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坚伟

  • 神经源性膀胱都可以行膀胱起搏器治疗吗?(音频)

    神经源性膀胱都可以行膀胱起搏器治疗吗?
    讲解医师:吕坚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起搏器可以治疗神经源性膀胱。许多患者会问是不是所有的神经源性膀胱都能够适用这样的技术呢?我在此跟广大患者来讲,适合的患者尽量是以早中期的患者为宜。如果是膀胱已经行成了造瘘或者是留置导尿管已经三五年以上了,他的膀胱的收缩功能基本上已经是长时间不收缩了,已经完全纤维化了,容量也非常小了,这样的患者再去做一个膀胱起搏器的刺激,估计效果就非常差了,就几乎是没有什么反应。所以还是鼓励三年以内,最好是两年内的神经源性患者进行一个起搏器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这些患者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患者最好能够自主排一点尿,如果能排出一点尿,膀胱里边留两三百或者三四百的残余尿,都可以通过神经调控增加膀胱的收缩力给排出来。如果患者一点都排不出来,它的效率可能就会打折扣。第二、就是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必须要有感觉,如果患者膀胱里面的容量到1000mL、2000mL,他始终没有胀的感觉,没有想排尿的感觉,这样的病人就算植入膀胱起搏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排尿,这样的效果也不是非常令人满意的。所以最好符合两点,第一、病人能够自主地排一点尿。第二,病人要有胀的感觉,膀胱要有感觉。符合这两类的病人,进行膀胱起搏器治疗还是有很大的治疗希望的。
  • 膀胱起搏器如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音频)

    膀胱起搏器如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讲解医师:吕坚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起搏器治疗神经源性膀胱,许多患者可能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是近两三年来比较新的技术,顽固性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一个好的办法。这是具有微创、局麻的一个小手术。就是植入一个小的电子的芯片,然后通过一个起搏装置,电流的刺激让膀胱控制的神经恢复有力的收缩,从而让膀胱能够起到加强排尿的功能。针对神经源性膀胱,如果常规的药物治疗或者理疗没有效果以后,直接面临的就是导尿,就是自家导尿或者是造瘘,或者留置导尿管,现在有了这样的新技术,能够让患者重新恢复排尿的功能,从而保护了患者的肾功能,这无疑给神经源性的膀胱患者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希望。许多患者植入了膀胱起搏器以后,非常非常微创,不影响他自己任何生活、行走、运动、买菜、洗澡等等,日常生活通通不影响,而且这样的装置驻在体内以后可以维持平均5-7年,也是非常微创。所以在此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新技术给广大的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带来福音。
  •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原则有哪些?(音频)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讲解医师:吕坚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
    作为临床泌尿科医生大夫,维持患者的生命是最主要的。所以,第一个原则就是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因为神经源性膀胱如果长期小便不能顺畅地排出体外,病人往往会引起尿液的反流,反流的尿液会反流到肾脏,对肾脏产生肾积水,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久而久之会导致慢性的肾功能衰竭。所以治疗的第一大原则就是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其次才是改善患者的排尿状态,让患者能够自主地排尿。最后一些其它的并发症,比如尿路感染、膀胱结石等,减少它们相应的并发症。所以神经源性膀胱首当其冲是让病人不要病情恶化,肾功能保持良好。其次,最大限度的能够让患者自主排尿或者减少留置导尿管,插导尿管的时间,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和原则。
  • 神经源性膀胱有最新治疗方法吗?(音频)

    神经源性膀胱有最新治疗方法吗?
    讲解医师:吕坚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
    神经源性膀胱最新的治疗办法也就是这最近两三年,研制出一种新的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手段,叫骶神经的调控治疗。它主要的一个机理就是通过微创的穿刺(类似于心脏起搏器的一个技术),把一根电极穿刺放入患者控制膀胱和尿道的骶神经边上,通过微弱电流刺激,如果是膀胱收缩无力的,通过电流的刺激以后,让膀胱增加收缩力,恢复正常的排尿。如果患者是膀胱过度兴奋,尿频、尿急非常厉害的,它又可以通过一个微频的、低频的刺激以后,让患者的神经镇静、抚平,不要那么兴奋,不要那么敏感,从而可以让患者减少尿频、尿急的次数。骶神经调控技术,对老百姓来讲有个非常亲切的名字,俗称叫膀胱起搏器,这样的病人也比较容易理解。通过这样的刺激以后,让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排尿,改善肾功能,这技术也非常微创,在臀部的后方,只要放入像两枚硬币大小起搏器装置,患者就能够维持排尿正常的功能,而且这样的起搏器能够平均维持5-7年,装了以后,患者平时的日常的生活,行动比如跳舞、买菜、洗澡等等都不受限制。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正在接受这样的治疗,全世界的一个范围来讲,目前有20多万的患者正在接受这个新技术的治疗,给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 神经源性膀胱双肾积水了该怎么办?(音频)

