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

  • 中央性前置胎盘多少周剖腹最好(视频)

    中央性前置胎盘多少周剖腹最好
    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在36-37周剖腹较好,根据前置胎盘的不同类型以及是否有阴道出血,剖宫产时间不同。如果中央性前置胎盘伴反复出血,36周可以终止妊娠。如果中央性前置胎盘不出血,可以到37周左右进行剖腹产。如果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甚至有胎盘植入的情况,终止妊娠的时间需要提前。中央性前置胎盘最大的危害是产前出血与产后出血,产后有可能导致大出血,子宫在胎盘娩出后完全不收缩,导致胎盘剥离面大量出血,经过治疗后可能会停止出血。但如果出血比较严重,可危及产妇生命,此时需要做子宫切除,保住产妇生命。前置胎盘一旦出血需立即到医院就诊,因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往往是无痛性出血,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大量出血。
    2023-08-02
  • 自然流产后多久可以运动(视频)

    自然流产后多久可以运动
    自然流产后身体较虚弱需要休息,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具体如下:1、日常活动:通常流产后出血不多即可自理生活,如洗衣服、做饭、收拾房屋等;2、外出运动:对于需要外出运动与锻炼的患者,需要在流产后1周左右,即阴道出血基本停止。同时要循序渐进,开始以轻微运动为主,如晒太阳、散步。再进行较和缓的运动,如做操。然后进行对抗性的运动,如跳舞、打球,但需要流产后1个月之内避免游泳,以避免感染风险。流产后的运动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不适感与适宜运动量,若运动结束出现不适,需即刻停止进行休息。
    2023-08-02
  •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征(视频)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征
    孕期高血糖不仅会增加流产、早产、感染、产后出血等妊娠相关风险,也容易发生胎儿畸形,胎儿体重过大,增加分娩的难度,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等。所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很有必要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范围之内,大约95%以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以通过单纯的医学营养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只有不到5%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要用胰岛素治疗,才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指征包括以下三点: 1、采用医学营养治疗后2周,血糖仍然不能达标者,即空腹血糖要小于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6.7 mmol/ L,这时需要采用胰岛素治疗; 2、医学营养治疗后,血糖虽然达到了上述标准,但病人出现了体重减轻; 3、医学营养治疗后,虽然达到了上述指标,病人体重没有减轻,但是出现了酮症者,则需要胰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胰岛素治疗是首选药物,因为它既不通过胎盘,也不会作用于胎儿,所以糖妈妈可以放心听从医生的建议来使用胰岛素。
    2023-08-02
  •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究竟有哪些(视频)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究竟有哪些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考虑到有两类,一类是对孕妇而言,另一类是对胎儿而言。对孕妇可能引起流产、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再者可能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感染、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旦发生可能危及母儿生命。 还有发生羊水过多的风险、巨大儿、难产、产后出血、手术风险增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在分娩以后远期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高,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高,以上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2023-08-02
  • 产后出血有哪些护理措施(视频)

    产后出血有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要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子宫的下降程度。子宫如果轮廓清晰,按压宫底出血量不大,应常规观察。如果按压宫底有大量的出血需请医生密切观察,必要时用药减少出血。对于产妇的疲劳倦怠要及时的纠正,及时的补充能量,减少继续的疲劳而继发的宫缩乏力。及时的督促病人排尿,因膀胱充盈会导致继发性的宫缩乏力。
    2023-08-02
  • 产后出血如何预防(视频)

    产后出血如何预防
    产后出血需针对高危因素进行预防: 1、产程中比较疲劳,产妇容易宫缩乏力,胎儿胎肩娩出后,及时的应用宫缩剂减少出血; 2、产程中,胎儿娩出后要检查胎盘的完整性,避免胎盘滞于宫腔而导致出血; 3、检查凝血功能有无异常,及时纠正凝血功能的异常; 4、软产道的损伤要及时的发现,避免漏诊,导致出血; 5、警惕“熊猫血”。
    2023-08-02
  • 产后出血的注意事项(视频)

    产后出血的注意事项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避免发生或者对产妇造成严重的损害,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产后2小时内要密切观察子宫收缩的情况和出血量,监测血压; 2、产后需要认真测量出血量,以免对失血量估计不足而造成病情延误; 3、产后需要尽快排尽大小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子宫收缩; 4、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有利于恶露淤血排出,保证子宫复旧; 5、要积极防治感染,保持环境清洁。在产褥期禁止盆浴、性生活,还需要保持会阴清洁。
    2023-08-02
  • 产后出血的治疗(视频)

    产后出血的治疗
    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首先要积极寻找出血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止血,一般有以下治疗方法: 1、快速补充血容量,按照1:1:1的原则进行红细胞悬液、血浆和血小板的补充,将血压维持在高压80-90mmHg,低压在60mmHg以上,保持尿量每小时30ml; 2、保证组织细胞内的正常功能,注意补充凝血因子,防止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3、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可以首先按摩子宫,加强子宫的收缩力,然后使用缩宫素或者前列腺素制剂等药物加强宫缩; 4、对于胎盘剥离面出血者,在手术的时候可以进行八字缝合或者比例尺缝合等,也可以进行子宫动脉结扎或髂内动脉栓塞等; 5、阴道分娩者可以进行宫腔填塞纱条,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6、出血量如果超过2000ml,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要进行子宫切除手术。
    2023-08-02
  • 5分钟搞懂产后出血(视频)

    5分钟搞懂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500ml,而剖宫产者出血量超过1000ml。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可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产后出血根据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不同,其症状表现不同,包括阴道大量出血、隐性出血以及头晕、烦躁、乏力、皮肤苍白,甚至可能出现休克症状。一般根据产后出血的时间不同,进行不同的检查,包括血压测量、血氧饱和度检测、凝血功能、血常规、B超检查等。治疗上首先要积极寻找出血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止血,如快速补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产后出血是分娩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避免发生或者对产妇造成严重的损害,应注意产后2小时内密切观察子宫收缩的情况和出血量,监测血压。同时产后应尽快排尽大小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另外,要积极防治感染,保持环境清洁。在产褥期禁止盆浴、性生活,还需要保持会阴清洁。
    2023-08-02
  • 产后出血的原因(视频)

    产后出血的原因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的出血量>500ml,称之为产后出血。80%的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小时后的出血。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为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如下: 1、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胎儿娩出后,如果出现宫缩乏力,就会导致产后出血,出血如果未及时控制,就可能引起产后大出血; 2、胎盘因素:约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根据胎盘剥离的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部分胎盘或胎膜残留、胎盘植入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 3、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以及宫颈与子宫下段裂伤,出现缝合遗漏时,可导致止血不彻底; 4、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以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均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少数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障和重症肝炎亦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