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卫刚

  • 膝关节韧带损伤需要做哪些检查(视频)

    膝关节韧带损伤需要做哪些检查
    膝关节韧带损伤之后最严重的是韧带软组织周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以及韧带断裂,膝关节韧带损伤需要做的检查具体如下: 1、目前最明显、最确切的辅助检查方案是核磁共振检查,可比较清晰反映韧带断裂、撕裂情况,看到周围软组织肿胀情况,同时可以看到骨组织损伤情况; 2、根据患者损伤情况,有时也会加上X光片判断骨组织、下肢力线情况,从而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信息; 3、如果涉及到骨组织,比如骨折、撕脱骨折、骨组织异常,也会进一步做CT检查,CT对骨组织显示会判断更为准确; 4、如果存在严重损伤,比如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导致多韧带损伤,则需要排除有没有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可能要做下肢动静脉B超检查,明确有没有血管损伤,甚至有可能需要做CTA,即血管造影判断有没有血管损伤。有时候会合并神经损伤,这时可能会做肌电图等检查,有助于判断局部损伤情况。因此,不仅包括韧带,可能还要合并骨组织、血管、神经等检查。除了上述辅助检查,专科体格检查也非常重要,比如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做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判断有没有前交叉韧带损伤、有没有膝关节不稳定。通过后抽屉试验可判断有没有后交叉韧带损伤和膝关节稳定性程度,通过侧方应力试验可判断有没有侧副韧带损伤等系列体格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损伤情况。
    2023-08-03
  • 膝盖韧带重建康复训练的方法(视频)

    膝盖韧带重建康复训练的方法
    膝盖韧带重建分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重建、内侧副韧带重建以及后外侧角复合体重建等一系列韧带重建,不同韧带重建或者多组韧带损伤修复后重建,术后的康复锻炼效果、方案都不一样。因此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锻炼,最好是咨询主刀医生方案。基本锻炼方案一般都是术后早期可能要适当制动、保护关节,先让膝关节进行一定程度的恢复,同时在制动过程中,可能要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比如股四头肌直腿抬高训练、小腿收缩的踝泵训练,促进静脉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等。同时适当可以推移髌骨,避免髌骨粘连,影响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制动之后,通常在术后3周之后,逐渐开始进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主动屈伸膝关节活动、膝关节逐渐屈膝锻炼的角度也从0°逐渐增加到90°,然后再从90°逐渐增加到110°、120°。除屈伸关节和活动度锻炼,还可以进行负重行走锻炼,一般早期开始扶拐部分负重锻炼,从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锻炼方法。根据患者每个人的耐受情况、韧带损伤情况,从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过程进展有所区别,要根据每个人情况进行。 一般通常在2-3个月之后,膝关节韧带得到一定康复,在一定程度愈合之后,开始适当增强关节耐受力、关节负荷、下肢力量运动训练。早期一般开始从慢走到逐渐快走,再从慢跑逐渐增加跑步活动量,然后再从折返跑到变向,一步一步甚至恢复到高强度体育训练。通过一系列康复训练,希望患者得到满意的关节稳定性,满意的肢体运动功能。
    2023-08-03
  • 肩袖损伤术后并发症(视频)

    肩袖损伤术后并发症
    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下修补之后,最常见并发症是肩袖组织再次撕裂,也是考虑最多或者最担心的问题。再次撕裂可能与之前损伤程度相关,比如之前撕裂较大、肌肉萎缩严重,手术后再次撕裂风险也会相对较高。对于年龄较大、吸烟、骨质疏松、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等患者,肌腱愈合能力也会比较低。因此,肌腱再次撕裂可能性也相对会比较大。 此外,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肩关节粘连,可能与患者术后未经过合理康复锻炼,未积极进行主动、被动关节功能活动,以及未适当应用消炎镇痛药缓解炎症反应,克服关节粘连有关系。少数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关节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但是相对非常少见。
    2023-08-03
  • 半月板缝合术后有积液该怎么办(视频)

    半月板缝合术后有积液该怎么办
    半月板缝合手术后存在积液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半月板缝合手术现在多数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关节镜手术需要在关节腔充盈生理盐水作为工作介质,因此在手术的时候需要将生理盐水灌注到关节腔内,手术后肯定会有部分生理盐水残留在关节腔内,可能是关节镜手术之后存在积液的原因; 2、手术后关节内部组织可能会稍微存在出血,出血也是比较重要积液的原因; 3、少数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滑膜炎症反应,也会产生积液。 通过一段时间的休息,随着组织的修复、愈合,积液都会逐渐被吸收。极少数患者的积液比较多或者出现反复肿胀,这时候需要进一步明确原因,如有无感染,有无慢性滑膜炎症的产生。患者需要到医院进一步就诊、检查治疗,可能需要抽取积液,并根据相应原因进行治疗。
    2023-08-03
  • 膝盖半月板疼怎么办(视频)

