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武

  • 狂犬疫苗多长时间内打完5针(音频)

    狂犬疫苗多长时间内打完5针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狂犬疫苗应在28天内接种完五针。狂犬病疫苗主要用于狂犬病,被狗咬伤后应该进行暴露后预防,预防主要是接种五针狂犬疫苗,分别于0、3、7、14、28天完成接种,如果咬伤严重,可全程注射10针。对下列情形之一者,建议首剂狂犬疫苗剂量加倍:\n1、注射前一个月内注射过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者。\n2、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n3、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n4、老年人及患慢性病者。\n5、暴露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才注射狂犬病疫苗的人员。\n狂犬疫苗注射包括暴露后预防,也可用于暴露前预防。我国为狂犬病流行地区,凡是被狗咬伤者,或被其他可疑动物咬伤、抓伤者,还有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被狂犬病患者唾液玷污,均需做暴露后预防接种。暴露前预防主要用于高危人群,即兽医、山洞探险者、从事狂犬病研究人员和动物管理人员。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怎么确诊(音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怎么确诊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主要是依靠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重要的化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大致情况如下:\n1、确定疑似病例: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两条,即可以确诊为疑似病例。无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两条,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者符合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三条,就可以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n2、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有病例报告的社区旅行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接触史,发病前14天曾接触过有病例报告社区,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聚集性发病。\n3、临床表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等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临床表现,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n4、化验室检测:在疑似病例的基础上,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证明结果为阳性,或者是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同时阳性。
  • 新冠肺炎核酸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音频)

    新冠肺炎核酸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简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为了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件事情:\n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前两小时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引起呕吐,采样前30分钟做到不喝水、饮料,还有不吸烟、喝酒、咀嚼口香糖。\n2、临检时要减少吞咽动作,不做清嗓子、咳嗽、吐痰等动作。\n3、采集鼻咽拭子前,被检测者应告知采集人员是否有相关的疾病,或相关的注意事项,例如鼻腔手术史、鼻中隔偏曲、血液病、咽喉疾病,还有正在服用抗凝药等相关的危险因素。\n4、被检测者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检测前取下口罩,检测后立即戴好,可以准备一个备用口罩,污染后方便随时更换。\n5、检测等待过程中保持1m的距离。\n6、在采集咽拭子时被检测者头后仰,张口发出“啊”的声音,便于检测者进行核酸检测。
  • 肝硬化分几期(音频)

    肝硬化分几期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硬化分为两期,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分析如下:\n一、代偿期肝硬化:属于早期肝硬化,患者常常没有临床症状,仅是病理诊断为肝硬化,患者从未出现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n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往往出现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n为了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将肝硬化分为五期,其中第1-2期为代偿期肝硬化,第3-5期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具体分析如下:\n一、1期:无食道静脉曲张,无腹水。\n二、2期:有食道静脉曲张,无腹水。\n三、3期:有腹水,但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n四、4期:有出血,有或没有腹水。\n五、5期:出现了脓毒血症。\n肝硬化的原因不同,患者的预后不同,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如果能够去除则预后好。近年来随着乙肝抗病毒药物、丙肝抗病毒药物的进展,许多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可以转化为代偿期肝硬化。因此,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也应积极进行去病因的治疗。
  • 肝硬化程度分几级(音频)

    肝硬化程度分几级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两级,也就是两期。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理或临床诊断为肝硬化,但从未出现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往往出现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n为了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近来将肝硬化分为五期,其中第Ⅰ-Ⅱ期为代偿期肝硬化,第Ⅲ-Ⅴ期为失代偿期肝硬化。Ⅰ期是指无食道静脉曲张,无腹水,Ⅱ期是有静脉曲张,无腹水,Ⅲ期为有腹水,无静脉曲张,Ⅳ期是有出血,有或没有腹水,Ⅴ期是出现了脓毒血症。随着抗病毒药物的进展,许多失代偿期肝硬化经过治疗后可以逆转为代偿期肝硬化,因此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也应积极进行去进行病因治疗,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可选择肝移植治疗。
  • 什么是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音频)

    什么是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分析如下:\n一、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n二、失代偿期肝硬化:以门静脉高压、肝功能严重损害为特征,患者常常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大出血、脓毒血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癌变,可以引起患者死亡。失代偿肝硬化属于晚期肝硬化,患者往往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忌讳就医,寻求各种偏方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积极到医院就诊,及时治疗,尽可能改善症状,延长寿命。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去病因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应该进行有效抗病毒治疗,部分患者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肝硬化可以逆转到代偿期。对于严重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反复内科治疗无效时,可以进行肝移植治疗,肝移植治疗后患者可以长期存活。
  • 肝硬化怎么确诊(音频)

    肝硬化怎么确诊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硬化主要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化验室检查、肝脏超声和肝弹性测定来确诊,进行肝脏弹性测定,肝硬度值超过14kPa考虑有肝硬化。造成肝硬化的病因,如有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长期饮酒、长期吃一些损害肝脏的药物,还有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n患者出现了乏力、周身不适、腹胀、尿色深黄、齿龈出血、鼻衄等临床表现时,应该检查肝功能。肝功能常常发现有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出现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有一部分病人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肝脏超声常常提示有肝硬化、脾大、腹水、门静脉高压等征象,可以进一步进行肝脏弹性测定,肝硬度值超过14kPa考虑有肝硬化。
  • 肝硬化有什么症状(音频)

    肝硬化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不同的时期症状不同,主要分析如下:\n一、代偿期肝硬化:大多数病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有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一般在劳累、紧张或伴有其他疾病时出现,休息后上述症状可以缓解。\n二、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症状有肝功能减退,表现为消化不良,进食后腹胀。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眼睛和皮肤的黄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为鼻衄、齿龈出血,部分病例可以出现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患者还可以出现腹水,表现为尿量减少、腹围增大,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双下肢浮肿。晚期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失血性休克,出现肝性脑病表现为昏迷,出现严重的感染表现为高热、腹痛、肾功衰竭,还可以出现肝肾综合征、肝癌等并发症。
  • 新冠肺炎核酸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音频)

    新冠肺炎核酸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简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为了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件事情:\n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前两小时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引起呕吐,采样前30分钟做到不喝水、饮料,还有不吸烟、喝酒、咀嚼口香糖。\n2、临检时要减少吞咽动作,不做清嗓子、咳嗽、吐痰等动作。\n3、采集鼻咽拭子前,被检测者应告知采集人员是否有相关的疾病,或相关的注意事项,例如鼻腔手术史、鼻中隔偏曲、血液病、咽喉疾病,还有正在服用抗凝药等相关的危险因素。\n4、被检测者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检测前取下口罩,检测后立即戴好,可以准备一个备用口罩,污染后方便随时更换。\n5、检测等待过程中保持1m的距离。\n6、在采集咽拭子时被检测者头后仰,张口发出“啊”的声音,便于检测者进行核酸检测。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不会通过蚊子传播(音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不会通过蚊子传播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理论上和目前临床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可能通过蚊子进行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不是血液系统的传染病,不会通过血液进行传播,故理论上不可能通过蚊子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很强,主要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n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气溶胶下,存在着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粪便、尿液中可以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间接传播或气溶胶传播。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着气溶胶传播的风险,需要加强预防和隔离。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以获得一定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主要是戴口罩、少外出、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