    神经源性膀胱双肾积水了该怎么办?
    讲解医师:吕坚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
    神经源性膀胱双肾积水还是要着重找病因。一般分为两大类病因。一类患者是由于高张性膀胱尿频、尿急引起的病人的反流,引起的一个双肾的积水。针对这样的患者,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就是给患者服用一些M受体阻滞剂,让膀胱不要那么兴奋,不要那么收缩。还有可以通过一些电针灸的治疗,让膀胱神经稳定下来。对于晚期的膀胱病人,比如膀胱容量非常小,只有150mL或者更小,可以做一个扩大膀胱术,让膀胱的容量得到增加,患者就可以减少肾积水和反流。对于有一些充溢性尿失禁,膀胱排尿困难引起的双肾积水。第一、临床主要还是通过导尿,让患者通过尿液排出来,减少尿液的一个潴留;第二、可以吃一些增加膀胱兴奋性的药物来治疗;第三、可以给患者进行一些新技术,比如骶神经调控、膀胱起搏器的治疗增加膀胱的收缩力来让膀胱恢复自主的排尿,让残余尿减少,从而减少双肾积水的症状。
  • 前列腺疼痛是怎么回事(音频)

    前列腺疼痛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吕坚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
    前列腺疼痛可能是前列腺炎、前列腺结石、前列腺癌等疾病导致的。1、前列腺炎前列腺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在发生炎症后由于神经纤维持续受到炎性因子刺激,所以会出现前列腺
  • 泌尿系结石疼痛的治疗(音频)

    泌尿系结石疼痛的治疗
    讲解医师:吕坚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
    泌尿系结石指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结石疼痛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增加日常水分摄入,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
  •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音频)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讲解医师:吕坚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
    神经源性膀胱就是指由于控制排尿功能的一些相关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的一系列排尿功能异常的一个疾病。我们称为神经源性膀胱。常见的一些病因,比如脑部或者脊柱的肿瘤、中风、手术,还有糖尿病的患者等等。或者是盆腔手术引起的控制膀胱和尿道的神经受到了损伤而产生排尿功能障碍,产生的临床症状有尿失禁、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以及大便困难、大便失禁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统称为神经源性膀胱。
  • 神经源性膀胱如何用药?(音频)

    神经源性膀胱如何用药?
    讲解医师:吕坚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
    神经源性膀胱的药物治疗有以下几大类。针对神经源性膀胱不同的类型,神经源膀胱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张性的,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小便憋不住这一类型。还有一类就是小便排尿困难的,逼尿肌收缩无力的,所以需要导尿的、排尿困难的病人。用药分别是不同的。针对小便次数很多,膀胱逼尿肌特别兴奋的类型,可以给他用一些M受体的阻滞剂,让膀胱肌肉不要那么兴奋,从而让患者减少排尿的次数和尿频、尿急感。同时对于排尿非常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他吃一些α受体的阻滞剂,它主要的机制就是让患者尿道的括约肌松弛,这样小便排尿可能会更加顺畅、更加顺利一些。对于有些逼尿肌收缩无力的患者,同样可以吃一些M受体激动剂药物,就是临床非常常见的溴吡斯的明,经常性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是服用这一类的药物来增加膀胱的收缩力。以上这些是常用的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药物治疗方法。这些药物,患者是不能自己根据自己的感觉或者自己的意识来服用、挑选,必须要在正规的医院,在正规的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服用这些药物。
  • 神经源性膀胱导尿原则有哪些?(音频)

    神经源性膀胱导尿原则有哪些?
    讲解医师:吕坚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
    神经源性膀胱导尿,国际上首推的是间歇性自家导。因为这样的导尿的方式,对病人的尿道的损伤最小,而且不容易产生尿路感染或者膀胱结石的并发症。至于间歇性导尿的注意点就是一般性是4-6小时,让患者自主查一下导尿,然后把尿液放掉。如果患者的膀胱功能还行,他每次的残余尿量<300mL左右,可以适当的把时间控制在每隔6小时做一下间歇性的自家导尿。如果病人的残余尿更少,只有200mL左右,可以建议患者间歇性导尿的时间延长到8小时。对患者来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喝水。饮水不能太多,一般性是控制在2000mL以内,患者不必要使膀胱过度的充盈,可以适当的控制饮水量,从而减少患者间歇性自家导尿的次数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