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

  • 21-三体综合征能治吗(视频)

    21-三体综合征能治吗
    21-三体综合征又叫唐氏综合征,最早被发现的染色体病,最常见由单个病因引起智力障碍疾病,其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为1/600-1/800。目前针对21-三体综合征的治疗仅限于治标,所谓治标即不能从根本把染色体病治好,只能针对症状治疗,比如用促进脑细胞代谢和营养药物,对患儿进行细心照料和适当训练,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内外科治疗。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手术矫正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患儿有其它方面畸形,需要通过内外科方法治疗。 50%的21-三体综合征患儿会在5岁前死亡,患者平均寿命16岁,寿命长短取决于患儿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部分患儿较容易出现白血病、消化道畸形,所以出现合并疾病会影响患儿寿命。但是随着医疗水平提高,目前21-三体综合征患儿最高也能活到成年,部分还能活到40岁以及40岁以上年龄。几乎所有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新发性,与父母染色体核型无关,所以再发生性21-三体综合征父母遗传并不多见,但是生育过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夫妇再生育患病患儿几率高于普通孕妇。所以生育过21-三体综合征患儿夫妇,应该在下次孕期进行产前诊断。
    2023-08-02
  • 18号染色体异常婴儿什么样(视频)

    18号染色体异常婴儿什么样
    18号染色体异常多种多样,但是临床上以18三体综合征最多见。18三体综合征患儿通常表现为生长、运动和智力的发育迟缓及多发畸形,其中包括特征性握拳方式,即患儿不管宫内还是出生,一直是第2指和第5指压在3和4指之上握拳姿势。同时还有小头畸形、枕骨突出、眼裂小、内眦赘皮、鼻梁窄长、耳位低、畸形耳、小颌畸形、唇裂或者是腭裂、胸骨短、食管闭锁,肛门、直肠畸形、隐睾、肾积水、单侧或者双侧肾发育不全等。 但并不是每个患儿身上都出现全部症状,每个患儿可以出现部分症状。90%以上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导致心脏功能差,患儿预后极差。近50%患儿平均寿命不超过1个月,寿命长于1年患儿不超过10%。死亡主要原因包括心脏畸形引起心衰,由于通气不足或者上呼吸道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等。总之,18三体综合征患儿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多发畸形等。
    2023-08-02
  • 18-三体综合征是怎么回事(视频)

    18-三体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18-三体综合征是外国专家Edwards在1960年发现的一个疾病,所以称为Edwards综合征。正常人一个体细胞内染色体条数都是46条,23对,而18-三体综合征是基因组中多一条18号染色体,所以又称为18-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是很严重疾病,临床会出现很严重情况,比如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发育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新生儿发病率大约1/8000-1/6000,仅次于21三体综合征的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综合征,男女发病比例是1:4,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机理还未研究清楚。 18-三体综合征在孕期可以有迹象提示,比如孕期彩超能发现孩子手有特殊握拳方式即第2指和第5指压在第3、4指上,发现孩子是先天性心脏病、唇裂、腭裂等,以上在宫内都可以提示18-三体综合征。
    2023-08-02
  • 新生儿做B超有影响吗(视频)

    新生儿做B超有影响吗
    B超对新生儿没有影响,且新生儿在出生前,在宫内时已经做过B超,所以没有怀孕或胚胎形成早期都可以做B超。 超声是非常安全的检查,没有射线的辐射,超声的能量非常小,超声仪亦非常安全,对新生儿没有影响。出生后,可进行头颅B超、心脏B超,腹部B超、髋关节B超等,均可以耐受,没有任何影响。 现在家庭对宝宝都非常重视,所以新生儿出生后,一般医院都会建议做有关的筛查,如有无先天性心脏病,做心脏超声,判断颅内的发育情况,如部分新生儿在胚胎期侧脑室宽,出生后判断侧脑室是否恢复时,可以做头颅B超。 新生儿出生后,有时担心其有没有髋关节脱位,可以在新生儿期做髋关节超声检查,如果筛查后无异常,就无需担心。如果不做筛查,部分孩子会走时才发现两条腿不一样长,发现有髋关节脱位,这时再进行治疗则比较晚。如果新生儿期做B超检查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避免此类情况,所以新生儿期的B超检查非常必要。
    2023-08-02
  • 新生儿窒息的因素(视频)

