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的表现(视频)

    萎缩性胃炎的表现
    萎缩性胃炎在临床的症状,没有特异表现,表现为非特异症状,如腹胀、纳差、消化不良等。最重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是依据胃镜检查以及病理检查。在胃镜下可以看到萎缩胃黏膜,表现为红白相间,但以白为主,黏膜下血管透见,有些地方伴有肠化改变。肠化改变在镜下可以看到增生样改变,具体确诊要通过内镜下取活检。 另外,活检组织送到病理科进行进一步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腺体减少、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也要依据萎缩累及程度进行判断,因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要结合胃镜检查、病理检查,有些全胃萎缩的患者,还要考虑有没有内因子缺乏等。
    2023-08-01
  • 萎缩性胃炎怎么引起的(视频)

    萎缩性胃炎怎么引起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长期胃黏膜的慢性损伤、长期慢性炎症所导致的一种胃黏膜的病理性改变。主要包括如下病因: 1、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2、吸烟、饮酒、饮食不当; 3、遗传因素; 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胃镜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慢性萎缩性胃炎。部分的患者可以有上腹隐痛、腹胀、打嗝、反酸、烧心、嗳气等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明确诊断一定要通过进行胃镜检查,并进行活组织检查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发生于胃窦,还有胃角,这与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胃窦、胃角有关,因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必须规范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目前抗HP的治疗选用四联方案,但由于耐药的因素,根除率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可能只能达到40%-50%。首先要明确病因,检测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要抗HP治疗。另外,吸烟饮酒者一定要戒烟戒酒。还需避免进食粗糙、坚硬、腌制的食物。但长时间形成的萎缩性胃炎,很难完全恢复,尤其是与遗传相关的、无明确病因的胃病,确实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饮食禁忌(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饮食禁忌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消化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和多发病,从食物角度来说,对患者有一定要求。胃病治疗一定要得到患者积极配合,给予有效的中医、西医的治疗和预防之后,吃的食物要尽量避免过于味重的食物,味重即过于辛辣、过于甜腻、过于生冷的食物,这些都会加重胃的负担。 本身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细胞的功能数量比一般人少,如果是轻度萎缩就减少1/3,如果是重度萎缩就已经减少2/3以上,如果是中度萎缩,就在1/3到2/3之间,如果功能已经比别人少,如果再吃刚才提到的味重刺激性食物,胃蠕动就会得到影响,吸收功能得到影响,所以就会出现胀满、疼痛等不适症状。所以进食相对平和非常重要,平和的食物能够保证胃肠正常蠕动吸收的功能,症状就不会反复发作,病情就不会进展较多。
    2023-08-01
  • 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吗(视频)

    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消化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多发病,在胃镜下的表现也多见于胃窦部、胃体部、贲门部、幽门前区、胃角这几个部位。胃窦是老年人炎症多发的区域。胃窦萎缩通常与幽门螺杆菌,与其它物理化性因素相关,所以胃窦炎症在临床很常见,不用过于担心,但也要给予足够重视,因为日本医学认为胃癌的多发三角区包含胃窦,所以如果胃窦有炎症,一定要给予积极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周期相对较长,监测的胃镜频率和频次也根据个人病情来决定,如果病理学指标明确是中度以上的萎缩,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这些病理学的改变,一定要听从医生建议,定期复查胃镜,治疗多是针对病因来治疗,以给予对症处理、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增加胃肠道蠕动,促动力治疗为主。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消化性溃疡是怎么引起的
    消化性溃疡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两类,其发病原因如下: 1、遗传因素; 2、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压力过大等; 3、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不良、长期的烟酒嗜好、长期滥用药物等; 4、感染: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其发病率约占40%-60%。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反复发作的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应积极根除幽门螺杆菌。
    2023-08-01
  • 胃癌怎么早期发现(视频)

