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

  • 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音频)

    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清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黑龙江省医院儿科
    抽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神经调控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具体见于以下情况:\n一、药物治疗方面,主要使用的药物有盐酸硫必利片、舒必利片、阿立哌唑片、可乐定,以及氟哌啶醇片等。\n二、心理行为治疗方面,主要有神经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包括正性强化法、放松训练法,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n三、神经调控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深部脑刺激、经颅磁刺激治疗等等。\n四、对于难治的抽动障碍,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方法。
  • 儿童抽动症能不能治愈(视频)

    儿童抽动症能不能治愈
    儿童抽动症部分可以治愈,儿童抽动症属于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特点主要包括发声性抽动和运动性抽动。临床经常看到患儿不自主、频繁挤眉弄眼,耸鼻子、耸肩膀、甩胳膊、甩腿动作,还有不自主发声,包括清嗓子、尖叫声音等,属于神经心理疾病,症状有反复发作特点。 在青春期之前,相对比较难以治愈,但部分患儿青春期以后可治愈,1/3患儿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抽动症能不能治愈主要与病情、发育时期有关,通常症状较轻微,有时较快就会治愈,甚至不治疗也会痊愈。
    2023-08-02
  • 儿童抽动症能治愈吗?(音频)

    儿童抽动症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孙克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医科
    关于抽动症治愈的问题,对它的评价是比较谨慎的。所谓的治愈,如果从长期的过程来讲,最起码是过了青春期或者到了成人阶段,症状完全消失,但是评价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时程,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有限。但是根据临床观察发现,组合一些药物,包括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法,又结合在后续(一些孩子回家之后)也会提供一些远程的,包括推拿方面的训练,大多数孩子的症状基本上能够得到控制。所以,并不特别纠结它是否治愈了,而是在介入了整个治疗干预的程序之后,让症状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学习、社交、活动的过程),只要表现的不明显,对生活、学习不带来特别大的影响,作为家长应该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过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 儿童抽动症会复发吗?(音频)

    儿童抽动症会复发吗?
    讲解医师:孙克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医科
    儿童抽动症是一个慢性病,除了30%左右的会在青春期之前陆续出现一种自愈的情况之外,有些会持续的时间要更长。这些自愈的孩子、症状,有可能在后期还会继续出现。总体来讲,症状的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会表现出不稳定的一些特征,如果在某一个时间段、某一个时期又出现了症状,可以理解为它并不是复发,而是在疾病存续过程中,在某个时期有些是受到了刺激诱发出来的。当解除这些刺激源之后,可能症状过些日子也自行缓解了。所以,如果是偶尔发生的症状波动,它的持续时间在2周之内,建议家长没有必要过于紧张,可以给它一个观察期。如果是经过了2周的观察,发现症状在持续的加剧,可以及时的介入一些相关的干预手段,尽早把症状控制。在这个疾病存续过程中出现了间断性的症状波动,可以淡然处之,及时的出手,多数情况下都是可控的。有些家长会非常地紧张,在遇到孩子症状出现波动的时候,会表现出手足无措的情况。出现波动是自然的事情,对待孩子把握住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生活照常,特别提醒一下,因为现在学龄期的孩子课业要求比较高,作为家长,原来曾经用一种什么样的强度要求孩子,做一个反思,如果要求没有过于苛刻,跟社会环境中大致相匹配的中等程度的压力,孩子还是可以承受的,也应该承受,应该保持一定的生活紧张度。
  • 不自主运动的病因(视频)

    不自主运动的病因
    不自主运动指抽动障碍或者抽动症,病因不明确,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系,为多种因素在儿童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抽动症的孩子都在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表现为不自主、突然、快速、反复、没有规律的运动或者发声,常见表现有眨眼、撅嘴巴、吸鼻子,或者清嗓子,或者扭脖子、或者耸肩膀,或者甩手臂、踢腿,或者腹肌收缩等,形式会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一种,也可以同时出现两种甚至多种。 少数孩子会出现各种声音,比如吼叫声、嘿嘿声或者狗叫声,或者不由自主地说脏话。这些症状在孩子精神放松、情绪平稳、注意力集中时减轻,睡着以后消失。孩子紧张、焦虑、生气、害怕、兴奋、疲劳,或者反复被提醒不要眨眼,或者感染时都会加重。因此,孩子出现抽动时,家长要反思近期父母状态、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找出可能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创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孩子尽快恢复。
    2023-08-02
  • 小孩抽动怎么办(视频)

