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

  • 试管婴儿技术分几代(视频)

    试管婴儿技术分几代
    试管婴儿技术目前临床上已经可以开展的分为三代,本身之间没有差异,而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类型来使用不同的技术,并无好坏之分,常见分析如下:1、第一代的试管婴儿:为经典的试管婴儿,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女性因素导致的不孕,如输卵管阻塞、输卵切除术后、输卵管结扎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2、第二代的试管婴儿:如果是男性因素引起的不孕,如少弱精、梗阻性无精、不动精子症等,可通过二代的试管婴儿,即通过技术,将选择好的精子打到卵子中,以解决男性的不育问题;3、第三代的试管婴儿:是对胚胎进行遗传学的筛选,筛选的目的可能是把某些遗传病筛选掉,也可能只是筛选质量好、不易发生流产和胎停育的胚胎。
    2023-08-02
  • 月经停了还可以做试管婴儿吗(视频)

    月经停了还可以做试管婴儿吗
    月经停了,在临床上称为闭经,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是否可以做试管婴儿,需根据病因而定,常见分析如下:1、疾病导致的闭经:如果是因为垂体的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导致的闭经,此类女性可以做试管婴儿;2、高龄或卵巢早衰:如果是卵巢功能的完全性不可逆的丧失所致的闭经,对于此类患者,如果想做试管婴儿或想受孕,只能通过供、受卵方式,即通过接受别人捐赠的卵子,与自己丈夫的精子结合,形成的胚胎再植入到自己的子宫中,通过该方式,可以进行试管婴儿治疗,但获得的宝宝与自己一般无血缘关系。
    2023-08-02
  • 女性不孕有哪些原因(视频)

    女性不孕有哪些原因
    女性不孕的原因主要包括两大类,其中排卵障碍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卵泡不能发育成熟,或者卵泡不能排卵,根据导致排卵障碍的部位又分为进行以下分类: 1、中枢性排卵障碍:部分女孩为了身材苗条过度减肥而不来月经。另外,催乳素高也可能引起闭经; 2、卵巢性不排卵: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早发性的卵巢功能不全; 3、其它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引起甲减或甲亢、肾上腺的疾病。 此外还存在盆腔因素,主要包括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天性生殖系统畸形;以宫颈内口松弛为主的宫颈因素和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肿瘤和宫腔粘连等宫体因素。
    2023-08-02
  • 女性不孕的主要表现(视频)

    女性不孕的主要表现
    不同原因的女性不孕有不同的表现,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部分患者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有时需要用黄体酮才会月经来潮,也有患者月经不尽。 测量基础体温,如果显示体温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自己用排卵试纸测也未测到两条杠的时候就是排卵障碍。另外,患者还可以查性激素六项,性激素六项也能显示存在该问题。排卵障碍中最常见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还存在肥胖、多毛、痤疮等雄激素高的表现。 盆腔因素的不孕多数与盆腔粘连、慢性盆腔炎有关,患者可能表现为慢性的下腹痛、腰酸下坠感;比较严重的输卵管积水可能会出现排卵期的阴道排液、B超发现附件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现主要是痛经,包括原发的痛经或继发的痛经,有时会越来越严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性交痛、月经来潮后淋漓不尽、月经量增多等情况;如果患者体内存在卵巢内膜异位囊肿,通常在B超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
    2023-08-02
  • 女性不孕的治疗方法(视频)

    女性不孕的治疗方法
    女性不孕的治疗主要还是应先明确诊断,诊断明确后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对于排卵障碍性不孕,如果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则建议调整生活方式。肥胖、有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的患者,需要积极控制体重,少吃多动,即减少高能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的同时应该增加运动,建议每天30-9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在此之后再考虑促排卵治疗,通常促排卵3-6个周期未怀孕可以进一步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如果输卵管检查通畅可以考虑继续促排卵或促排卵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即IUI。如果进行3次后仍然未怀孕,可以考虑试管婴儿,即常规IVF助孕; 2、盆腔因素:输卵管造影显示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粘连积水、妇科检查怀疑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可以考虑宫腹腔镜检查。如果手术后输卵管通畅,子宫内膜异位症Ⅰ、Ⅱ期的患者可以积极试孕半年到一年。如果患者仍然未怀孕或输卵管条件较差、比较严重的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考虑试管婴儿。目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相对较高,一次取卵的妊娠率可以达到60%-70%。
    2023-08-02
  • 哪些疾病会导致不孕(视频)

