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

  •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如何(视频)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如何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有独特的优势,可促进患者的恢复。中风后遗症是指急性脑血管病后导致的半身不遂、麻木不仁、行动不便等肢体和感觉障碍的一类疾病,在中医的辨证理论体系以及整体观的思想指导下,一般通过中药辨证内服及中医外治法,如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按摩等,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因此一般中医对中风后遗症采用的中医方法,是一种综合性方法,包括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尽早的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措施,促进中风后遗症的恢复。
    2023-08-01
  • 面神经麻痹有什么症状(视频)

    面神经麻痹有什么症状
    面神经麻痹,包括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两类,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1、周围性面瘫:表现为患侧额纹、鼻唇沟变浅,闭眼时巩膜外漏,鼓腮动作时患侧漏气,口角下歪、流涎。可合并舌前2/3味觉丧失、减退,或外耳道、乳突出现疱疹、疼痛等情况; 2、中枢性面瘫:由于急性脑血管病累及面神经核团,导致的一侧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眼裂以下鼻唇沟变浅,眼裂以上由双侧皮质核束支配,额纹、眼睑闭合不受累。同时合并颅神经其它症状,如神经缺失症状,肢体无力、麻木,或头晕感觉。
    2023-08-02
  • 黑便出血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黑便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患者黑便出血的常见原因如下:1、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等消化性溃疡,还见于肝病患者由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可出现黑便表现。在饮酒、使用部分非甾体类抗炎药、严重感染、应激、创伤、手术以及急性脑血管病情况下,发生急性胃黏膜损伤可导致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可出现黑便现象。此外,胆道出血、胰腺出血、胃部肿瘤以及食管贲门撕裂等情况,均可导致大便发黑;2、下消化道出血: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可由溃疡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导致,也可由直肠或结肠肿瘤导致。若患者出血量较少且出血速度较缓,当血液与肠道内胃内容物混合形成硫化亚铁时,血液中Fe3+被还原为Fe2+,从而导致患者形成黑便。
    2023-08-02
  • 针灸可医治脑梗塞吗(视频)

    针灸可医治脑梗塞吗
    针灸对于脑梗塞恢复有一定作用,疗效比较明确。脑梗塞属于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问题是急性期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另外经过治疗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比如出现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减弱,或者感觉功能异常,部分病人会出现面部麻木,或者咀嚼方面比如舌头不灵活、说话不流畅等。后遗症持续时间比较长,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痛苦。此时可以取穴在头部还有肢体,如头部的百会、四神聪,还有肢体的内关、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部分治疗方式可能专门取阴茎穴来进行治疗,这些治疗方式对于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都有明确疗效。另外注意针刺或者配合其他锻炼治疗脑血栓,都需要坚持足够疗程。通常1年之内都有恢复的可能性,6个月更快,3个月最快,绝大多病人坚持到1年以上疗效最佳。
    2023-08-02
  • 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病的病因是什么(视频)

    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病的病因是什么
    对于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病的病因,具体有以下几个: 1、高血压是导致脑血管病中风的第一危险因素,故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医生会经常建议关注自身血压值,积极控制血压; 2、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均为导致脑中风主要危险因素; 3、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也是导致脑卒中发病高风险因素之一,故大家应该动员全社会参与戒烟,比如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等。 综上所述,为预防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对于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应该定期检测血糖,包括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耐量试验,及早识别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状态。在早发动脉硬化患者一级亲属中,进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筛查,确诊后,应该积极给予降脂治疗; 2、对于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建议定期,比如3-6个月检查血脂; 3、对于有心脏病、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病人,应该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其中心房颤动患者,应该积极地寻找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4、对于年龄>65岁患者,建议在初级医疗保健机构,通过脉搏评估,联合常规心电图,进行心房颤动筛查,高危患者应该做长时程心电监测检查,当然应该结合患者经济状况考虑个体监测时长; 5、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可服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 还可筛查其它可治疗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合理治疗,并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比如戒烟、健康饮食、适当锻炼。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有什么(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有什么
    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在冬季发病较多。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数小时或数天会有头痛、头晕、口齿不清、肢体麻木等前期症状,常在白天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数小时内达到高峰。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半球,通常在脑干和小脑,主要症状是突然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血压明显升高、呼吸有鼾声等。临床表现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也有差异,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出血性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在脑卒中危险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会导致不同程度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在病变程度较重时会出现脑血管明显狭窄或者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会出现脑动脉破裂,导致出现脑出血。
    2023-08-02
  • 脑卒中又称为什么(视频)

    脑卒中又称为什么
    脑卒中又称急性脑血管病,中医称为中风。在脑急性脑血管病中,表现为急性脑梗死和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指突发的脑血流中断,引起局部脑组织死亡,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急性脑出血指血管突然破裂,血流到脑室、脑组织、蛛网膜下腔内等,包含急性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有人将静脉系统血管病称为脑卒中,比如急性静脉内血栓形成,可以导致出血或梗死,产生相关症状。根据梗死或出血的部位,可以进行相关命名,如大脑中动脉区域的脑梗死、脑干出血、小脑出血等,也可以根据面积大小命名,比如大面积脑梗死,应结合部位、原因以及疾病表现,给予最终的临床诊断。
    2023-08-02
  • 脑动脉血管瘤破裂存活几率(视频)

    脑动脉血管瘤破裂存活几率
    脑动脉血管瘤破裂是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类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常比较危重。如果将全部的脑动脉血管瘤破裂患者纳入到统计范围之内,大概有1/3的患者难以挽回生命,另外1/3的患者会遗留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只有1/3左右的患者能够完全恢复正常。由此可见,脑动脉血管瘤破裂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乃至生命的一类急性脑血管病,危害比较严重。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在脑动脉血管瘤破裂发生之后,很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甚至难以送到医疗机构,就发生急性猝死,而难以挽回生命。另外一部分患者虽然送到医疗机构,但是由于病情过于严重而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或者无法耐受手术,患者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也会由于病情的进展而危及生命。
    2023-08-02
  • 中风要做什么检查(视频)

    中风要做什么检查
    中风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相近,临床可进行脑脊液、眼底计算机体层摄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查无明显异常,而局限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压力无明显升高,常在正常范围内,但蛋白质含量可升高,头颅CT和核磁可显示梗死区。出血性中风在起病后一周,CT能正确诊断大脑内直径在1cm或更大的血肿,而对于脑干内小血肿或血块,已变为和脑组织等密度时,核磁诊断比CT更可靠。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因动脉瘤破裂和动静脉血管畸形,早期CT扫描可显示破裂脑池或脑内和脑膜下血肿及合并脑出血,但核磁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并不可靠,无CT条件下可谨慎进行脑脊液检查。通常脑中风症状主要有四大症状,如神志昏迷;半身不遂,即半个身体不能运动、不能控制;口眼歪斜,即嘴巴歪;语言不利。若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
    2023-08-02
  • 脑中风的主要症状(视频)

    脑中风的主要症状
    脑中风为急性脑血管病。主要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塞、脑栓塞及脑血管短暂性痉挛所引起病症。 脑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需引起高度重视。而脑中风主要为神志昏迷;半身不遂,即半个身体不能运动、不能控制;口眼歪斜,即嘴巴歪;语言不利。 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部分患者可能只是出现一方面,如患者只有语言不利,无其它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四大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