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路

  • 脚趾粉碎性骨折严重吗(视频)

    脚趾粉碎性骨折严重吗
    拇趾和其它四个脚趾不同,拇趾的趾骨一般只有两个趾骨,另外三个脚趾有三根趾骨,尤其是拇趾,在足部行走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承担比较大的应力,所以如果拇趾出现粉碎性骨折,对行走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拇趾骨折,需要进行良好的复位和固定,可以用手法复位,与局部的、旁边的脚趾用绷带或者夹板绑定。如果手法复位不能达到要求,最好进行麻醉下的手术复位,利用外在的钢针或者钢板对脚趾骨进行良好的固定。 另外四个脚趾如果出现粉碎性骨折,尤其是第二、三、四个脚趾,大部分情况下影响并不是特别严重,这几个脚趾在行进推进过程中不会受到很大的应力。三个趾骨中如果是中节或者远节趾骨粉碎性骨折,问题并不是过于严重。如果移位,粉碎骨折非常明显,进行处理则比不复位、不处理的结局理想很多。
    2023-08-03
  • 脚扭伤后遗症有哪些(视频)

    脚扭伤后遗症有哪些
    脚扭伤后遗症最主要来自于韧带断裂后修复不良,如果韧带断裂以后,修复没有到位可引起慢性踝关节不稳定。踝关节和足关节缺少肌肉覆盖,但又是人体负重最远端最重要的活动关节,通过韧带固定和动态拉伸,才可使平常走路收放自如。 如果踝关节韧带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后遗症在于行走时,某个点出现疼痛感。走路时间长了以后,局部应力分布不平衡,在韧带松弛的地方,软骨和骨头之间的力量分布不均衡,长此以往,踝关节骨和软骨积累细小摩擦、损伤,从而会对软骨面进行摩擦,相应产生细小的骨赘。这些骨赘反复长入,最后就会导致关节炎。而关节炎就是骨刺,可引起顽固性疼痛。如果存在软骨损伤,则会继发病理性积液,同时存在关节反复肿胀的后遗症,下地后发烫、发红、肿胀,最后造成行走困难。
    2023-08-03
  • 脚踝骨折注意事项是什么(视频)

    脚踝骨折注意事项是什么
    脚踝骨折最重要的注意事项与踝关节扭伤的注意事项类似,具体如下: 1、充分休息,避免让脚踝进一步用力,从而避免进一步加重骨折畸形; 2、局部进行轻度固定和加压,最好应用弹性绷带,或者可以就近应用树枝或者夹板进行局部固定,避免骨折进一步错位; 3、抬高患肢,最好保持比心脏高,躺下去时可加速血液循环,加速静脉回流,减轻关节肿胀,对局部恢复以及脚踝部感觉后期都有利; 4、中后期要注意,在脚踝部骨折以后,因为足部固定减少行走,需要防止肌肉萎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所以患者虽然躺在床上,但是足趾、周围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还可以进行运动,并不是躺在床上休息就是一动不动,否则会引起肌肉萎缩,甚至静脉血栓。静脉血栓一旦脱落,顺着血液回流到肺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以导致猝死。
    2023-08-03
  • 膝盖错位复位后肿了该怎么办(视频)

    膝盖错位复位后肿了该怎么办
    膝盖错位在医学上称为膝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包括髌骨脱位和膝关节胫骨和股骨之间的脱位。髌骨脱位,就是膝关节表面的阔韧带骨骨头脱位,可能向内侧脱位,可能向外侧脱位,这种脱位如果偏向一侧,则可以尝试活动膝盖;如果髌骨能比较顺利地进行滑动,并没有在某个位置卡死,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保守治疗。膝关节可以用支具或者石膏固定在半屈膝30-60°的位置,等待韧带愈合,后期关节基本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膝关节胫骨和股骨之间如果出现脱位,肿胀则不可避免,此时膝关节所有重要的全韧带损伤。对于这种肿胀,固定一段时间也可以消除,但是后续会带来膝关节不稳定的结果。全韧带损伤相当于大桥上的钢索全部断开,经过一段时间,自我静脉回流能力建立以后可以使肿胀消除。但是关节功能则需要重建,并且要将这些重要的韧带接回,否则关节不稳定将导致患者无法行走。
    2023-08-03
  • 怎样判断膝盖是否有积液(视频)

    怎样判断膝盖是否有积液
    膝关节存在积液时通常存在浮髌征,当下肢伸直时,如果膝关节里面有中等量以上积液,则说明存在大概20-40ml的积液。髌骨是膝关节表面的一块骨头,可以触及。用两手左右掐住这块骨头,左右不要摇晃,然后用食指触碰,如果膝关节的髌骨有明显下压或者弹起,就可以判断膝盖内已经存在中等量以上的积液,称为浮髌征。 如果积液量不是很大,比如存在少量积液,浮髌试验则并不是很好的判断手段,这时则需要观察左右两只膝盖皮肤软组织的情况,很多时候病变侧的膝盖软组织肿胀比健侧明显,通过肉眼即可分辨。如果已经存在肉眼可见的肿胀,基本可以判断膝关节内有一定量的积液,可能量较少,其为各种滑膜病变,或者软骨病变而引起的积液。
    2023-08-03
  • 怎么判断脚是否骨折(视频)

