因为左心的压力比右心要大,血会从左心流向右心,不会从右心流向左心,从而使射往全身的血是氧合过的血。但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比如法洛氏四联症、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瓣闭锁等疾病中,因为肺动脉狭窄或者闭塞,使右心向肺动脉射血是受阻的,只好通过缺损的室间隔射到左心,没有氧合过的血通过左心室射入到全身的组织,从外观看小孩就是发紫的,也就是所谓的紫绀。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果到了晚期肺动脉压力过高,导致左向右的分流过不去,因为右边的压力太高,所以变成了右向左分流,这个时候也会有紫绀。这种状况就是病人非常严重的阶段,有的甚至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如果发现小孩出生之后有全身发紫的情况或者指端、嘴唇有发紫的情况,要立即到医院检查,排除心脏疾病。
  • 房颤治疗的方法(音频)

    房颤治疗的方法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颤治疗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心律转复加维持窦性心律;第二大类是控制心室率加抗凝治疗。第一大类就是通过各种的方式,使得房颤心律转为正常的窦性心律,并且维持窦性心律。这种治疗方案当然是最理想的,病人能够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所以形成血栓栓塞或者是发生卒中的风险会明显下降。转复心律的方法,可以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比如胺碘酮,也可以是电复律方法。当然,还有一类非常常用的方法是射频消融手术。如果转复心律困难,或者转复之后病人又恢复了房颤心律,就需要应用药物控制心室率,使得病人的心室率在80次/分左右,而且需要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预防卒中的目的。
  • 围产期心肌病的症状(音频)

    围产期心肌病的症状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围产期心肌病也叫围生期心肌病,这种疾病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心功能减低的症状,表现为活动时呼吸困难、胸闷、气短以及活动耐量的下降。随着病情的加重,可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等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并且逐渐出现食欲下降、腹胀、下肢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刚合并心律失常的时候还会出现心慌、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甚至会出现猝死。到了围产期心肌病终末期,会有持续性顽固的低血压。由于怀孕的时候也会出现胸闷、气短、活动耐量下降,甚至下肢水肿等症状,会掩盖围产期心肌病的症状,导致诊断的延误,在孕期以及产后短期之内做常规的产检以及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 扩张型心肌病发展快吗(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发展快吗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在疾病早期阶段就给予非常及时的治疗,疾病进展就会比较慢,病人也能长期存活。但是,一旦发展到心衰阶段,病人出现非常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这个时候疾病进展的速度就会明显增快,其中3/4的病人病情进展会很快,2/3的病人可能在2年内会死亡。但是。另外1/4的病人能够正常存活,而且心力衰竭的症状会得到改善,甚至扩大的心脏会得到缩小,心功能也会改善。但是,总体来说,一旦发展到心衰阶段,病人的预后是比较差的,10年随访的死亡率是70%。
  • 扩张型心肌病的二维超声表现(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二维超声表现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在二维超声上面的表现可以总结为三个字:大、薄、弱。首先,大指的是心腔扩大,心腔的扩大以左心室扩大最为显著,而且经常会伴有左心室流出道的扩大。左室舒张末内径经常大于50mm,而舒张末容积大于80ml/㎡。其次,薄指的是室间隔和左室游离壁的厚度变薄,经常会小于8mm。再次,弱指的是室间隔和左室游离壁的运动幅度呈弥漫性的减弱,左室射血分数也降低,经常是低于50%甚至低于45%。除此之外在扩张型心肌病还会有附壁血栓的发生,这种附壁血栓多出现在左心室的心尖部,在心脏彩超上面能够看到。同时由于心腔的扩大,经常会有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相对性的关闭不全,会出现二尖瓣和三尖瓣的返流。
  • 扩张型心肌病分类(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分类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包括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获得性扩张型心肌病和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由基因改变引起的明确的遗传病,而获得性扩张型心肌病,是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心肌病,比如酒精性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等等。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就是通常狭义上所说的扩张型心肌病,是指查不到具体的原因,而又排除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心肌病变,才诊断的一种扩张型心肌病。继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在我国常见的主要有自身免疫性心肌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病等等所继发的扩张型心肌病,还有代谢内分泌性或者营养性疾病所继发的心肌病,比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疾病或者微量元素缺乏所导致的心肌病。另外,其他器官的疾病也会引起心肌病变,比如尿毒症性心肌病、贫血性心肌病等等。
  • 扩张型心肌病前期症状(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前期症状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在疾病的前期,也就是早期阶段,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把这段时期也叫做无症状期,病人自己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在体格检查的时候,甚至也不会有任何异常的发现,只有在做常规体检或者是因为其他疾病做检查的时候,才会发现心脏的扩大或者是心功能轻度减低,所以在这一阶段,经常会造成对疾病的漏诊。病人在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的时候,经常已经处于中期甚至是晚期阶段,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会逐渐出现心功能减低的症状,在相对早一点的时期,就仅仅表现是气短、胸闷、心慌或者是活动耐量比以前轻度减低症状,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就会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
  • 产后扩张心肌病怎么治(音频)

    产后扩张心肌病怎么治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产后扩张型心肌病如果发生在产后5个月之内叫做围产期心肌病。这种疾病的治疗,最主要的药物是两类:第一类是β受体阻滞剂;第二类是ACEI或者ARB类药物,也就是通常说的普利类或者沙坦类药物,这两类药物不仅要吃,而且要根据病人的血压、心率,逐渐滴定式的上调药物剂量,直到达到药物的最大剂量,或者如果不能达到药物的最大剂量,需要达到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大剂量,也就是维持心率不低于55次/分,血压不低于90/60mmHg的前提下能够达到的药物最大剂量。这两个药物对于逆转心室重构,改善病人的长期预后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两类药物一定要吃,而且一定要达到最大剂量,不能随便停药。其他的药物主要是针对心力衰竭的对症治疗药物,比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或者强心剂,包括地高辛,还有现在静脉用的药物,比如左西孟旦、新活素,还可以吃营养心肌的药物。由于妊娠和心力衰竭的原因,有些病人会有高血栓栓塞的风险,所以,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有些可能需要吃抗凝药物。在吃这些药物之前需要最好停止哺乳,因为这些药物很多都是可以通过乳汁分泌的,会影响到婴儿,所以需要停止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