    新生儿窒息的因素
    新生儿窒息的因素比较多,具体如下: 1、产前因素:包括母亲因素、胎盘和脐带发育因素、新生儿本身因素。母亲因素主要是各种疾病问题,比如常见疾病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比如营养不良、心功能障碍、肾功能问题等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新生儿在宫内缺氧;胎盘、脐带发育有问题,比如脐带绕颈、胎盘发育异常,会影响新生儿,可以导致心脏缺氧;新生儿本身发育有畸形,比如遗传代谢病、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发育畸形等。另外,在宫内可能是双胎或者多胎,导致营养供给不足。还有特殊的因素,如在宫内胎儿可能跟母亲有双向出血,导致胎儿缺血,属于宫内因素; 2、产时因素:也包括产妇因素,胎盘、脐带因素和胎儿本身的因素。如果在产时,宫缩乏力或者出生时,胎盘有问题,如胎盘或者脐带绕颈、前置胎盘,可能导致大出血。若胎儿过大,导致难产或者胎位不正等问题; 3、产后因素:比如抢救人员包括产科的新生儿抢救人员技术不熟练,可以导致窒息,抢救失败,可能导致窒息的加重。
    2023-08-02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什么原因(视频)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顾名思义就是缺氧造成孩子脑供血不足,然后造成脑损伤,原因是在围生期,也就是在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者出生后孩子有缺氧表现,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原因主要如下: 1、出生前妈妈有妊高征、妊娠糖尿病或者有严重的心肺功能改变,导致胎盘供血不足而造成孩子供血不足、供氧不足; 2、出生过程中有脐带脱垂或者脐血流供不足,孩子在缺氧以后造成脑损伤; 3、出生后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孩子有缺氧表现,脑血流供血不足而造成脑损伤。 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原因是多因素、多环节,所以不同孩子要进行分析,根据病史,包括妈妈孕期病史、分娩过程病史,以及分娩过程中胎心、胎动监测,以及生后阿普卡评分判断孩子缺氧。
    2023-08-02
  • 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视频)

    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母亲因素:比如母亲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糖尿病、慢性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以及吸毒、吸烟或者被动吸烟; 2、脐带因素:比如脐带脱垂、脐带绕颈、脐带打结、脐带过短或者脐带牵拉等; 3、胎儿因素:比如早产儿或者巨大儿,存在先天性畸形,如肺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还有胎儿宫内感染、胎儿吸入胎粪等情况; 4、分娩因素:比如头盆不称、子宫收缩乏力、臀位,使用产钳助产、胎头吸引、臀位抽出术,产程中麻醉药、镇静药或者催产药使用不当等,都可以引起新生儿窒息。
    2023-08-02
  • 法洛氏四联症的症状(视频)

    法洛氏四联症的症状
    法洛氏四联症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和右心室肥厚,其主要症状和体征如下: 1、症状:发绀,多在3-6个月出现,也有少数到儿童或成人期才出现,发绀在运动和哭闹时加重,平静时减轻;呼吸困难和缺氧性发作,多在生后6个月开始出现,由于组织缺氧,活动耐力较差,动则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缺氧性发作、意识丧失或抽搐;蹲踞,为法洛氏四联症患儿临床上一种特征性的姿势,蹲踞可缓解呼吸困难和发绀; 2、体征: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常有杵状指、趾,多在发绀出现数月或数年后发生。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听到粗糙的喷射样的收缩期杂音,常伴收缩期细颤、震颤,极其严重的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或肺动脉闭锁病例可无心脏杂音。
    2023-08-02
  • 法洛四联症的术后应该如何随访(视频)

    法洛四联症的术后应该如何随访
    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手术以后的随访是因为小孩会有不停的生长发育,体格会发生变化,即便没有非常严重的残余问题,也需要随访到成人年龄,到接近上高中的年龄,体格和体重基本定型。对于法洛四联症,仅仅随访到成年还是不够的。因为存在有肺动脉瓣的反流,甚至在成年以后或者中年期逐渐发生右心功能不全。所以,法洛四联症的随访要特别注意,即便在18岁之后,不能到儿童医院来随访,也要到成人的医院进行继续随访。随访的重点内容是看右心室功能情况。通过B超检查也可以了解右心室功能,有需要的情况下,甚至有部分病人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来了解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是否发生问题。出现明显腹水、下肢浮肿或者肝脏肿大等右心功能衰竭,有一部分病人需要及时干预,进行肺动脉瓣置换,甚至发生严重心功能衰竭,可能考虑其它诸如心脏移植等手术方式。
    2023-08-02
  • 法洛四联症手术风险大吗(视频)

    法洛四联症手术风险大吗
    法洛四联症是介于复杂畸形和简单畸形之间的一个分水岭,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属于复杂畸形,也是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虽然它属于一个分水岭的角色,但是法洛四联症这种病,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无论是手术技巧和术后的监护护理都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对于法洛四联症的治疗,从根治手术来说,如果肺血管的发育条件和左心室发育都满足根治条件,目前倾向于一期根治,根治手术风险在2%以下,国内一般水平的医院手术风险大概在4%以下。而对于不适合做一期根治,而要做分期手术的情况,分期手术第一期手术要做体肺分流手术,体肺分流术风险就与各家医院的诊疗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法洛四联症这种疾病,它虽然处于一个分水岭水平,但是由于各家医院水平不一,所以风险控制也各有差别。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