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

  • 2mm动脉导管未闭自愈率(视频)

    2mm动脉导管未闭自愈率
    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正常的通道,通常出生半年内,90%会闭合。2mm的动脉导管未闭,如果发生在婴幼儿时期,自愈几率较大,但年龄大后自愈几率减少。 2mm的动脉导管未闭,对心功能影响较小。如患儿年龄已较大,则完全不用处理。动脉导管未闭唯一的风险可能会导致心内膜炎,但几率较小。故如果存在动脉导管未闭,可每年定期复查1次心脏彩超,确认其对心脏影响的变化。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多大做合适(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多大做合适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时间取决于动脉导管未闭病变的血管粗细,具体如下: 1、如果发生动脉导管未闭的血管较粗,在1岁以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心衰等症状,早期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将动脉导管未闭切断,患儿才能正常发育; 2、大多数发生动脉导管未闭的血管直径在1cm以内,患者能够耐受,也较适合做介入封堵治疗; 3、建议3-4岁以后,若患儿发育比较好,动脉血管粗细也比较适合做介入封堵治疗时,再进行治疗,效果最好; 4、发生动脉导管未闭的血管若直径较细,如只有2-3mm,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这种情况不需要外科干预,可以通过定期随诊观察,保守治疗效果也较满意。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检查表现(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检查表现
    动脉导管在胎儿时期是开放的,有助于胎儿的血液循环,一般在出生后6-12个月内闭合。因此,在新生儿时期发现小的导管未闭一般追踪观察即可,如果持续不闭合,则形成动脉导管未闭,应该施行手术。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2%-15%,女性是男性的2倍,约10%的病例并存其它心血管畸形,如降主动脉缩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以及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脏彩超是检查动脉导管未闭的重要手段,一般在检查中可以发现左心扩大、肺动脉与降主动脉间可见异常的通道,彩色血流可以见一股异常的血流束由降主动脉至肺动脉,心脏听诊为双期杂音。手术方式一般有内科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左房扩大超声表现(视频)

    左房扩大超声表现
    超声心动图指南上指出,左房的前后径正常值是≤36mm,左右径≤42mm,上下径≤55mm。但是因为各地区人的身高和体型不同,各地区用的正常值范围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广东部分医院左房前后径正常值<36mm,即35mm以下,而北京、天津等地区前后径的范围≤40mm,有的医院的诊断标准为38mm,具体的还要结合左右心的比例而定。左房扩大可以表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的脱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肌缺血、动脉导管未闭、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等疾病中,右心扩大的时候左房也会受到影响。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方法(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方法
    如果是单纯的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方法主要是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具体如下: 1、目前随着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介入治疗逐渐成熟,多数动脉导管未闭都可以通过介入治疗进行封堵;介入治疗是使用细管,通过腿上的血管,选择合适的封堵伞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处; 2、如果是较大的动脉导管未闭,如15mm或者20mm以上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较困难,往往需要尽早进行外科治疗;但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以介入手术为主,很少选择外科开刀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正常胎儿在发育时期动脉导管是存在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通道,是维持胎儿正常发育的必须通道。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出生2周以内,此通道会自然闭合。如果超过2个月没有闭合,称为动脉导管未闭。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除其它畸形行心外开胸手术,通常选择进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封堵术后72小时内局部压迫沙袋4-6个小时,卧床24小时;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观察是否有溶血情况,并且复查心脏超声;观察封堵以后是否有残余分流;应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2天;术后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半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至1年内复查心电图,超声动电图。 动脉导管未闭又称PDA,介入适应症包括患有PDA、年龄≥6个月、体重≥8 kg、不合并需要外科手术的其它心脏畸形等,相对适应症包括: 1、年龄<6个月,体重低于8kg,具有症状和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要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 2、沉默型PDA,指<2mm的动脉导管未闭; 3、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但4周以上的体温均正常; 4、合并需要外科治疗的疾病,但因PDA的存在外科手术风险,可先行PDA封堵介入治疗; 5、合并轻到中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轻至中度的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禁忌症如下: 1、合并未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和导管内有细菌性赘生物; 2、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介入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下降<30%,且肺动脉平均压>60mmHg; 3、合并需要外科手术矫治的心脏畸形; 4、依赖PDA存活的患者; 5、合并其它不宜手术和介入治疗疾病的患者。
    2023-08-02
  • 婴儿反复肺炎怎么办(视频)

