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

  • 心绞痛的主要症状(音频)

    心绞痛的主要症状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绞痛的发作常常具有一定的诱因,例如劳累、情绪激动、饱餐或者寒冷刺激,也有部分患者可以在静息状态下出现心绞痛的症状,这常常提示心绞痛的症状比较严重。\n心绞痛常常表现为心前区的闷痛、压榨感,或者咽部紧缩感、下颌痛,有时心绞痛的症状会放射到肩背部或者左上肢,心绞痛的疼痛部位多数位于胸骨后1/3处。心绞痛发作时患者有时会有明显的大汗、心悸或者濒死感,在休息、停止活动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后,心绞痛的症状通常在1-3分钟内得到缓解。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症状未能缓解,常常提示并非心绞痛或者已经发展为更为严重的心肌梗死。
  • 如何判断是不是心绞痛(音频)

    如何判断是不是心绞痛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判断是否发生了心绞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心绞痛出现的疼痛,部位常常在胸骨后中下1/3部位,有的患者胸痛可以放射到肩部、背部、下颌部,甚至上腹部。典型的心绞痛呈现一种闷痛、钝痛,甚至有濒死感,发作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极少有超过15分钟的症状。心绞痛的发作,常常存在一些诱因,比如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吸烟、熬夜、寒冷刺激。如果经过休息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可以在1-2分钟内迅速缓解,常常提示是心绞痛的症状。心绞痛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单凭症状很难得到确切地判断,一旦怀疑出现心绞痛,建议立刻就诊于医院,进行一些客观地检查,以最终得到准确地判断。
  • 冠心病支架后的保养(音频)

    冠心病支架后的保养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冠心病植入支架治疗之后,仅仅是解除了狭窄的管腔,但是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支架本身并无治疗作用。 因此,冠心病支架术后的保养仍然以冠心病的治疗为主,这其中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坚持服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药、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后,确实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连续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不得少于一年,这样是为了防止支架内产生急性或者亚急性的血栓。此外,植入支架后,应在一年左右进行复查,观察是否出现支架内狭窄。
  • 冠心病多严重才做支架(音频)

    冠心病多严重才做支架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患者自觉的症状,如果患者感觉胸闷、胸痛等冠心病症状持续不断的发作,或者发作的频率较以前明显增加,发作的程度较以前明显加重,说明病情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病情是严重的,是需要放支架的。\n患者的主观感受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不能作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绝对标准,因为很多其他的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的疾病、精神因素也可以导致类似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另一个判断角度,也就是客观检查,最常用的是临床上的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知道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如果狭窄程度超过75%就需要放支架。此外,由于现在有血管内超声,会更精确的判断冠状动脉内斑块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如果斑块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很容易发生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出现急性事件,这时候即使狭窄程度不超过75%,也认为这个病变需要进行支架治疗,对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诊断,综合影像学的检查进行全面的评估,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得出是否需要放支架的最终结论。
  • 心梗手术支架过程(音频)

    心梗手术支架过程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的救治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介入治疗手段,开通血管并植入支架。心梗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产生血栓,血栓堵塞血管造成心肌缺血而大面积坏死。进行心梗治疗手术支架,先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其过程是沿外周动脉将造影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通过造影导管注射造影剂后,即可以明确罪犯血管及罪犯病变的部位。随后换用稍粗的指引导管,将导丝沿冠状动脉送入到远端,将球囊沿导丝送入到血管闭塞段,通过球囊扩张使得血管恢复血流通畅,随即送入支架,支架在病变部位经气囊扩张释放后,即可以起到支撑血管的作用。最后便可以撤出气囊、导丝及指引导管,手术完成。
  • 心肌缺血用支架吗(音频)

    心肌缺血用支架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并不是所有的心肌缺血都需要接受支架治疗,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血流相对不足,最终心肌发生缺血。对于较轻的管腔狭窄,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极大的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此时不一定需要通过支架进行治疗。对于管腔狭窄严重、心肌缺血后出现心功能下降、心律失常,症状持续存在的情况,必须通过支架植入,恢复管腔的通畅,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心脏事件。此外临床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引起一过性的心肌缺血,此时应用抗痉挛药物即可以改善心肌缺血,不需要植入支架。
  • 冠心病输啥药管用(音频)

    冠心病输啥药管用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冠心病的治疗并不建议采用输液方式,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损伤。治疗冠心病应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缓解缺血引起的临床症状为主,用到的主要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应用口服剂型,使用方便,药物效果明显。采用输液的方法,通常用于急症抢救以及某些无法通过口服给药的治疗方式。因此,冠心病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输液治疗。
  • 冠心病的应急药(音频)

    冠心病的应急药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冠心病的应急药物包括抗心肌缺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主要为硝酸酯类,常用的是硝酸甘油片剂或硝酸甘油喷雾剂。当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时,应立即将硝酸甘油置于舌下含服,或通过喷雾的形式给药。如果症状在数分钟内缓解,则可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如症状持续未能缓解,则应当考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此时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减少血栓的进一步加重,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服用方法为嚼碎后吞服。无论服用何种应急药物,也无论症状是否缓解,均应当尽快前往医院,做出明确诊断,以便进一步治疗。
  • 心肌梗塞溶栓时间窗(音频)

    心肌梗塞溶栓时间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首先要对心肌梗死进行分类,对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非常有效,对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不建议进行溶栓。\n确定是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应当尽早进行溶栓,从发病到溶栓的时间间隔越少,患者获益越大。对于发病3个小时之内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目前认为其治疗效果与直接介入治疗相似,甚至建议在急救车上就开始进行溶栓治疗。如果发病12小时之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判断一下,如果从发病到可以接受介入治疗的时间,有大于2小时的延迟,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建议进行溶栓治疗。虽然进行溶栓治疗的直接疗效不如直接介入治疗,但是患者仍能获益。如果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已经超过12小时,症状已经得到缓解或者没有症状了,这样的患者就不建议进行溶栓治疗了。\n所以通常认为12小时是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但是要注意,如果患者发病超过12小时,但是在24小时以内,仍然有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的缺血性胸痛,以及心电图表现ST段持续抬高,溶栓治疗仍然是有效的。如果不能尽快地进行急诊的介入治疗,仍然建议进行溶栓。
  • 非st段抬高心梗治疗(音频)

    非st段抬高心梗治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三部分:\n一、常规治疗,主要为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活动,给予吸氧,必要时可给予镇痛治疗;\n二、基本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以及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及降脂药物;\n三、再灌注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适合应用溶栓方法进行再灌注治疗,对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应首先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于极高危的缺血患者,建议进行2小时内的紧急介入治疗,对于高危缺血患者,可以24小时内进行早期介入治疗,对于中危缺血患者,可以在72小时内进行介入治疗,而没有症状的低危患者,可以在无创检查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