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衰竭能入住ICU吗(视频)

    急性呼吸衰竭能入住ICU吗
    急性呼吸衰竭通常可进入ICU治疗,即重症监护病房。对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因缺氧可导致全身各个系统功能都出现问题,需进入ICU行氧疗或改善通气,包括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促使氧分压和二氧化碳恢复到相应的正常水平。 此外,在监控室可对患者进行长期密切监护和观察,包括观察神志、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肾脏功能等。除密切监护和治疗外,还有针对病因的相应处理,如痰液引流不畅,需在监护室里进行吸痰。
    2023-08-03
  • 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视频)

    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急性呼吸衰竭主要病因包括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病变、胸廓病变、神经中枢等传导系统病变,或者呼吸肌疾患。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衰两种类型,Ⅰ型呼吸衰竭的原因见于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类型肺炎的肺实质性疾病,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误吸,胃内容物进入肺或者溺水等引起的肺炎, 2、肺水肿,肺水肿分为心源性肺水肿与非心源性肺水肿,心源性肺水肿由各种严重的心脏疾患、心力衰竭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肿最常见的为急性呼吸窘迫症; 3、其它还有复张性肺水肿、急性高血压病等,这类疾病常可以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 4、肺血管疾患,急性肺梗死也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这类疾病死亡率比较高; 5、胸壁问题,如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影响胸廓运动和肺扩张,导致肺通气量减少,或者吸入气体分布不均,损害通气或者换气功能。 单纯Ⅱ型呼衰由气道阻塞或者神经、肌肉疾患等造成,气道阻塞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异物,喉头水肿,引起上呼吸道急性阻塞,为急性Ⅱ型呼衰的最常见病因。对于神经肌肉疾患的这类病人,肺本质上没有明显病变,而是由于呼吸中枢调控受损或者呼吸肌功能减退,造成肺泡通气不足,从而导致的Ⅱ型呼吸道衰竭,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导致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周期性瘫痪等,从而导致呼吸肌受累。此外,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安眠药中毒这类情况也会导致呼吸中枢受到抑制。
    2023-08-03
  • 多脏器衰竭有什么表现(视频)

    多脏器衰竭有什么表现
    多脏器功能衰竭指人体各器官功能均正常或者异常,因为严重感染或者急性药物中毒或者休克等,同一致病因素导致机体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器官功能,同时或者一前一后相继衰竭的一组综合征,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非常高。病理机制主要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细胞因子在整个炎症反应综合征中具有介导作用,所以全身各脏器均可受累。多脏器功能衰竭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衰竭的脏器,临床表现可以为以下几方面: 1、呼吸衰竭: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紫绀、烦躁不安,甚至意识不清,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 2、心功能不全,也就是心脏衰竭:病人出现心悸、端坐呼吸,或者腹胀、水肿、颈静脉怒张等; 3、慢性肾功能不全:出现少尿,也会出现水肿,生化检查出现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 4、凝血功能障碍:出现全身瘀斑、消化道大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5、肝功能衰竭: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腹胀,严重时出现肝性脑病或者消化道出血等,可能还会出现肝昏迷、意识障碍等; 6、消化道功能衰竭:出现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 7、脑功能障碍:出现意识障碍,或者原有意识障碍加重、昏迷等; 所以不同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不同,多脏器功能衰竭这些表现相互影响,也可以相互叠加,表现不典型,需要各方面仔细检查,避免遗漏。
    2023-08-03
  • 一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视频)

    一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很多疾病都会引起Ⅰ型呼吸衰竭,比如心功能衰竭、严重肺炎、重症肺炎,病人虽然吸氧,但是血液里无法进行正常气体交换,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Ⅰ型呼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病人的缺氧症状比较严重,例如胸闷、气促、紫绀、口唇发绀等症状,严重低氧血症病人可能出现昏迷。 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排血量降低引起的呼吸衰竭后,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抽血做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分压小于60mmHg,同时没有二氧化碳潴留,考虑存在Ⅰ型呼吸衰竭。可见于换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损害、肺动静脉氧分流的病人,因为换气功能障碍,导致血氧分压降低。 如果病人出现严重肺部感染,或者间质性疾病,或者急性肺栓塞,也会出现Ⅰ型呼吸衰竭。急性肺栓塞病情比较凶险,有血栓高危因素病人都可能出现。而急性肺栓塞的病人一旦发生Ⅰ型呼吸衰竭则非常严重,甚至可能造成病人猝死。
    2023-08-03
  • 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流程(视频)