    膝盖半月板疼怎么办
    出现半月板疼痛,首先要明确有无半月板损伤,以及是否由半月板损伤造成。如果考虑为半月板原因引起的疼痛,应进行核磁共振检判断损伤程度,比如Ⅰ-Ⅱ度半月板损伤,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采用保守治疗即可,患者可以通过休息、适当关节制动、理疗,或者口服消炎镇痛药、局部应用药物治疗得到缓解。 如果是Ⅲ度损伤,即严重损伤,部分患者可以看到半月板明确破裂,甚至分离,这时患者活动关节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疼痛,通常需进行手术修补或者进行成形术治疗,通过手术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去除病因,解决疼痛。对于部分膝关节疼痛,可能并非由半月板损伤引起,而是由周围软组织或者其它特殊原因引起疼痛,此时可能要进一步寻找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023-08-03
  • 膝盖髌骨韧带一按就痛怎么缓解(视频)

    膝盖髌骨韧带一按就痛怎么缓解
    膝盖髌骨周围很容易出现疼痛,门诊也有很多病人诉说髌骨周缘或髌骨下缘、髌骨韧带等处疼痛。部分是活动之后疼痛,休息以后也会疼痛,部分患者确实一按就痛,疼痛可能有以下原因: 1、过度运动之后,引起局部软组织劳损或者慢性炎症反应; 2、髌骨软骨软化或髌骨关节病等问题也会出现疼痛; 3、与平常爬山、爬楼梯、过度深蹲、骑动感单车等活动可能都会有关系。 所以要想缓解疼痛需改变生活习惯,减少活动量,比如尽量避免反复深蹲,避免过度爬山、爬楼梯,也不要过度骑动感单车。在减少活动的情况下,再适当用药物,比如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局部外用药物或者运动完局部冷敷,都会缓解疼痛症状。如果简单处理、保守治疗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解决疼痛,则需要到门诊就诊,必要的时候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进一步判断疼痛原因,再根据原因进行进一步治疗。
    2023-08-03
  • 内侧副韧带断裂十年了还能治疗吗(视频)

    内侧副韧带断裂十年了还能治疗吗
    内侧副韧带断裂10年能否治疗需要看断裂损伤程度,如果断裂10年后还能正常行走,可能内侧副韧带断裂不是非常严重,关节稳定性尚可,是否需要治疗、能否治疗,可能还要根据进一步检查结果决定。 比如可能要做核磁共振判断损伤情况、关节退变情况、下肢力线,关节有没有外翻等畸形。同时可能要结合查体情况,观察膝关节有没有侧方不稳定,是不是需要进行进一步治疗。可能内侧副韧带断裂10年之后能行走,可能会出现疼痛或不适,不一定由内侧副韧带损伤引起,也有可能不需要进一步处理。因此需要再进一步寻找不适、疼痛原因,并根据疼痛原因来进一步进行治疗。
    2023-08-03
  • 软组织韧带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视频)

    软组织韧带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软组织韧带损伤多数是外伤、意外事故,比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以及不恰当运动或者发生碰撞、扭伤等引起。无论是什么原因,急救处理首先是制动,轻度患者可以休息,并减少活动。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则一定要制动,并采用支具固定,也可以用石膏固定,实在没有条件的患者可以简单拿木板或者硬东西将肢体捆扎,避免让肢体过度活动,以减少进一步损伤。 在制动基础上可以给局部冷敷,减少局部肿胀等情况,也可以给予局部加压包扎,减轻肢体进一步损伤。在急救处理基础之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送至医院,采取进一步治疗。因为部分严重损伤可能会导致关节错位、血管神经会有损伤,可能在损伤现场没有专业人员,没有办法进一步进行专业处理。因此,需要送医院进一步血管神经探查、关节功能复位,进行进一步处理。
    2023-08-03
  • 踝关节置换手术的利弊(视频)

    踝关节置换手术的利弊
    踝关节置换手术优势或者益处主要在于可以保留髋关节关节活动度,同时降低邻近关节发生关节炎概率。但弊端在于远期假体生存率比较低,出现假体松动、感染、力线异常、纤维粘连、术后疼痛等并发症可能性相对比较多。此外,需要二次翻修手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而且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费用相对也会比踝关节融合手术更高。 踝关节置换手术主要针对于治疗踝关节终末期骨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病,目前对于此类疾病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案,其中踝关节融合手术是主流方案。踝关节置换手术目前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假体改进,逐渐应用增多,成为踝关节融合手术的替代方案。
    2023-08-03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阵痛如何缓解(视频)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阵痛如何缓解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阵痛,多数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和阶梯给药方式。常规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之后再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调整用药。若患者疼痛比较严重,可以适当加用中枢镇痛药或其它药物。如果患者疼痛减轻,可适当减少药物使用,同时可以适当休息、制动,辅以冷敷等物理治疗方式。另外,部分疼痛可能跟感染等特殊情况相关,对于部分特殊类型疼痛,有时需要患者到手术医生或专科门诊,进行相应就诊检查,明确原因后再根据病因进行进一步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存在疼痛主要包括手术组织机械性损伤,以及无菌性炎症反应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疼痛。膝关节置换术和剧烈疼痛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疼痛中枢敏感化和周围敏感化,敏感化使机体对于疼痛刺激更为敏感,稍微小一点的刺激可以引起很大疼痛。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