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

  • 胰腺疾病属于哪个科(视频)

    胰腺疾病属于哪个科
    胰腺疾病属于哪个科,应根据胰腺疾病的类型而定,主要归属于两大科室,即消化内科和普外科,部分医院分支比较细,普外科还可能分为胆胰外科或者胰腺外科。对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或者胰腺囊性肿瘤,患者可以先就诊于消化科,进行初步的治疗和诊断。如果胰腺囊性肿瘤比较大,或考虑有恶变,存在外科指征时,患者应就诊于胰腺外科或普外科。对于其他的疾病,比如胰腺肿瘤、胰腺外伤、胰腺分裂或者其他疾病累及,转移到胰腺的疾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应到胰腺外科或者普外科就诊。总而言之,对于需要外科干预的疾病,患者多就诊于普外科或者胰腺外科。而对于不需要外科手术,只需要内科治疗或者内科做出诊断的疾病,患者则可就诊于消化内科。
    2023-08-01
  • 胰腺回声增强的原因(视频)

    胰腺回声增强的原因
    胰腺回声增强为超声检查术语,有以下两种情况: 1、局限性回声增强:表现为一块地方回声高,此时可能为胰腺钙化,如慢性胰腺炎引起胰腺钙化。胰管结石因为包在胰腺里,也会表现为胰腺局部回声增高; 2、弥漫性回声增高:整个胰腺回声都比正常高,为胰腺增生肥大或急慢性胰腺炎所致。具体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淀粉酶等进一步明确。如果只是单纯胰腺超声形态改变,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辅助检查异常,可以定期随访观察,3个月后再做B超等进行观察,无需积极治疗。
    2023-08-01
  • 胰腺管结石怎么消除(视频)

    胰腺管结石怎么消除
    胰管结石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表现,胰管结石往往嵌入到主胰管或分支胰管内,结石的取出较为困难。 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胰管结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镜的方法,另一种是外科手术的方法。内镜的方法主要是在内镜下放置胰管支架,对胰管结石采用体外震荡波碎石的方法粉碎,经过胰管支架排出,对于部分患者病情可以取得缓解。 手术方式包括胰腺部分切除、胰腺管切开取石、胰腺和小肠的吻合等。外科手术创伤比较大,随体外震荡波技术、内镜技术和支架技术的发展,使用微创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2023-08-01
  • 什么是胰腺结石(视频)

    什么是胰腺结石
    胰腺结石主要是指的在胰管内发现结石,人体很多器官都会长结石,比如有胆结石、肾结石、胰腺也可以长结石,但是胰腺结石相对少见。胰腺结石最主要的原因是嗜酒,长期大量饮酒,这些会导致胰腺胰液的成分发生改变,胰液成分发生改变之后,会形成蛋白栓,另外与胰液中的钙反应,最后形成胰腺的结石。 如果有胰腺结石,病人一般常会有比较明显的持续性腹痛、消瘦,在影像学上可以看到胰管扩张,另外在胰管中会有高亮度的结节影,胰腺结石一般情况下都是和慢性胰腺炎同时出现,是比较痛苦、比较麻烦的疾病。
    2023-08-01
  • 胰腺结石的检查项目(视频)

    胰腺结石的检查项目
    胰腺结石主要检查是: 1、腹部CT:通过CT的平扫或者是增强,可以在胰腺内发现高密度结石影,另外可以通过核磁,胰腺核磁可以扫胰腺实质,另外可以扫胰管,有时候可以在胰管内看到胰管内有结石样的充盈缺损,有时候也有伴有胰管增宽,所以CT和核磁是胰腺结石的主要的检查手段; 2、ERCP:可以通过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乳头部位向胰管内注射造影剂,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诊断胰管内结石,并且ERCP操作还可以对胰管结石进行治疗; 3、功能方面的检查:这些功能方面检查主要就应该是针对慢性胰腺炎的检查,比如对大便里面的脂肪、糖类、蛋白质的检查,反应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良; 胰腺结石是相对比较少见的疾病,但是也是严重的疾病,胰腺结石是发生在胰管内的高亮度结石影,胰腺结石硬度非常高,结石一旦形成了之后,不能自行排出体外。所以胰腺结石一旦形成,要手术或者是靠ERCP,内镜下将石头取出,还可以通过体外震波碎石将石头击碎,取出,如果不取出结石,病人因为胰管内有结石将胰管堵塞,会导致胰液排不出去,会有腹痛、消化不良、腹泻、消瘦等症状,有时候还会伴有糖尿病。虽然比较严重,但是实际上很容易预防,因为胰管结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长期大量嗜酒造成,所以戒酒很重要,特别是不要养成嗜酒的习惯,因为一旦已经形成胰管结石,就很难自行缓解,必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
    2023-08-01
  • 口苦腹泻是什么原因(视频)