    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流程
    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流程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包括拍背、翻身、雾化,清理口、咽、鼻部的分泌物,氧疗包括鼻导管吸氧和面罩吸氧,此外还有营养支持; 2、药物治疗:包括祛痰、抗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等治疗。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根据病人的症状、痰培养结果,可以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碳烯类等抗生素;化痰药有氨溴索和溴己新;激素可以选用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呼吸兴奋剂可以选用可拉明、洛贝林等; 3、机械通气:对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等,经过上述治疗效果不好,可以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必要时气管切开,进行有创呼吸机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较多,如肺炎、头部外伤、药物中毒、煤气中毒等,均可引起肺部严重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病人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心悸、烦躁等,严重者可昏迷,死亡率比较高。治疗上要控制原发病,尽快恢复和保持有效的呼吸,防止并发症,保护器官功能。
    2023-08-03
  • 二型呼吸衰竭如何调理(视频)

    二型呼吸衰竭如何调理
    Ⅱ型呼吸衰竭即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分压>50mmHg,最常见的是有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氧不能通过肺进入体内,从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不能通过肺排泄出去,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潴留。 治疗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吸氧:但二氧化碳高,吸氧时二氧化碳也能上去,所以吸氧不能用特别大流量的吸氧,只能小流量吸氧; 2、帮助二氧化碳排出:建议可以做呼吸锻炼,锻炼呼吸肌,帮助二氧化碳呼出,如果呼吸肌特别疲劳,建议使用面罩无创呼吸机。更严重的要直接插管,用呼吸机来帮助二氧化碳排出; 3、避免进食太多主食,主食即淀粉如米、面、红薯等。淀粉到体内分解,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更容易引起二氧化碳潴留。
    2023-08-03
  • 急性呼吸衰竭抢救在多少分钟完成(视频)

    急性呼吸衰竭抢救在多少分钟完成
    大脑缺氧时间超过4-6分钟,会产生不可逆损伤。故一旦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应在4-6分钟内进行充分救治。 临床医生可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血气指标采取不同的救治方法。如果患者需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需在数分钟内迅速完成。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观察病人病情缓解情况。如果病人病情明显缓解,可将其吸氧装置改变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甚至鼻导管给氧。 总而言之,急性呼吸衰竭需积极救治。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序惯治疗。
    2023-08-03
  • 呼吸衰竭该如何治疗(视频)

    呼吸衰竭该如何治疗
    呼吸衰竭为危急重症,病人应到医院进行积极治疗。治疗呼吸衰竭时,临床医生需先明确其病变发生于气道或肺部。若因气道痉挛、闭塞、痰栓形成,导致呼吸不通畅时,需应用解痉药物,如氨茶碱、β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气道内有痰,需进行吸痰处理。若病人肺部存在病变,如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需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时需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或有创通气。若患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需尽快缓解呼吸窘迫症状,避免发生持续呼吸困难。
    2023-08-03
  • 急性呼吸衰竭的分级(视频)

    急性呼吸衰竭的分级
    临床根据氧合指数对急性呼吸衰竭进行分级。氧合指数指动脉血气里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正常人>300mmHg。氧合指数在200-300mmHg之间,属于轻度呼吸衰竭;100-200mmHg之间属于中度呼吸衰竭;<100mmHg属于重度呼吸衰竭。 临床医生会根据分级采取相应措施。轻度急性呼吸衰竭可进行无创氧疗,包括面罩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观察病人病情能否缓解。而中、重度急性呼吸衰竭,可通过无创呼吸机,或有创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 经过积极治疗后,医生会随时评估病人氧合指数是否有所恢复。如果患者病情好转,氧合指数上升,可拔除气管插管,进行无创通气,或留置鼻导管吸氧。
    2023-08-03
  • Ⅰ型呼吸衰竭怎么治疗(视频)

    Ⅰ型呼吸衰竭怎么治疗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呼吸衰竭可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主要区别在于缺氧时是否伴二氧化碳水平增高,如Ⅰ型呼吸衰竭单纯存在低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水平增高。Ⅰ型呼吸衰竭是呼吸衰竭中较轻的类型,治疗包括纠正缺氧和积极治疗原发病,具体情况如下: 1、合并感染,应积极抗感染、抗炎治疗; 2、合并喘息加重,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缓解; 3、缺氧,可通过吸氧或辅助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