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菊

  • 心火旺吃什么(音频)

    心火旺吃什么
    讲解医师:董国菊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
    心火旺主要表现在这个心烦、失眠、口腔生疮、牙龈肿痛,甚至小便涩痛的表现。平时如果家庭备药,可以吃点牛黄清心或者牛黄上清丸或者牛黄解毒片这种苦寒清热的药,去清心火。但是要特别提醒大家的两点: 第一、苦寒的药不适合长期吃,因为苦寒必然败胃,中病即止,就是这个火一旦消退了,就不要再吃了。 第二、这个火的产生,实际上大部分还是内在的情绪,郁而化火。也有因为外邪,比如说热邪或者寒邪郁久化热,或者饮食不当导致痰热内生,还是以情绪引起的多见。 所以除了吃药还建议大家不治已病治未病,从根本上去预防,从一开始就注意自己情绪的调理,不让情绪郁结就结化火,这才是最根本的治疗的方法。
  • 同型半胱氨酸高怎么降下来(视频)

    同型半胱氨酸高怎么降下来
    同型半胱氨酸是体内氨基酸代谢的中间产物,一边代谢一边会分解掉,主要是蛋氨酸的分解产物,中间产物要接着再往下分解,基本上体内会维持一定浓度。当高的时候就认为代谢出问题,代谢出问题无非是2种,蛋氨酸摄入,富含蛋氨酸的食物的摄入高了、生成多了。可能摄入的并不高,但再往下进一步去代谢时,代谢不出去都会造成蛋氨酸高。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药直接能够把同型半胱氨酸降下来。叶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同型半胱氨酸降下来,其实也是通过叶酸参与代谢,促进进一步代谢,并不是直接作用分解,而是参与代谢过程,去促进分解,所以吃叶酸有用。控制饮食也很关键,因为富含蛋氨酸的食物是红肉,红肉就是红色的肉,如牛肉、羊肉、猪肉,呈现出一种红色的状态,叫做红肉,包括海里的鱼肉蛋氨酸含量比较高,不是不能吃,要适当控制。
    2023-07-31
  • 肺动脉高压的几大原因(视频)

    肺动脉高压的几大原因
    肺动脉压高是肺动脉压力升高,一般用右心漂浮导管测量≥25mmHg认为是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动脉高压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肺部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长期肺缺血、缺氧,导致肺动脉血管增生,导致硬化,导致压力增高; 2、心脏疾病:比如长期慢性心衰患者,慢性左心衰竭后压力会很大,而肺血往心脏流,当左心压力大后,肺压力逐渐增大; 3、其它病因: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不能明确原因,可以认为是跟遗传有关,即先天性肺动脉高压。还有肺栓塞,即肺血管里有栓塞,压力较高,还有免疫性和结缔组织病引起肺动脉高,但临床都较少见。
    2023-07-31
  • 一饿就心慌浑身无力是怎么回事(音频)

    一饿就心慌浑身无力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董国菊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
    一饿就心慌,浑身无力,通常来讲都是低血糖,这种低血糖有的时候见于亚健康人群。为什么叫亚健康人群,它实际上体质偏弱,能量储备不够,稍微上一顿饭吃得不够多,下一顿饭就很容易出现这种低血糖而引起浑身的无力、心慌,甚至手抖出汗。更多见的是胰岛素抵抗的患者。 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就是这个患者胰岛素它不敏感了,正常人血糖高的时候,胰岛素就应该高,可是胰岛素不敏感的时候,当你的血糖高的时候,它没反应。当你的血糖错过了高峰,胰岛素才反应过来,说我也应该去上班了。 这样正好在血糖已经从高峰开始下降的时候,胰岛素却进入了个高峰,所以实际上打了个错峰站,就会出现低血糖,那么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往往都是糖尿病的患者,所以应该说只有糖尿病的患者才是最容易出现低血糖的。 还有一些患者,他虽然没有诊断糖尿病,但是他已经处于糖尿病的前期,这种胰岛素抵抗临床表现已经出来了,也会一饿就出现浑身无力心慌。但是血糖还没有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在这样的人群将来也是容易发展为糖尿病的。 所以针对这样的患者,我们经常建议大家备一块巧克力,或者备糖果出现症状的时候可以先服用,缓解一下症状,补充一下能量。
  • 降低心率方法(视频)

    降低心率方法
    降低心率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心跳快说明不够健康,虽然不一定患病,比如亚健康、体重超重、经常不锻炼,心跳就会较快。因为心脏能力较弱,建议积极改变生活方式,积极增加运动,心率会慢慢下降,不用药物就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2、单纯心律失常,可以用控制心跳快的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常用β受体阻断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洋地黄类,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药物控制过快心跳; 3、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心跳快,针对甲亢治疗,再降心跳。如果是心力衰竭引起心跳快,往往需治疗心衰,因为心脏能力弱,心跳才快,只有把心脏能力恢复,心跳自然减慢。
    2023-07-31
  • 三尖瓣轻度反流影响大吗(视频)

