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

  • 抽动症可以治好吗(视频)

    抽动症可以治好吗
    抽动症可以治好,首先抽动症有自愈可能,因为抽动症本身分类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都是指病程<1年,大部分轻症不主张药物治疗,即使中度或重症患者以及慢性抽动障碍儿童可能自愈。抽动症儿童一般在10-12岁时病情最严重,以后逐渐好转,还有在青春后期或成年早期症状会消退。此类患者通过适当药物控制可以完全治好。 部分患者症状较顽固,甚至20%成年以后症状终身存在,因此需要用药物控制抽动症状。另外抽动症存在多种合并症即共患病,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对儿童心理发育和学习成绩影响重大。此类共患病需要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和其它精神类药品的综合治疗。
    2023-08-02
  • 儿童脸部抽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视频)

    儿童脸部抽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患儿出现面部抽动,建议及时到儿童神经专科进行就诊。面部抽动可能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抽动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合并其它表现,包括眨眼、耸肩、皱眉、抽鼻子、扭脖子或喉头发声等多种表现形式。但抽动症在入睡以后,所有表现都会消失; 2、可能是局灶性癫痫的一种发作形式,可以表现出面部抽动,伴有面部麻木,包括口齿不清等,甚至可能继发全面性发作,伴有意识障碍。 如果家长认为出现抽动症状,但不能进行明确判断,建议可以把患儿的抽动表现借助手机视频记录,并带患儿尽早到神经专科门诊就诊,以明确诊断。
    2023-08-02
  • 抽动症能否治愈(视频)

    抽动症能否治愈
    抽动症总体预后良好,随着药物治疗、年龄增长、脑发育的成熟,多数孩子能缓解或者治愈。大部分抽动症患者到成年后可以正常生活,也可以从事任何工作,但是少数难治性病例到成年后依然存在抽动,还会伴有其它共患病,如行为障碍、精神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社会交往、工作等造成较大影响。 有文献研究发现,抽动障碍患者到成年期以后,约50%的孩子症状消失,病情完全缓解。有30%-50%的孩子成年以后病情减轻,对生活影响较小。但是依然有5%-10%的孩子病情没有变化或者加重,此外患者会伴有其它功能障碍,会迁延伴随终生,尤其是共患病,如精神障碍、行为异常、焦虑等,对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
    2023-08-02
  • 什么叫抽动障碍(视频)

    什么叫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多于儿童和青少年期起病,主要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刻板动作,如频繁眨眼、摇头、耸肩、做鬼脸或清嗓。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理、心理等诸多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有关。抽动障碍可以存在共患病,例如合并多动,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强迫症等。 随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逐渐完善,抽动症症状可以减轻或缓解。青春期有部分患儿可以缓解,总体预后良好。大部分抽动症患儿在成年以后可以正常工作、生活,但部分患儿症状可以持续到成年期,甚至因为抽动症状或共患病影响到生活质量。轻症患儿无需药物治疗,可以通过生活干预、教育干预改善症状。但部分难治性患儿需要通过药物,甚至多种药物或多种干预手段联合治疗。
    2023-08-02
  • 抽动症到底是什么原因(视频)

    抽动症到底是什么原因
    抽动症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是通常认为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因素、后天感染、免疫、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以前生活节奏较慢的时代,抽动障碍患者较少。现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学业压力增大、电子产品的使用等,抽动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本身有内在的容易引起抽动的基底节区生物因素,再加上环境中的诱发因素,导致抽动的发生。研究认为,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是抽动障碍发病机制的核心脑区。环路中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多巴胺会引起兴奋抽动,此时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效果较好。因此,抽动是在遗传基础上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病。
    2023-08-02
  • 小孩得了抽动症怎么办(视频)

