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

  • 亚急性心内膜炎抗生素使用(音频)

    亚急性心内膜炎抗生素使用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亚急性心内膜炎选择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培养结果或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抗生素的原则具体如下:\n一、选用杀菌剂,如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万古霉素等等。\n二、剂量要大,按体外杀菌浓度的4-8倍给药,若做杀菌滴价测定,以患者血清二乘积稀释加入血培养出来细菌,如1:8或更高地价无菌生长,表示抗生素有效和剂量已足。\n三、疗程要够,一般需4-6周,对抗生素敏感性差的细菌,或有并发症的顽固病例,可延长至8周。\n四、尽早治疗,在连续血培养4-6次后,即开始试验治疗,根据临床特点及可能的感染途径,致病菌可选用两种不同抗菌谱的抗生素联合应用。
  • 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办(音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办
    讲解医师:张化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关键的就是要抗感染治疗,这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措施。在抗生素选择方面,一般情况下都是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感染的抗生素。结合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一般情况下选用大剂量的青霉素以及氨基糖甙类的药物。要积极的进行血培养以及血清学检查,明确感染的病原菌,调整抗感染的药物。如果选择的抗生素效果不好,可以改用万古霉素或者头孢菌素,用药时间要比较长,根除细菌要彻底。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比如瓣膜穿孔、破裂、腱索断离,出现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的时候有可能需要手术。
  • 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视频)

    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标准之一,但并非唯一标准,不具有特异性。也可作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区分标准,类风湿因子与其他蛋白、半抗原有交叉反应,病后半年才产生持续高效价类风湿因子。 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测不出IgM类风湿因子,需进一步检查IgG类风湿因子和IgA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效价越高,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特异性越高。 但类风湿因子也可出现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方面,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等。 另外,非感染性疾病如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结节病等也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情况。
    2023-07-30
  • 先天性心脏病发烧了怎么办(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发烧了怎么办
    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出现低烧的症状,如体温略高于38℃,则问题较小;若患者体温达到39-40℃,且出现其他的症状,如寒颤、发抖,则需引起重视。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则提示细菌已进入患者血液,继而进入心脏畸形部位,可能引起感染,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危害程度较大,通常需使用2-3种较强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若抗生素治疗无效,则需到心脏外科就诊,将引起感染的部位切除,更换为新的没有细菌的结构。
    2023-07-30
  • 法洛四联症常见并发症(视频)

    法洛四联症常见并发症
    法洛四联症的常见并发症较多,其属于紫绀型心脏病,血氧下降,患者常有喜蹲踞、缺氧、易出现肺炎、心内膜炎等症状,还可出现脑梗塞等并发症,法洛四联症目前是复杂性心脏病中手术效果较好的一种心脏病,若病情不严重,可通过手术根治,甚至不影响患者的寿命,一旦发现有这种疾病,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达到根治的目的。
    2023-07-30
  • 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发病因素(视频)

    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发病因素
    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主要发病因素有以下几点:1、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烧,会诱发急性肺水肿或者合并甲状腺亢进症、贫血等;2、因为大量输血、输液,过多钠水潴留超过心脏负担,加重左心功能不全,导致急性肺水肿发生;3、如果病人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又有心脏缺血事件,会加重急性肺水肿;4、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比如乳头肌功能不全,导致大量二尖瓣反流或者主动脉瓣受损导致反流,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会加重心力衰竭,使其出现肺水肿。肺水肿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左心衰竭后左室内压力增高,压力只能后向传递到左心房。从左心房传递到肺静脉,从肺静脉传递到肺毛细血管,肺毛细血管的液体会渗出,导致肺静脉压升高,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增加,从而形成肺水肿。
    2023-07-31
  • 风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风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风心病并发症具体如下: 1、心力衰竭:是风湿性心脏病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因为风心病患者存在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可引起心脏扩大导致心脏射血量不足,患者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下肢浮肿等; 2、血栓栓塞:属于风心病严重并发症,因为风心病患者出现二尖瓣狭窄后,引起左心房扩大形成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加重心力衰竭,还会产生血栓,心房内血栓达60%会堵塞脑血管形成脑梗死,还有可能堵塞其它部位,如肠系膜动脉、下肢动脉、肾动脉等; 3、风湿性心脏病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等。
    2023-07-31
  • 风湿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是怎么回事(视频)

    风湿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是怎么回事
    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风湿性的心脏病,它的几个并发症当中包括会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般情况在临床上不会用风湿性心内膜炎这个说法,都是称为感染性的心内膜炎。 现在随着吸毒或者牙周疾病,或者一些就诊晚的原因,目前在临床上会遇到非常多的细菌感染到心脏瓣膜的患者,有20多岁的,有40-50岁的,一般表现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到当地医院去就诊10-20天中,用了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各种各样治疗还是没有效果。 遇到这种无法控制的发热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心脏是不是有问题,应该去常规做一个心脏彩超。在超声上会发现瓣膜上漂着一个东西,絮状物或者一个团块,正常人的瓣膜是非常柔软的,是不会有这些东西的,就会高度怀疑有赘生物。赘生物是说细菌的一个团块堆在一起,专业术语称为赘生物。缺点如下: 第一:容易掉下来,因为赘生物不稳,全掉下来到脑袋里面,有可能形成脑梗塞; 第二:掉到脑袋或者细菌传染到全身,有可能形成一个转移性的脓肿,因为细菌可能到其它地方种植; 第三:会把瓣膜腐蚀掉,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关闭不全,这种患者就可能出现发热、心功能衰竭、很累一些症状。 遇到心内膜炎的情况,总体来讲是需要及时的到心内科和心外科去治疗。通过正规的抗生素治疗,通过血培养、综合的超声分析来判断是不是该及时的外科干预。 尽管目前来讲,外科手术的指征、时机还有一定的争议,但是在我们科室结合国内和国际的指南的情况下,手术的指征还是更积极,因为拖的时间越长出现的风险往往是越大的。
    2023-07-31
  • 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症状(视频)

    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症状
    风湿性心内膜炎较为复杂,该病侵害了较多患者的健康,且会引发明显的症状出现,受损的关节疼痛严重,心脏部位明显不适。为此患者要提防该病的发生,普及该病的症状表现。 该病容易侵犯到患者的心瓣膜,较多患者的二尖瓣容易受到累及,若长期发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可同时受到累及。病发后会在瓣膜闭锁缘上产生单行排列的疣状赘生物,疣赘物的颜色为灰白色,且呈现为半透明,附着得非常牢固,多不容易脱落,严重地损害了患者的健康。在镜下观察的时候,赘生物主要为血小板以及纤维素所构成的白色血栓导致。患者处于病变后期时,心内膜下病灶极易产生纤维化,赘生物也可产生激化。 因为风湿病容易反复发作,瘢痕也会明显增多,导致患者的心壁内膜严重增厚、粗糙,并且形成皱缩。因此,建议将该病了解透彻,该病发生时需尽早治疗,注意多休息。
    2023-07-31
  •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视频)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在临床上是存在的,但由于抗生素的治疗,对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感染性心内膜炎现在不多见。但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还是有的,一些偏远山区,医疗条件不是特别好,对孩子重视不够,小孩会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直接感染,产生心瓣膜或者心室壁内膜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几乎所有的细菌均可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般草绿色链球菌仍是最常见的致病菌。近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产气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也有显著增多,真菌感染极为少见。抗生素应用后,上述球菌、杆菌感染在临床上的表现不明显,不能说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是草绿色链球菌或者金葡菌。但是上述菌以及较多见的一些致病菌,需要通过血培养进行指导临床治疗。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