    哪些疾病会导致不孕
    不孕的因素其实非常多,常见几大因素包括盆腔、输卵管因素、子宫问题,还有女性排卵障碍,以下疾病可以导致不孕: 1、输卵管疾病:最常见各种炎症导致输卵管梗阻,结果就是精子和卵子不能够很好的相遇; 2、子宫疾病:比如部分女性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子宫内膜异常,包括息肉、黏膜下肌瘤等,也是不孕很重要的因素; 3、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者巧克力囊肿,或者子宫腺肌症,都是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类,也是会导致不孕很重要的疾病; 4、各种排卵异常:可能最常见多囊卵巢综合征,还有部分女性朋友诊断不到多囊卵巢综合征,但是属于月经稀发,比如2-3个月来一次月经,也是不孕常见因素; 5、和性功能障碍有关系的疾病; 6、免疫性疾病。 上述原因都可能会引起不孕,所以总的来说把引起不孕的疾病分为盆腔解剖异常的疾病、输卵管和子宫的各类疾病以及排卵异常的各类疾病。
    2023-08-02
  • 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有效方法(视频)

    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女性无排卵性不孕中占到了75%,在整体人群中发病率约占7%-10%。其导致不孕通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和治疗: 1、心理干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体型改变、肥胖、多毛、痤疮,患者往往有自卑、焦虑,甚至抑郁状态,此时需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状态,让其正确认识疾病; 2、调整生活方式: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包括科学规律的运动、饮食多样化,建议患者采取高蛋白、高纤维素、低油、低糖、低脂肪饮食;科学规律的运动,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以中等步速计算,每天基本10000步左右; 3、调整月经周期:对于月经稀发或有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可采用后半周期孕激素撤退治疗或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调整月经周期;对于合并有雄激素水平过高的患者,可采用降低雄激素药物,如醋酸环丙孕酮、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螺内酯等,均可帮助患者有效降低体内的雄激素;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可以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即二甲双胍,可以促进肝脏对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最终达到改善高雄激素的目的; 4、若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进行上述治疗后,依然不能怀孕,此时可借助药物进行诱导排卵,如氯米芬、来曲唑、促性腺激素等,均为临床常见的一线药物治疗;进行一线药物治疗失败可进行二线治疗,如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由于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具有一定风险,可能出现卵巢功能损伤、后续盆腔粘连,目前临床应用较少,基本不作常规推荐。 5、若进行上述所有治疗后依然不能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可以选择辅助生殖技术,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
    2023-08-02
  • 不易受孕有哪些原因(视频)

    不易受孕有哪些原因
    不易受孕要考虑男女双方问题,男方常见问题是少精、弱精,女方常见问题是输卵管因素,输卵管不通、输卵管梗阻或输卵管积水等都可引起妇女不孕。另外,还有排卵障碍,常见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不排卵导致的不孕中能占到60%-70%,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是导致女方不孕的一大原因。高龄、卵巢功能减退等都可能导致生育率下降,引起不孕。性生活频率过低,也会影响到受孕。 有的年轻夫妇因为生育问题会单纯选择在排卵期同房,此种做法医生并不赞同,因为情绪影响或没有算好排卵时间,可能导致受孕率下降。所以,夫妻双方不易受孕,一方面要考虑病理情况,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同房频率。
    2023-08-02
  • 无排卵性不孕症如何治疗(视频)

    无排卵性不孕症如何治疗
    无排卵性不孕,顾名思义指没有排卵而导致的不孕。首先需明确无排卵的原因,找到原因,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建议规律生活,适当运动,适当减重,必要时可服用药物促排卵。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可口服溴隐亭,将高泌乳素降下,使月经来潮、排卵,可监测排卵、指导同房。还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需将甲状腺功能纠正,达到治疗目的。 临床上药物促排首选口服药,目前常用克罗米芬及来曲唑,临床来曲唑使用较多,因其对内膜影响更小。需指导患者用药,经B超监测卵泡大小,当卵泡达到18mm以上可以用HCG,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促排,指导排卵前同房,从而提高妊娠概率。
    2023-08-02
  • 有哪些方面原因可能造成不孕(视频)

    有哪些方面原因可能造成不孕
    夫妻正常性生活,未避孕1年仍未怀孕称为不孕症,常见原因如下: 1、女方因素:盆腔因素约占不孕的35%,如盆腔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形态或功能的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子宫肌瘤、生育道发育畸形等。其次,排卵障碍约占不孕的25%-35%。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卵巢功能减退等; 2、男性因素:包括生精障碍、输精障碍,称为精液异常。如无精、弱精、少精、畸精、性功能异常、不能射精、逆行射精等; 3、不明原因:处理相对棘手,约占不孕的10%-20%。包括免疫因素、潜在的卵母细胞质量异常、受精障碍、遗传缺陷等。 总之,夫妻双方需要做相应检查,明确原因。如就诊于生殖中心监测排卵,在排卵期前后同房,3个月的怀孕几率可达90%。也可检查男方精液的质量、检查输卵管造影,明确输卵管是否通畅等。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