    口苦腹泻是什么原因
    口苦、腹泻的原因较多,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其常见原因如下:1、术后消化不良:胆囊切除或出现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胰腺炎等原因均可引起消化不良,此时可补充消化酶,比如复方消化酶米曲菌胰酶片,帮助缓解口苦腹泻的情况;2、胆汁反流性胃炎:可出现口苦、腹泻,这时可以加用胰酸药物,比如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艾普拉唑、奥美拉唑等,加用络合胆汁的药物,如铝碳酸镁。另外,可加入调节肠道菌群的,比如布拉氏菌、酪酸梭菌、枯草杆菌等,帮助缓解病情;3、急性胃肠炎:通常有明确的病因,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也可能是非感染性因素,要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急性胃肠炎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对于感染性的急性胃肠炎,要进行抗炎或者抗病毒治疗。
    2023-08-01
  • 吃奶油腹泻是怎么回事(视频)

    吃奶油腹泻是怎么回事
    吃奶油引起腹泻,可能见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生理性因素:常见于油脂不能被肠胃较好的吸收,进而导致腹泻,多数为功能性或生理性原因;2、器质性疾病:常见于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导致胰酶分泌减少,胰酶含有比较重要的酶为脂肪酶,如果脂肪酶的分泌量减少或者活性降低,都会影响到油脂的消化、吸收。患者进食富含油脂的食物,例如奶油等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针对上述情况,可以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如果减少油腻食物,其它方面没有改变,通常为生理性改变,一般无需担心。
    2023-08-01
  • 吃完饭胃疼怎么回事(视频)

    吃完饭胃疼怎么回事
    胃是消化器官,正常情况下胃有自己的保护机制。一旦保护机制减弱或被破坏,便会出现胃黏膜损伤、胃痛、胃胀等症状。吃饭时胃疼常见于胃炎或胃溃疡,进食后食物和胃酸对于胃创面产生刺激,可表现为上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 还要注意是否存在胆囊异常,胆囊位于右侧季肋部、肝下缘,但有时胆囊炎症状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能在剑突下,被误认为是胃疼。慢性胰腺炎也会有吃完饭以后上腹部不适、腹痛症状。还有一种老年人比较常见,即肠系膜缺血,如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吃完饭以后肠道会造成相对供血不足,会引起缺血性疼痛。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如上腹痛综合征,也是一种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这种病人没有明显器质性疾病,主要是功能性异常。因为过冷食物刺激引起胃疼,需要注意不要进食过冷食物即可。
    2023-08-02
  • 胰腺癌血淀粉酶表现(视频)

    胰腺癌血淀粉酶表现
    胰腺癌血淀粉酶一般正常,也有可能会轻度升高,具体要看胰腺癌目前的状况。如果胰腺癌合并胰腺炎,淀粉酶有可能会升高,特别是急性胰腺炎发作时,淀粉酶会出现明显升高。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很多胰腺癌就是在慢性胰腺炎反复损伤的基础上发生,如果合并慢性胰腺炎,有可能会引起淀粉酶轻度升高或正常,并发胰腺癌时淀粉酶也有可能正常或升高。如果胰腺癌引起胰管梗阻,导致胰管扩张,胰液无法排出,也有可能会引起淀粉酶明显升高,所以具体取决于胰腺癌是否合并相关异常,进而决定血淀粉酶的程度。一般不能通过血淀粉酶升高程度判定是否有胰腺癌,胰腺癌需要影像学检查才能够判定,血淀粉酶可以作为胰腺癌是否有合并其他异常情况的辅助性判定指标。
    2023-08-02
  • 胰腺寄生虫会不会误诊为胰腺癌(视频)

    胰腺寄生虫会不会误诊为胰腺癌
    胰腺寄生虫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会误诊为胰腺癌。胰腺寄生虫是因为寄生虫引起胆胰管梗阻,导致急慢性胰腺炎发生。长期慢性胰腺炎的因素还包括引起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炎症性包块等。慢性胰腺炎持续存在就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如果形成胰腺炎症包块就与胰腺癌难以鉴别。部分没有癌变,只是炎症性肿块,或者有癌变可能性,并不能明确一定就是胰腺寄生虫感染或者胰腺癌,还需要手术切除做相应病理检查,才能够有效确认。如果是急性寄生虫感染、堵塞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一般比较好鉴别。但针对寄生虫已经坏死或者虫卵等梗阻因素持续存在,导致长期慢性胰腺炎形成胰腺包块,可能并不是特别好鉴别,也可能容易出现误诊。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