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

  • 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视频)

    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
    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较多,容易引起心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其主要包括: 1、心力衰竭; 2、心房颤动: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压力增高易引发心房颤动; 3、血栓形成:临床常见左房血栓脱落引起脑卒中; 4、肺部感染:二尖瓣狭窄引发肺静脉高压及肺淤血,容易合并肺部感染; 5、恶液质、感染性心内膜炎、声音嘶哑等。
    2023-07-31
  • 牙龈炎能自愈吗(视频)

    牙龈炎能自愈吗
    患者通过使用牙膏或饮用凉茶不能使牙龈炎自愈。因致病因子存在,炎症反复,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全身系统疾病,如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心梗、冠心病等相关,患牙龈炎的孕妇因孕激素水平提高,牙龈炎症会导致早产和新生儿体重过轻;另外也是糖尿病病因和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还会导致胃病、呼吸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炎一系列其他疾病。
    2023-07-30
  • 什么原因会导致脑血栓(视频)

    什么原因会导致脑血栓
    导致脑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如下:1、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局部容易出现斑块形成,导致大血管堵塞,即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2、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主要是指小血管梗塞导致脑梗死的表现,包含玻璃样变。玻璃样变主要指血管僵硬、硬化,如老化的塑料胶管,容易破碎、弹性下降,小血管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有斑块形成;3、心源性脑梗死:常见原因是心脏疾病,如房颤、心脏瓣膜病变、风心病或者感染性原因,比如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二尖瓣、三尖瓣脱垂等,有可能导致心源性脑梗死,主要采取抗凝治疗。如果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脑栓塞,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瓣膜置换;4、其他原因的脑梗死:比如血管炎、感染、中毒、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夹层,以及遗传相关性的血管发育问题导致的脑梗死;5、不明原因性脑梗死:目前研究方法、检测手段不能够明确患者脑梗死的原因,占比较少,可能在将来会明确。
    2023-08-02
  • 二尖瓣三尖瓣反流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二尖瓣三尖瓣反流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的原因很多,具体如下: 1、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可能导致右心室高压,三尖瓣环扩大,引起三尖瓣反流。有些心肌病、二尖瓣环扩大,会导致二尖瓣反流。引起左室扩大的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原发性室间隔缺损,常合并二尖瓣反流; 2、瓣叶增厚、卷曲或者发育不良,会导致瓣叶对合不良,可引起瓣膜反流; 3、瓣叶腱索延长、乳头肌短小或者发育不良,也可导致瓣叶脱垂,导致关闭不全,引起反流; 4、风湿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侵犯瓣叶时,也会导致瓣叶关闭不全,引起反流; 5、医源性损伤瓣叶会导致瓣膜反流,如检查时导致腱索断裂。 一般轻中度瓣膜反流,患者可耐受,不用处理,密切随访即可。中度以上的反流,一般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如进行瓣膜成形术或者瓣膜置换术。
    2023-08-02
  • 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不好的原因(视频)

    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不好的原因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效果不佳与多种情况有关,具体如下: 1、术前全身状况:如有低蛋白血症、贫血、恶液质等; 2、术前心功能:如有心衰、严重肺动脉高压、心内膜炎等; 3、术前其他脏器功能: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病等; 4、术后抗凝:无论使用生物瓣或机械瓣,术后均需抗凝,若抗凝不到位,可导致血栓形成、出血,甚至偏瘫、肢体运动障碍等。
    2023-08-02
  • 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治疗(视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临床比较棘手的一种疾病,它的治疗周期治疗时间非常长,它的临床表现往往在早期也不典型,往往有一些栓塞或者其他的临床表现,或者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热作为首发临床表现,才不断的通过临床检查手段,做心脏超声或者做细菌培养,或者做其他相关检查去临床明确。抗感染比较麻烦,需要针对不同的致病菌选择一个合理的抗生素,而且必须给予长达八周甚至时间更长的一个抗感染药物治疗,才能进行彻底治疗。有的患者得了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后,通过很长时间的抗炎治疗,也不能得到很有效的控制,只能做心脏手术来进行切除感染灶的治疗,临床非常棘手,至于选择什么抗生素,在不同的患者身上也没法明确,一般相对来说是使用能够透壁性、杀菌力更好的抗生素非常有效。
    2023-07-31
  • 感染性心内膜炎能手术治疗吗(视频)

    感染性心内膜炎能手术治疗吗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有的患者可以进行内科治疗,有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并不是所有患者一定需要做手术,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形成的赘生物的大小,若赘生物偏大,大于1cm,可以通过抗生素单纯药物治疗,但赘生物能够消掉的可能性相对会小。而且赘生物偏大,赘生物脱落引起栓塞的风险偏大,这类患者需要做手术; 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因为细菌感染可能引起瓣膜穿孔,可能引起患者出现心衰的情况,在心衰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也需要考虑尽早做手术; 3、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感染灶是在心脏以内,血液通过心脏会流到全身各处,所以若感染灶持续存在于心内,可能抗感染效果不佳,对于这种感染无法控制的患者,也需要考虑尽早做手术。
    2023-07-31
  •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采血时间(视频)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采血时间
    感染性心内膜炎检查中血培养尤为关键,因为血培养的正确留取,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十分重要。采血时间、培养技术以及应用抗生素的时间,都可影响血培养的阳性率。病人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要向病人或者家属告知,目前考虑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者目前感染性心内膜炎不能除外,要进行血培养的抽取。有些人在院外已经应用抗生素,要对病人进行解释暂停抗生素,以及跟病人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血培养,要进行反复多次抽血,把抽血的必要性,以及为什么要做血培养的原因,告知患者。未开始治疗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在患者入院的第1日,每1个小时进行采血1次共采血3次。如果次日未见细菌生长还要重复采血3次,然后才进行抗生素的治疗。对于一些已经应用过抗生素治疗的病人,应进行停药2-7天后进行采血,期间一定要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不然患者以为在耽误他的病情不给他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入院后3小时内每隔1个小时取血1次血标本,共取3个血标本后进行治疗。血标本治疗后,要及时送到化验室,和化验室及时进行沟通,发现血培养出现细菌生长,要及时和患者沟通、和上级医师进行沟通。在血培养结果出来后,要根据血培养的结果采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保证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缩短住院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2023-07-31
  • 二尖瓣手术治疗的适应症(视频)

    二尖瓣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目前临床中二尖瓣手术的适应症包括: 1、风湿性心脏病病史,风湿热反复发作; 2、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 3、二尖瓣狭窄伴有左房血栓或栓塞; 4、二尖瓣叶的结构形态严重改变,且不能通过二尖瓣成形的方法治疗; 5、二尖瓣狭窄通过球囊扩张术或闭式扩张术治疗后复发; 6、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要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
    2023-07-31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视频)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患者出现以咳嗽、咳痰为主的表现,还伴有喘息,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连续发病两年或者两年以上; 2、临床排除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慢性咽炎、鼻后滴漏综合征等疾病; 3、排除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引起的心衰; 4、排除呼吸衰竭、胃肠道疾病,比如反流性食管炎; 5、除临床症状之外,还要通过辅助检查确诊,包括胸片、肺CT、胃肠镜检查等。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