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宝

  • 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视频)

    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通常发生心肌梗死后,患者和家属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就诊进行及时治疗。最主要需开通血管,将血管开通后,心肌梗死恢复较好,接受治疗后,后续护理如下: 1、生活方式干预:避免抽烟,尽量少喝酒; 2、坚持服药:不随便停药、换药; 3、管住嘴、迈开腿:需清淡饮食,尽量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同时适度运动,但运动不能过于剧烈。适度运动主要以快步走、慢跑为主,达到微出汗,3-4次/周,每次半小时左右即可。 另外,心肌梗死急性期,即心肌梗死刚发生,在医院接受治疗回去后,建议休息1-3个月,让心脏得到充分恢复。心肌梗死慢性期:需要及时进行康复锻炼。
    2023-08-03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护理(视频)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护理
    冠状动脉植入支架后,综合管理具体如下: 1、生活方式持续管理:避免抽烟、限制饮酒,避免喝高度酒,每日葡萄酒仅50ml左右,或啤酒一瓶。饮食需清淡,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油炸、肥肉、动物内脏,无鳞、无壳等海鲜等,均需少摄入。此外,需多进食五谷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 2、药物: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如阿司匹林、波立维、他汀类药物等; 3、严格管理各种相关危险因素:如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4、定期随访:接受相关检查,如血化验、心电图等,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等。 总之,进行综合管理才能有效控制症状,降低支架重新堵塞的概率。
    2023-07-31
  • 心悸怎样治疗(视频)

    心悸怎样治疗
    心悸需要根据不同原因进行治疗,包括生理性原因、病理性原因,病理性原因需要到医院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对于生理性原因,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治疗,具体如下: 1、生理性原因:包括情绪波动、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等均可引起心悸,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规律作息,尤其保证较好睡眠周期,同时工作强度、工作压力能够适当减轻。同时调整心理状态,保持乐观心态,做喜欢、开心的事,多听音乐甚至体育锻炼等,均有助于治疗心悸。心悸是一种主观状态,心里不舒服,如心跳太快、心跳太慢或心跳不规律都可以称之为心悸。所以,对于生理性心悸,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进行治疗; 2、病理性心悸:需要明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2023-07-31
  •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中度需要治疗吗(视频)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中度需要治疗吗
    心脏瓣膜有四个,即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由心脏彩超准确评估情况下,中度关闭不全无需治疗。对于中度无症状的瓣膜狭窄,一般建议每年随访1次超声即可。 如果反映中度关闭不全,同时患者合并胸闷、气急,尤其活动后出现上述症状,即可能在判断有不一致的情况,需要换医院换医生重新进行评估。尤其评估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通常有心脏扩大,或者EF值降低情况下推荐干预。如果无上述情况,即不建议过度治疗。心脏瓣膜中度反流原因较多,如果过于积极治疗,不仅对患者病情没有帮助,反而可能有害。
    2023-08-01
  • 马上要睡着就心悸惊醒的原因(视频)

    马上要睡着就心悸惊醒的原因
    即将入睡突然惊醒,实际处于临界病态情况,常见于神经虚弱、神经衰弱、容易焦虑、心事较多的人群,而非真正由于某疾病导致。所以,发生上述情况最主要需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可以采用适当方式解决问题。具体如下: 1、如白天或睡觉前适度进行体育运动,放松紧张情绪,运动后有助于睡眠; 2、如果通过调整心理状态、运动、其他方式无法解决时,建议去精神科寻求是否能用有助于睡眠的药物解决。 所以,突然惊醒可能与情绪紧张有关,包括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相关问题引起。
    2023-08-03
  • 心肌梗死是什么病(视频)

    心肌梗死是什么病
    心肌梗死即心脏主要动脉,即冠状动脉,因各种原因发生完全堵塞。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整个管腔闭塞,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脏局部心肌细胞在短时间内,如果没有得到血液及时恢复,会发生坏死。而心肌坏死后无法再生,对心脏长期预后不利。所以,心肌梗死需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胸痛无法缓解,尤其持续超过半小时,需要高度警惕发生心肌梗死。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后,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询问典型症状、心电图检查,即可诊断是否发生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需尽快开通血管,通过放置支架或进行球囊扩张解决问题。患者应该有一旦发生胸痛不能缓解时,马上到医院的意识,缩短从心肌梗死发生到血管开通的时间。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