    小孩抽动怎么办
    患抽动障碍的患儿,应进行相应的治疗。部分出现短暂性抽动的患儿,通过使其放松心态、睡眠充足、避免劳累,症状可逐步消失。慢性抽动症或较严重的抽动秽语患儿应及时就诊,经医生分析后,对患儿进行相关的临床干预,临床干预可分为药物干预及心理干预。药物干预可缓解患儿的抽搐症状或避免抽搐的发作。此外,抽动症属于神经、精神疾病的范畴,部分抽动症的出现与患儿的心理因素有关,心理治疗可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家长亦可改善患儿生活环境,使其保持充足的睡眠,并尽量避免患儿感冒、发烧。
    2023-07-30
  • 抽动症能治愈吗(视频)

    抽动症能治愈吗
    多数抽动症患儿可以治愈,抽动症属于行为问题的疾病,有的孩子往往有点焦虑、紧张,不是局部脸面部一块肌肉抽动,往往是有嘴角抽动、眼睛抽动,同时伴有肢体抽动,还有伴随着喉部发生呻吟,严重的影响孩子社交。抽动症的孩子不严重的时候,往往可以通过减缓孩子的压力,逐渐让环境宽松,有的孩子症状会减轻,随着年龄大部分孩子都能好转,但是也有孩子会持续到成年。 抽动症不是大问题,但是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所以抽动症的家长要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在学校里上学,周围的同学、老师也要给孩子积极支持,不要嘲笑孩子,减缓孩子心理、精神压力,这样孩子会逐渐减轻抽动。严重的也可以药物治疗,但是往往抽动症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是特别好,主要是心理调适。 抽动症在发作之前有诱因,如有孩子有结膜炎,或嘴部比较干燥、不舒服,有时慢慢局部抽动,逐渐发展成整个抽动的综合征,所以有诱发因素的要积极去除因素。另外从孩子的心理状态,还有生活环境加以调适,大部分孩子都能好,少部分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到成年。
    2023-08-02
  • 抽动症的诊断标准(视频)

    抽动症的诊断标准
    抽动症也称抽动障碍,包括抽动秽语综合征、慢性抽动障碍和短暂性抽动障碍三种。抽动秽语综合征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同时有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但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不一定同时出现; 2、18岁前起病; 3、抽动首次发病后抽动发作频率可增加或减少,抽动症状持续时间可超过一年; 4、抽动症状不由某些药物、物质或其它医疗事件引起。 慢性抽动障碍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一种或多种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但不同时出现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 2、18岁前起病; 3、首次抽动以来抽动频率可增加或减少,病程在一年以上; 4、抽动症症状不由部分药物或物质或医疗事件引起; 5、不符合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短暂性抽动障碍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一种或多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 2、18岁前起病; 3、抽动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 4、抽动症状不由某些药物或物质或其它医疗事件引起; 5、不符合慢性抽动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诊断标准。
    2023-08-02
  • 小儿抽动症的表现有哪些(视频)

    小儿抽动症的表现有哪些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又称为多发性抽动症。小儿抽动症的表现最常见的是从面部开始,出现眨眼、耸鼻、努嘴等动作,即患儿无意识无目的的挤眉弄眼;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可发展至全身,可出现甩手、腹肌抽动、发声抽动,严重者出现抽动秽语综合征。
    2023-07-30
  •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抽动症的治疗方法包括: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氟哌啶醇、硫必利等神经递质药物,疗程相对较长,副作用较大,无法耐受的患儿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换药或加减药;2、中药及针灸、推拿治疗:针灸包括针法、耳穴;3、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抽动症患儿;4、心理治疗:树立孩子面对疾病的信心,勇敢面对质疑、嘲讽,克服抽动症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