    胃癌怎么早期发现
    胃癌的发生不是由正常细胞瞬间变成癌细胞,而是一个多步骤癌变的过程,如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再发展为肠上皮化生直至异型增生,再到胃癌。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具有胃癌家族史、HPV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需要定期检查肿瘤标志物、胃镜及CT,从而早期发现胃癌。 若患者出现心烦、饮食不佳、消瘦、胃痛、黑便、呕吐、贫血等症状也需要警惕胃癌的发生,及早就诊,早做检查,如胃镜、钡餐等,行早期治疗,无症状人群定期体检也可早期发现胃癌。
    2023-08-03
  • 厌油腻一定是肝病吗(视频)

    厌油腻一定是肝病吗
    厌食油腻不一定是患有肝脏疾病,但严重肝脏受损或者慢性肝炎患者可以出现厌食油腻、食欲不振等症状。其他疾病也会导致厌食油腻,具体情况如下:1、胆囊疾病:如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患者,由于胆汁分泌、排泄功能受到影响,或者胆汁成分发生改变,油脂性食物消化障碍,患者会出现厌食油腻的症状;2、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胃黏膜变薄、胃蛋白酶以及其他胃酸分泌减少,也会影响患者食欲,导致厌食油腻症状。患者有厌食油腻症状后需要引起重视,进一步鉴别诊断,通过检测肝功能、肝脏B超等方法,明确部分慢性肝脏疾病以及胆囊疾病,另外肝功能也是检测肝脏是否受损的最敏感指标。
    2023-08-03
  • 慢性萎缩性胃炎C1是重度还是轻度萎缩(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C1是重度还是轻度萎缩
    讲解医师:张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消化肝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C1属于轻度萎缩,从胃的整体角度看,将萎缩性胃炎分为闭锁型和开放型两型,并且进行了程度分级,主要分析如下:\n一、闭锁型:指的是萎缩从胃窦部,沿体部小弯上移,C1是萎缩限于胃窦未超过胃角,C2是上移至胃体小弯,C3指达胃体中部小弯。\n二、开放型:指的是萎缩上移到贲门区,并且达到胃体前后壁。O1指达贲门区,O2是向两侧扩展到胃体前后壁,O3是扩展到大弯的一部分。C1、C2为轻度萎缩,C3、O1为中度萎缩,O2、O3为重度萎缩。\n萎缩性胃炎主要从胃窦部沿体部小弯,向口侧扩展,萎缩界限内镜下多数能观察到,但有时也有一定的困难。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避免辛辣食物,避免过多生冷的食物,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要戒烟、戒酒。
  • 慢性萎缩性胃炎吃什么食物最好(音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吃什么食物最好
    讲解医师:郭晓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胃酸缺乏,容易出现胃动力不足、排空障碍等消化情况,所以萎缩性胃炎患者饮食调节非常重要,应注意以下情况:饮食方面首先要多吃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多吃瘦肉、白肉、肝肾内脏及绿色蔬菜等。当胃酸缺乏出现明显腹胀、嗳气症状时,可适当的食用带酸味的水果或者果汁,刺激胃酸的分泌帮助消化。另外建议可适当饮用酸奶,酸奶中的磷脂类物质对胃黏膜可起到保护作用,增加胃内酸度,抑制细菌分解蛋白产生毒素,利于胃炎的治疗和恢复。建议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过食生冷食物容易导致胃部受凉、气血凝滞、胃痛加重。另外禁食过于油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清淡可口,如摄入过高的脂肪,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 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治愈吗(音频)

    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治愈吗
    讲解医师:周国建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可能治愈,患者不要有太多的精神压力,也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心理负担,大多数通过饮食调整或者加以药物治疗,有可能治愈。\n慢性萎缩性胃炎指的是胃黏膜腺体出现了萎缩,一般做胃镜检查的时候会看到黏膜下血管网透见,有的可能明显会看到伴随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研究指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能有一部分萎缩性胃炎变成非萎缩性胃炎,也就是有一少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以被治愈,但是如果是重度的萎缩性胃炎,往往不能够治愈。所以如果患者是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建议到消化内科就诊,做C13或者C14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杆菌,如果证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用标准的四联药物将幽门螺杆菌根除,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可能会得到治愈,同时患者要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