    怎么判断脚是否骨折
    骨折有疼痛、畸形、局部骨擦音三个基本特征,如果疼痛非常剧烈,甚至出现与平常外观不一致的畸形,基本就能够确定这个地方存在骨折。骨擦音在专业骨科医生查体时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建议进行骨擦音的摩擦尝试。 判断是韧带损伤还是骨折,在平常,尤其足部是皮包骨头,很多时候骨头可以直接触及,而连续的骨头在触摸的过程中,摸到有凹陷,或者有凹陷感,这时基本存在骨折。还可以轻轻敲击足踝部的骨头,如果轻轻敲击即可以引起明显疼痛,骨折非常可能存在。最后则需要到医院寻求医生专业的指导,拍X光片或者进一步进行CT检查,以确定有没有骨折。
    2023-08-03
  • 脚骨折需要腿抬高几天(视频)

    脚骨折需要腿抬高几天
    足部骨折以后,局部静脉、淋巴管和周围皮下组织循环重新建立,大部分情况下需要5-7天的时间,这段时间需要患者抬高下肢,帮助远处肿胀的组织间隙液快速向心脏回流。皮肤如果开始出现严重肿胀,3天左右会达到高峰期,3天以后皮肤上的皱纹会逐渐开始显现。如果皱纹出现,则称为皮纹征,说明肿胀开始好转。 患者的脚抬高大部分需要7天左右,但并不是7天后可以立即下地活动,否则肿胀会反复出现,因为这段时间的静脉回流高于心脏。如果脚低于心脏1-2小时后,存在充血的情况,以后则需要观察足部骨折的情况,或者韧带损伤的情况,得到固定后进行锻炼。肿胀可能是反复出现,随着肌肉功能恢复,后期肿胀的时间将越来越短;而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放下脚后肿胀可能还会持续,甚至比以前更严重,因此需要根据情况处理。
    2023-08-03
  • 脚骨折睡觉姿势有什么要求(视频)

    脚骨折睡觉姿势有什么要求
    骨折以后患者的睡觉姿势最基本的一点是把脚抬高,最好有专业的护理垫,能够让膝关节呈轻度屈曲,这样后方的腓肠肌和跟腱不会有非常紧张的拉伸,否则拉伸时间太长会导致患者不适。通常使膝关节屈30°,足踝部垫高且比心脏高,其为基本的要求。 如果脚扭伤以后出现局部不稳定,在翻体位过程中,比如从平躺转到侧躺,如果感觉到疼痛,最好通过支具或者石膏,以及弹性绷带对局部进行固定,还有脚后跟需要放松,很多人穿比较硬的支具和石膏,其会对后跟产生明显压迫,而该处是日常临床护理中压疮常见的部位,因此睡觉时一定要注意足跟最好留有空隙。 在睡觉的过程中,如果感到轻度翻身就可以把自己痛醒,此时需要寻找医生帮助,说明足踝部骨折或者韧带扭伤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可能需要要进一步处理。要求做到无痛、良好睡眠,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足踝部扭伤和骨折的恢复。
    2023-08-03
  • 左脚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多久能好(视频)

    左脚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多久能好
    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医学上分为三个区,有Ⅰ区、Ⅱ区和Ⅲ区。如果Ⅰ区和Ⅱ区损伤且没有明显移位,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非手术保守治疗,也就是进行石膏或者支具固定,甚至可以在得到很好的固定的情况下,患者可以进行行走锻炼,一般6-8周可以获得很好愈合,回归到正常生活。 如果是Ⅲ区骨折,或者Ⅱ区、Ⅰ区明显存在移位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法或者手术干预,矫正明显移位处。手术干预康复相对所需的时间稍长,因为术后需要对局部伤口和内固定进行康复,患者下地也要相对较晚,这种情况下可能长达2-3个月,尤其对于中老年存在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的患者,甚至3个月左右才能够获得很好的康复。
    2023-08-03
  • 骨折脚充血多久消失(视频)

    骨折脚充血多久消失
    骨折以后脚充血是因为足踝部没有肌肉覆盖,只有韧带、皮肤、肌腱、血管。肌肉是消除肿胀、缓冲血液堆积非常好的组织,所以在大腿和上臂肌肉丰富的地方,肿胀并不多见,大部分是皮下淤血,肿胀也会很快消失。但是足踝部肿胀会比较严重,该处肌肉组织较少,如果骨折以后,断裂的骨骼直接对应表面的筋膜、脂肪和皮肤,这时足踝部肿胀比较难以消除。如果在骨折以后能够很好地进行包扎、固定、抬高、冰敷,遵循这些原则,足踝部肿胀一般在5-7天比较容易消肿。 足踝部开始肿胀,皮肤会出现发亮、撑开的变化,消肿以后表面会出现皮纹,这时可以判断肿胀已经基本消除。但是后期如果进行足踝部康复锻炼,可能还会出现反复肿胀,因为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足部用力可能打破平衡,但是只要循序渐进,按照医生指导进行锻炼一段时间以后,肿胀即可逐渐消除。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