    三尖瓣轻度反流影响大吗
    随着年龄增长,几乎很多人都会出现二尖瓣、三尖瓣或主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少量反流,绝大多数属于生理性退行性改变,10-20年内一般无明显影响。若持续一直反流,可能会造成右心房偏大,少数人右心房变大后易引起房性早搏。 有些年轻患者会发现三尖瓣少量反流,或者检查报告反流时有时无,是因为现在超生声仪器分辨度较高,即敏感性增加。不用太过紧张,之所以时有时无,是因量较小,处于可报可不报的临界状态。
    2023-08-02
  • 动脉血管硬化怎么保养(视频)

    动脉血管硬化怎么保养
    动脉硬化是一种进行性、非炎症性、增生性改变,导致小血管逐渐增厚,包括大血管内膜增厚,内膜管腔狭窄,逐渐硬化,是生理性进程。患者问是否能软化血管,目前没有方法能把较硬化的血管重新治疗成具有弹性血管。 动脉血管硬化可以进行预防性措施延缓进程,如控制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保持运动,保持合理健康饮食。最重要的是三高患者一定把血压、血脂、血糖危险因素控制住。只有做到生活方式良好,把危险因素控制,才能从根本上使硬化血管得到稳定、延缓。
    2023-08-02
  • 心火燥睡不好怎么办(音频)

    心火燥睡不好怎么办
    讲解医师:董国菊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
    心火旺,烦躁,睡不好觉怎么办,这是临床非常常见的,很多人一生气一上火就会出现睡不好觉,越是睡不好,心里越烦躁,心里越烦躁,反过来就越睡不好。这样持续久了,就越来越不好纠正。有的患者甚至还没睡,就心里烦躁的想:“唉,我肯定也睡不着。这个时候怎么办?”其实更多的不是借助药物,是要重视我们的情绪的调摄,情绪的梳理。要避免过度紧张、过度兴奋、焦虑、抑郁、惊恐、愤怒,这些不良的刺激都会扰乱我们的心神,使我们的心火亢进、心烦气躁。我们的心神就得不到安宁,我们必然就会失眠。保持心情舒畅,必须放松的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睡眠,睡着更好,不睡安静的等着,而不是烦躁,你越烦躁,肯定是越睡不着。其次白天不要睡,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我们的体质,消耗一下我们的精力。当然能够参加一些陶冶情操的文艺活动更是好的。吃饭尤其晚饭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要过于饥饿,因为胃不和则夜不安,所以如果说消化道不舒服,那更加烦躁,更加睡不着觉,也不易宜饮用这种浓茶、浓咖啡这些兴奋性的饮料,要养成定时睡觉的良好的睡眠习惯,这都有助于我们达到一个好的睡眠的质量。
  • 心慌手抖是什么病的预兆(音频)

    心慌手抖是什么病的预兆
    讲解医师:董国菊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
    心慌手抖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疾病,第一、甲状腺功能亢进这样的患者会出现心慌,手抖,出汗。同时有人会伴有典型的消瘦,或者两眼的这种突起。当然,目前的甲亢临床症状越来越不典型,都能够在比较早的时候及时的发现。第二、心慌手抖会出现在低血糖的患者身上,除了心慌手抖,也会有出汗乏力,甚至饥饿感。第三、心慌手抖可以出现在帕金森的患者身上。会不自觉的这种手的震颤,当然这个抖怎么说,有小的震颤有大的抖,帕金森的患者也会有。第四、我觉得应该属于一种偏向于生理现象,就是交感神经过于过于亢奋的人,这些人可能去查并没有什么疾病,但是实际上特别容易紧张,交感神经特别容易兴奋,也会遇事的时候出现心慌手抖,但都是跟情绪激动有关,预后应该比较好。
  • 得了心悸怎么办(音频)

    得了心悸怎么办
    讲解医师:董国菊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
    得了心悸怎么办?心悸不是一个具体的病名,尤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是没有这么个病名的。心悸是一种症状,是一种心里觉得惕惕不安,就觉得好像不安定的一种感觉,或者心里突突的跳,是一种心里咯噔之类的感觉,每个人可能会描述的不太一样,但是就是悸动不安,心里不踏实的一种感觉。心悸症状的背后,从现在的医学角度上来讲,可能是有早搏,比如房性早搏或者室性早搏,也可能是一个短暂的房速或者室上速,总而言之,更多关联的是跟心律失常,就是心跳的节律不够稳定,失去了常态有关系。也有的人只是有感觉,并没有任何的心律失常。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做相关的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但就是有症状。所以西医肯定是要检查完,有了诊断才去再去治疗。从中医的角度,心悸它就是一个病名。实际上包括两种,一个是因外因而惊,就是受到惊吓,觉得心里咯噔一下,一般这属于心胆气虚,就是一声巨响或者别人一说吓一跳,这种心里咯噔。还有一种就是没有外因,自己坐在那安安静静,心里惕惕不安这种劲儿就来了。把这个叫做怔忡,属于虚证的就多一些,当然也有实证。所以中医的临床怎么办,永远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中医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有虚有实,但是症状可以表现一样。如果非要去概括出了什么问题,一定是心功能,因为心是主神志的,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受到了扰乱,就会悸动不安,比如因为心火扰乱了心神,或者因为痰热扰乱了心神或者心气虚、心血虚,不能够濡养心神都会出现心悸。所以中医从来没有因为出现这种症状,就给你服用什么药物会好,一定是因人而异的。有了心悸症状,首先是不要担心,可以先检查排除心律失常,然后可以寻求中医的治疗,但是中医治疗必须要面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