    婴儿反复肺炎怎么办
    如果宝宝反复发生肺炎,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一两个月就发生1次肺炎,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到医院查一查是不是免疫力低,要查他免疫功能;再要查查他是不是缺少微量元素,比如缺锌,因为缺锌的宝宝呼吸道纤毛的运动能力是比较差的,他就容易得肺炎;还有一种特别是新生儿,是不是有胃食管反流,如果他经常出现胃食管反流,奶容易误吸到肺里,也容易反复出现肺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没有心脏问题,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比如他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有的孩子抵抗力比较低,容易得肺部感染。特别是婴儿如果反复得肺炎,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来排除一下是哪方面的原因,并及时治疗。如果反复得肺炎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这样会影响到小婴儿远期的体格发育,甚至可以出现肺发育不良等情况。
    2023-08-02
  • 早产儿一天吃多少毫升(视频)

    早产儿一天吃多少毫升
    早产儿每天喂奶量需根据胎龄和体重而定,胎龄愈小体内所需水量愈多,每公斤体重所需奶量愈多。通常处于稳定喂养状态的早产儿,所需奶量为150-160mL/(kg·d),体重愈轻则喂奶量愈少,反之愈多。随早产儿胎龄增大、体重增长以及逐渐发育,后期喂奶量可逐渐减少。但对于部分患有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心脏疾病,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慢性肺损伤的早产儿而言,通常需限制液体摄入。因此家长在给早产儿喂奶时需注意奶量要相应减少,所需奶量可能不足150-160mL/(kg·d)。此时家长需选用富含能量的早产儿配方特殊奶粉进行喂养,给予120-130mL/(kg·d)即可。但家长在喂养同时还需注意不必机械规定奶量,应以按需喂养为原则,若有进食需求且没有腹胀情况出现,即便是早产儿,其喂养量也可到200mL/(kg·d)。
    2023-08-02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是什么(视频)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是什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一般分三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潜在青紫型、无青紫型。青紫型的常见是法洛四联症,出生以后可能会有紫绀,颜面、口唇、四肢末端紫绀。 潜在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最初时可能没有发现青紫表现,但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早期是由左向右分流,没有明显青紫;但时间长、分流量比较大时出现肺动脉高压,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以后,出现右向左分流,患儿可能出现青紫表现。哭闹时患儿会出现颜面、口唇紫绀,称为潜在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还有一部分患儿的类型是单纯的肺动脉狭窄或主动脉缩窄,没有分流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紫绀,所以也叫无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治疗(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是另外一种非常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期,孩子动脉导管应该开放,才能维持孩子循环。当孩子出生后,孩子哭闹后,肺循环有血液,动脉导管应该自行闭合。在孩子出生一个月以内,大部分孩子动脉导管都会闭合,但如果时候持续开放,可以用吸氧或者用特别药物,促进孩子动脉导管闭合,这种方法如果还不管用,考虑是否做手术。 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可能会持续开放,而且导管都比较粗,造成大量左向右分流,引起心脏扩张、二尖瓣反流。这种孩子还会引起反复肺炎,而且患肺炎很难愈合,这种情况下建议早手术。建议出生后3-6个月做外科手术做、动脉导管缝扎切断缝合的手术。手术切口在左外侧,如果动脉导管只有2-3mm,可以等到1-2岁继续观察,如果还没有愈合,考虑做外科手术或者做介入封堵手术。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