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

  • 脑垂体分泌失调会出现什么症状(视频)

    脑垂体分泌失调会出现什么症状
    脑垂体是大脑较小的腺体,控制全身激素水平,包括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素等。如果出现脑垂体分泌失调,会出现相应内分泌失调症状,儿童常见以下几方面: 1、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导致小便量较多,临床称为尿崩症,会引起电解质水平紊乱; 2、生长缓慢,儿童缺乏生长激素会导致身高增长速度急剧下降,这种儿童最终身高跟同龄人差距较大; 3、甲状腺激素下降,甲状腺激素下降会导致儿童生长缓慢、智力发育落后等多方面问题; 4、更严重是肾上腺激素缺乏,如果肾上腺激素缺乏,会使儿童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出现应激不能,导致肾上腺危象影响生命。
    2023-08-01
  • 脑垂体发育不良能治吗(视频)

    脑垂体发育不良能治吗
    脑垂体发育不良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因,大多数情况是对症处理。脑垂体发育不良会引起内分泌激素水平下降,比如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下降,以及抗利尿激素水平下降。因此会引起各种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1、生长激素缺乏,儿童生长速度非常缓慢,需要补充生长激素; 2、抗利尿激素水平不足会导致大量尿量,称为尿崩症,也需要补充抗利尿激素,才能让机体水分存留,不至于出现多尿导致的电解质的紊乱; 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低下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不好,出现智力发育异常,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 4、青春期由于儿童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青春期发育水平较迟,甚至落后,必要时需要补充促性腺激素进行对症治疗。
    2023-08-01
  • 尿比重偏低是有什么病(视频)

    尿比重偏低是有什么病
    尿比重能粗略反映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尿比重<1.015称为低比重尿,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由于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而比重降低,因肾实质破坏,丧失浓缩功能的时候,尿比重固定在1.010±0.003,见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等。 尿崩症患者因下丘脑垂体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的灵敏度降低,大量水分从体内排出使比重降低,出现严重的低比重尿,比重<1.003,可低至1.001。
    2023-08-01
  • 尿比重偏低是什么意思(视频)

    尿比重偏低是什么意思
    尿比重粗略反映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成人随机尿尿比重在1.003-1.030之间,晨尿>1.020,新生儿为1.002-1.004。一般尿比重偏低主要指尿比重<1.015,生理性可见于大量饮水后,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以使尿比重减低。 由于影响尿比重的因素较多,用于评估肾功能时24小时连续多次进行测定更有价值。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尿崩症等疾病导致的尿比重减低具有临床意义。
    2023-08-01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症状(视频)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症状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可以影响全身多个脏器,临床上最常受累的部位是骨骼,会出现骨质破坏、眼睛突出、中耳炎等,还可发生牙齿异常。同时皮肤、黏膜也经常受累,出现脂溢性皮炎、消化道溃疡,还可出现牙龈口腔炎、肺部病变、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甚至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垂体和下丘脑的病变,引起尿崩症、生长发育迟缓、性功能发育迟滞,同时伴有全身症状,比如发热、消瘦、嗜睡、激惹等。心包积液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比例比较低,相对比较少见,但也可能是该病的临床表现之一。除此以外,个别患者可出现中枢浸润、眼部病变、胆道闭锁和上腔静脉综合征等。如果考虑到有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可能性,应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3-08-01
  • 播散性黄瘤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播散性黄瘤的症状有哪些
    播散性黄瘤的症状有皮肤症状。一般表现为面部、眼睛周围、口周围等部位的一些黄色的丘疹。这些黄色丘疹最小的时候可以是紫红色的,或是黄红色的,可扩大形成丘疹或结节、肿物。发生在脑垂体,导致多饮多尿,尿崩症。还可累及黏膜,比如说球结膜,甚至是角膜等。累及重要脏器受损可引起功能损失。
    2023-08-02
  • 播散性黄瘤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播散性黄瘤的危害有哪些
    播散性黄瘤不会引起不舒服,主要的危害是: 1.外观影响。比如出现在眼、口周围等; 2.重要脏器受累。比如球结膜受累,可引起失明;在口咽部位,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3.发生在垂体部位,引起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心脏或者其他脏器的损害。
    2023-08-02
  • 尿崩症症状(音频)

    尿崩症症状
    讲解医师:陈燕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尿为尿崩症患者最显著的症状,患者一般起病急,日期明确。尿量超过2500毫升/日,并伴有烦渴和多饮,夜尿显著增多,尿量一般在4升/日以上或极少数可超过10升/日,但也有报道可达40升/日,长期多尿可导致膀胱容量增大,因此排尿次数有所减少,部分性尿崩症患者症状较轻,尿量为2.4-5升每日。如果患者渴觉中枢未受累,饮水未受限制,则一般仅影响睡眠,体力软弱,不易危及生命。如果患者渴觉减退或消失,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可引起严重失水,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水平明显升高,出现极度软弱、发热、精神症状甚至死亡。
  • 尿崩症晚上起几次夜(音频)

    尿崩症晚上起几次夜
    讲解医师:董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血液内分泌科
    尿崩症患者晚上起几次夜主要取决于患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人心理因素。尿崩症具体起夜的次数难以判断,因为尿崩症患者需要不停排尿,而且小便量很多,如果比较严重,甚至可以达半小时到一小时一次。\n尿崩症一般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也可见于药物性肾损伤,主要表现为多尿、低钾、低氯血症、精神不振等,每日尿量>4000ml,严重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一旦确诊,应该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于中枢性尿崩症,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激素替代、抗利尿药物,以及解除病因;肾性尿崩症的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引起继发性、肾性尿崩症的原发性疾病等;妊娠期尿崩症的治疗主要通过饮水进行调节,精神氨酸加压素可以安全、有效的控制妊娠期尿崩症。
  • 中枢尿崩症是绝症吗(音频)

    中枢尿崩症是绝症吗
    讲解医师:董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血液内分泌科
    中枢性尿崩症不是绝症,中枢性尿崩症是一种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治疗的疾病,但并不属于癌症一类的疾病,所以不是绝症。中枢性尿崩症通常的原因是下丘脑或者是垂体出现了创伤、肿瘤、手术、占位等,导致下丘脑、垂体和垂体后叶受损,导致了抗利尿激素的合成、转运或者是分泌不足,因此造成的尿崩症称为中枢性尿崩症。\n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抗利尿剂等。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颅内的相关肿瘤,对中枢神经进行压迫而引起病症的一种处理措施。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引起中枢性尿崩症的具体病因,再针对病因来进行处理,才能够彻底治愈疾病。单纯的进行对症治疗,往往可以改善和缓解症状,但是并不能够将这种疾病彻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