    小孩得了抽动症怎么办
    孩子患抽动症后应及时治疗,具体如下: 1、行为治疗:症状较轻的孩子可进行行为治疗,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劳逸结合,降低学业压力、保持睡眠规律,尽量不要进食辛辣刺激的饮食,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包括放松疗法; 2、心理治疗:疏通亲子关系,采取鼓励的方法、放松的音乐疗法等,也是心理行为治疗的一部分; 3、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孩子,在简单的行为治疗基础上要用药物治疗。药物的选择既有口服药物,也有外用药物,既有中成药,也有西药,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 4、对症治疗:如果有共患病,如共患注意力缺陷、强迫障碍等疾病,也需对共患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3-08-02
  • 抽动障碍诊断标准(视频)

    抽动障碍诊断标准
    抽动症根据临床特点和病程长短主要分为暂时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三种类型。诊断标准国际上较多,最主流的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即ICD-10、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即DSM-5,以及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即CCMD-3。这三大标准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标准,其中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最常见。DSM-5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短暂性抽动障碍诊断标准:18岁以前起病,病程不超过1年,需排除药物或者内科疾病导致的继发性抽动,不符合慢性抽动障碍或者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慢性抽动障碍诊断标准:运动性抽动与发声性抽动不能同时存在,18岁以前起病,病程在1年以上,同时要排除药物和内科疾病导致的继发性抽动,不符合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3、Tourette综合征诊断标准:患者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或者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与发声性抽动可同时存在,但不一定同时出现。18岁以前起病,病程要在1年以上,排除某些药物和内科疾病所导致的继发性抽动。
    2023-08-02
  • 轻微抽动症怎么治疗(视频)

    轻微抽动症怎么治疗
    轻微抽动症患者如果发作时间不长,则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心理疏导、观察等,具体方式如下: 1、轻微抽动症往往以短暂性抽动为主,尤其是只有0.5-1个月或者1-2个月,且发作不太频繁,对生活、学习及社交无影响,此时以心理治疗为主,对疾病要有一定认识; 2、现在电子产品繁多,小孩也较喜欢,但抽动症患儿要尽量减少接触电子产品,尤其是要避免特别兴奋的游戏、节目,此外要控制看电视的时间; 3、注意食品健康,尽量避免食用含兴奋剂、添加剂和色素较多的食品; 4、规律作息,不要有过多压力,合理安排学习,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从而帮助缓解症状。 部分轻微抽动症患者后续可能频繁发作,甚至影响生活、学习,此时建议尽早去医院就诊,甚至可考虑短暂药物干预治疗。
    2023-08-02
  • 抽动症自己会好吗(视频)

    抽动症自己会好吗
    抽动症能不能自愈,根据患者的病程、年龄、轻重程度、有没有器质性损害,如果抽动症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器质性病变治愈后,患儿就可康复。如果是没有原因的抽动症,如果是轻症,通常能自愈,到成年一般就正常了。可是如果病情稍重,需要心理的干预,有认知行为的治疗、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包括鼓励患儿,让父母正视这个问题,不要孩子出现抽动,比如挤眉弄眼、抽鼻子、清嗓子、胳膊不自主的动了,家长就要责斥,越责斥越厉害。学校教育,和老师要说明孩子的情况,而且这种孩子比较自卑,有心理负担,在学习方面可能会弱,有一定的学习困难,希望老师在这一方面帮助他,让他的学习跟上去。同学之间不要排斥他,排斥以后会造成心理障碍,有可能会焦虑、抑郁。如果通过这些方法还不缓解,可以进行药物治疗。
    2023-08-02
  • 小儿抽动症会自己好吗(视频)

    小儿抽动症会自己好吗
    小儿抽动症的发病原因较多,属于儿童行为的异常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清,很多研究认为是多因素疾病,与先天因素、后天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生活环境都有很大关系。除少数患者会迁延不愈外,多数患儿预后良好。部分患儿随年龄增长,病情会逐步减轻或症状局限化,说明该疾病存在一定自愈性,但自愈率比例偏低,特别是慢性抽动障碍和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病程在1年以上者自愈率更低。 抽动症患儿在成年期存在三种结局,近半数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有30%-50%的患儿症状减轻,有5%-10%的患儿病情迁延不愈,到成年期还会存在,症状一般不会进一步加重。所以患有抽动症儿童应该积极治疗,对预后有很大影响。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