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

  •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怎么办(音频)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怎么办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如果出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要前往医院,根据心脏彩超来明确赘生物的大小以及部位。一般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的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要抽取患者的血清,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4-6周的抗炎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赘生物的大小。如果赘生物通过治疗慢慢的减小,说明治疗有效。如果赘生物毫无改变,而且通过输液治疗没有效果,就需要进行开胸手术的治疗。手术治疗一般为瓣膜置换手术,用人工生产的瓣膜来代替本身不健康、患有赘生物的瓣膜,术后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音频)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不同的细菌、病毒侵入心脏内膜,造成心肌的炎症。一旦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首先要前往医院,通过血液的培养和药物的敏感试验,了解是哪种致病菌导致的,这样可以选择敏感的药物给予系统的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高热、浑身有皮疹的出现,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比如胸闷、呼吸困难、双下肢的水肿、腹腔的积水等。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之前,要给予广谱的抗生素进行抗炎的治疗。
  •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音频)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引发症,为赘生物的脱落而造成各个器官的栓塞,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的情况。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的表现为瓣膜的赘生物的形成,而缀生物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大小不同,如果一旦脱落,会造成其它器官的栓塞,比如脑栓塞、肺栓塞、肾脏的栓塞等等。一旦栓塞会导致血流的中断,相应器官的缺血、缺氧、坏死,严重的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一旦确诊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要积极的给予抗炎甚至手术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体的健康。
  •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治(音频)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治
    讲解医师:刘丽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沧州市人民医院妇科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第一个就是抗生素的应用。应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早期应用、足量用药、静脉用药为主,病原微生物不明时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效的广谱抗菌素;已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时,应根据致病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抗微生物药物。第二个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有这些情况必须要考虑这个手术治疗:一是瓣膜穿孔破裂、腱索离段,发生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二是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内科治疗不能控制。三是并发性栓塞或化脓性并发症,如化脓性心包炎、心肌脓肿等。四就是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尤其是真菌性和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心内膜炎。五是心脏起搏器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张手术取出感染的电极导线。
  •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死亡原因(音频)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死亡原因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脏瓣膜的赘生物脱落而造成等心、脑器官的栓塞,造成器官的衰竭,导致病人的死亡。所以,一旦出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及治疗。在检查的方面,首先要抽取血清的血培养加药物的敏感试验,根据血中培养出的细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4-6周的系统治疗。另外,还需要行心脏的彩超,观察心脏的瓣膜是否有赘生物以及赘生物的大小,防止赘生物脱落,造成其他器官的栓塞。另外,如果有心功能的减退。还需要给予强心、利尿的药物心功能,这样才能达到患者痊愈的目的。
  •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是什么(音频)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是什么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一旦出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能会有高热以及胸部不适,比如胸闷、呼吸困难、活动耐力降低,以及身上有皮疹以及小结节出现,这些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一旦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通过血液分析以及血培养,加药物的敏感试验,确定患者目前感染程度、感染病菌。另外,还可以测出对细菌有敏感作用的抗生素。一般的治疗方面,需要进行4-6周的抗炎治疗。同时,还需要给予强心、利尿、营养心肌的治疗,这样共同作用,才能够达到人体康复的目的。
  • 什么是心内膜炎?(音频)

    什么是心内膜炎?
    讲解医师:李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
    心内膜炎是由于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导致出现心脏内膜或心脏瓣膜的急性病变,它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心脏的杂音以及一些血管的栓塞等。目前认为引起心内膜炎主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它的临床表现可能有发热,心脏的杂音等等。如果是急性的心内膜炎,有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慢性的感染有可能经过治疗之后迅速的可以得到控制。现在由于抗生素的积极使用,所以心内膜炎的发生率逐渐的下降,但是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经过心脏的超声,血液的检查以及临床的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积极的治疗这种疾病。
  •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怎么办(音频)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怎么办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一定要及早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应该选用抗生素治疗,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应抽取足够的血培养。根据病情的轻重,推迟抗生素治疗几个小时乃至1-2天,并不影响本病的治愈率和预后。明确病原体,采取有效的抗生素是治愈本病最根本的因素。一般选用大剂量的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杀菌剂,并维持血中有效的杀菌浓度,它们能穿透血小板纤维素的赘生物基质,杀灭深埋在赘生物中为纤维蛋白和血栓等掩盖的细菌,达到根治瓣膜的感染,减少复发的危险。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就要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凡出现进行性瓣膜功能减退或不易纠正的心衰,持续的脓毒血症以及敖生物栓塞都是手术的指征。
  • 亚急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是多少(音频)

    亚急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是多少
    讲解医师:张化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如果做血培养,标本的采血量一般都是10-15ml。也就是采集静脉血10-15ml,就可以做血培养。在采集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1、针头注射器试管和抗凝剂,一定要有一个好的选择。2、要求标本要隔绝空气,血培养标本要防止污染。3、对于一些其他的,比如生化标本要注意空腹。4、对于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时,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是血的培养瓶、抗凝管等。对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做血培养,一定要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抽血量是10-15ml。
  •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怎么办(音频)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怎么办
    讲解医师:张化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首先应该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措施。选择抗生素方面,经验性的用药,一般都是对临床高度怀疑导致该病的细菌,凭借经验来选择抗生素。在抗生素的选择上,一般都是针对肠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选择大剂量的青霉素或者氨基糖苷类的药物治疗。同时要进行血培养以及血清学检查,根据血培养的结果,及时的调整抗生素。如果是由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引起来的,那么这种情况要根据病原菌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果说是应用其他抗生素无效,那么可以改用万古霉素或者头孢菌素。再就是出现严重的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比如瓣膜穿孔、瓣膜的破裂、腱索的断离。再就是出现了难治性的心衰,还有并发细菌性的动脉瘤破裂或者四肢大动脉栓塞,都需要及时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