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

  • 二次脑中风几率(视频)

    二次脑中风几率
    根据统计,我国100个中风的病人中,每年有1/6左右的患者会发生二次中风。在给予足量的药物治疗、将各方面的危险因素控制好的情况下,每年仍然有大于6%的患者出现中风。 预防二次中风,需戒烟限酒,控制血脂、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也有部分患者中风不是上述因素引起,还需要寻找这部分患者中风的原因,比如心脏原因,如房颤、卵圆孔未闭等,临床可以给予手术治疗来预防中风复发。
    2023-08-02
  • 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视频)

    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
    临床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房间隔缺损,其次是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心脏病指出生时即存在心血管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是胎儿时期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又或者为出生后应当退化的心血管病结构未能及时退化,造成的心血管畸形。 但目前发现临床中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更高,虽然目前无精确统计,但通过尸检发现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高达25%-34%。对于成人的卵圆孔未闭,研究发现其与成人不明原因卒中及偏头痛相关,有此类疾病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积极地干预。所以,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随访,或进行积极干预。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排查方法(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排查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不完整状态。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能在怀孕过程中筛查出来,并得到很好的干预和处理。对于简单、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多数人是在体检时,通过查体、听诊心脏有杂音,或做心脏彩超发现心脏结构异常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可被排除、检查出来。 对于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通过超声或普通检查手段很难明确解剖结构时,只能通过介入手段,如心室造影、心房造影才能够比较清楚地明确解剖结构,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很好的支持和病理资料。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是哪种(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是哪种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有以下类型:1、房间隔缺损:临床比较常见,正常房间隔完全封闭,左右心房不能相连,但是如果患者左右心房之间的房间隔出现小洞,使左右心房相连,血液在左右心房之间互通,可以称为房间隔缺损。此外还有一类房间隔缺损的特殊类型,叫卵圆孔未闭,是由于房间隔之间的小孔没有发育完全,卵圆孔未必是房间隔缺损的特殊形式;2、室间隔缺损:是左右心室之间出现空洞,导致左右心室之间的血液可以互通互流;3、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有一根动脉导管,在胎儿期有一定作用,但血管如果在出生后没有闭合,这时可以叫做动脉导管未闭;4、法洛四联症:由多种畸形心脏结构组合在一起,导致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比较困难。
    2023-08-02
  • 宝宝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最佳时间(视频)

    宝宝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最佳时间
    宝宝出生后常规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检查提示是先天性心脏病,对于不同的病种及严重程度,患儿最佳手术时机不同,具体如下: 1、若为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膜部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可在门诊随访观察。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无需手术治疗,如轻度肺动脉瓣狭窄、肌部小室间隔缺损,对心脏影响较小,此部分患儿无需治疗,随访即可,如果等到患儿2岁,膜部室间隔缺损还未完全闭合,此时为最佳手术时间; 2、较大的室间隔缺损分流量较大,早期出现临床症状较明显,例如患儿早期会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等,1-3个月手术最佳; 3、若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出生时就需干预,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完整型,如果未在新生儿期进行手术,部分患儿可能夭折。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治愈后和正常人一样吗(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治愈后和正常人一样吗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过治愈后和正常人是否一样,要进行具体分析和对待,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以下情况:1、先天性心脏病得到早期治疗:一般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这一类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患者及时发现、及时诊断,以及及时治疗,对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脏的结构,并没有造成损害,在之后经过治愈,这一类患者,和正常人能够保持一样的状态,也就是无论是在生活当中,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以后的预期生存寿命,都没有太大影响;2、先天性心脏病没有得到早期治疗:如果先天性心脏病在已经出现心脏的结构异常,包括心功能损害时,才被发现或者才被治疗,此时已经出现继发的心功能损害和结构损害,难以在短时间内被遏制或者逆转,或者部分情况下患者已经出现的心功能损害,已经不能够完全被逆转。在这种状态下,这一类患者没有办法达到整个完全治愈的状态,也就仅是把出现的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进行器质性的治疗,但是心功能损害已经产生,这种状态下,患者不能够完全和正常人保持一样的状态。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好治吗(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好治吗
    根据畸形轻重,先心病可以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常见如下: 1、简单先心病:直径较小的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存在自愈可能,可以随访至2岁左右。单纯卵圆孔未闭多数无需手术,定期随访复查即可。早产儿或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可先予吸氧或药物治疗,以促进自动关闭。1岁后动脉导管自行愈合的可能性大大下降,需要考虑手术治疗。随着医学发展,先心病的治疗手段已完全成熟,简单型先心病通过手术或介入方法可完全治愈; 2、复杂型先心病:如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单心室、三尖瓣闭锁等,可能需要通过分期或姑息手术治疗。所谓姑息手术指不能一次治愈,而需采取多次手术进行干预的方法,尽早改善全身状况,缓解和控制儿童病情,创造良好条件,等待最佳时机进行根治手术。
    2023-08-02
  •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是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是怎么回事
    动脉导管和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参与胎儿循环的两个重要组织结构。属于房水平结构、动脉水平结构。出生后动脉导管和卵圆孔会逐渐形成解剖闭合。动脉导管闭合时间在三个月,卵圆孔闭合时间在3-6个月。卵圆孔未闭对小儿生活质量不会构成明显的影响,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动脉导管未闭需根据分流量和分流直径进一步考虑治疗措施。
    2023-08-02
  • 早产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视频)

    早产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
    胎儿循环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卵圆孔未闭,一个是动脉导管开放。对于38-40周的足月儿,达到足月的程度肺就张开了,肺充满了气体,会诱导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关闭,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状态。一般会在生后1-2周完全关闭。但早产儿还处于胎儿循环阶段,卵圆孔开放、动脉导管开放是非常常见的。一般来说,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情况下,首先选择用药物诱导动脉导管关闭。因为动脉导管上有一群特殊的上皮细胞,对某个药物有特异的反应,药物会诱导动脉导管关闭。如果动脉导管直径比较粗,药物使用无效的,要选择手术。手术可以在床边做,也可以进手术间做,并不复杂。手术方法是从左侧腋下做一个小切口,因为新生儿的主动脉跟胸壁之间的距离非常短,进去后把动脉导管扎起来。这是动脉导管结扎术,不需要体外循环,手术操作也不是非常复杂。但是能解决患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造成的左向右分流问题。
    2023-08-02
  •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的区别(视频)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的区别
    卵圆孔和动脉导管都是维持胎儿循环的重要结构,出生后很多孩子都会发生卵圆孔和动脉导管的闭合,如果卵圆孔没有发生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如果没有发生动脉导管的闭合则称为动脉导管未闭,两者存在有相似,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情况。 对于卵孔未闭存在的位置是左右心房之间的房间隔上,这种情况有部分患者会误诊为房间隔缺损,对于卵圆孔未闭和小的房间隔缺损而言,一定意义上不太容易区分,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也比较相似。对于动脉导管未闭而言,动脉导管是存在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异常管道,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动脉内血经动脉导管分流到肺循环,所以两者位置及病理生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都截然不同。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