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侠

  • 三叉神经痛饮食的注意事项(音频)

    三叉神经痛饮食的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三叉神经痛患者,在进食时容易触碰扳机点引起疼痛发作或加重疼痛,尤其是下颌支疼痛的患者,所以进食应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避免进食坚硬、不易咀嚼的食品,如坚果等。其次,进食生冷或者过烫的食物也会诱发和加重疼痛,所以食品应当注意温度适中。从中医的角度上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体质多表现为有痰、有瘀、有热,证型以风热上扰、瘀热阻络、肝阳上亢等实证多见,所以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避免过食辛辣油腻之品,更不可自行进补。最好是找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根据自己的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饮食。由于三叉神经痛是一个慢性病,疼痛迁延不愈,且易反复,患者由于疼痛的影响,进食困难,长期下来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所以患者应当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注意营养的均衡。
  • 重症肌无力症怎么治疗(视频)

    重症肌无力症怎么治疗
    重症肌无力中医归于虚损或痿证范畴,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称为睑废,存在眼球运动障碍的重症肌无力认为由于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治疗需要滋补肝肾。脾气亏虚证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加减;脾肾阳虚证型以右归丸加减;肝肾亏虚类以虎潜丸加减;湿热阻滞导致重症肌无力主要用四妙丸加减。同时还提倡重用黄芪大补元气,补益脾胃之气,黄芪温分肉而固实腠理,补中气而强肌健力,壮脾胃而升清养肌,益正气而抑邪内生。重症肌无力治疗重在补脾,一般是甘温滋养的治疗方案,不适合过用苦寒辛燥类药物,适合应用升阳举陷药物、行脾运中,不适合泻立破气、过度滋补峻补。同时治疗需要注意扶正培本,防止邪从内生,不可一味以虚损辨治助邪作祟。 重症肌无力大多数是缓慢起病,病位在肌肉,主脏在脾,同时与肝肾关系密切。早期发病以脾气虚损为主,日久气病伤阴可以转化为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多数医家认为脾胃虚损是重症肌无力的基本病机,部分学者认为疾病本在肝、在风,属于筋脉失养、风痰阻络的病机。
    2023-08-01
  • 多系统萎缩是绝症吗?(音频)

    多系统萎缩是绝症吗?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自主神经障碍和帕金森综合征进行对症治疗,但是不同的分型进展和预后也是不同的。从首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进展到合并运动障碍,即出现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性运动障碍的平均时间为两年,从发病到需要协助行走、轮椅、卧床不起和死亡的平均间隔时间,各自为三年、五年、八年和九年。研究显示多系统萎缩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损害越重,对黑质纹状体系统的损害越轻,患者的预后越差。大多数患者还是死于并发症,卧床后通常也就一年的生存期,因此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一定能延缓死亡。中医中药治疗多系统萎缩可以有效地控制体位性低血压和震颤等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
  • 吞咽困难看什么科?(音频)

    吞咽困难看什么科?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吞咽困难看什么科:一、口腔科,急性的吞咽困难伴口腔内黏膜或舌有疼痛感的挂口腔科。二、耳鼻喉科,急性的吞咽困难,伴有发热或咽痛,声音嘶哑挂耳鼻喉科。慢性的吞咽困难,吞咽时有梗阻感或异物感的,也需要在耳鼻喉科进行检查。三、消化内科,起病缓慢、病程长的吞咽困难,梗阻感多发生在食管下段伴有呃逆的应挂消化内科进行检查。四、胸外科,急性的吞咽困难有明确的吞服异物史,因挂胸外科。缓慢起病的吞咽困难,伴有明显的消瘦或声音嘶哑的,也挂胸外科。五、神经内科,急性或慢性的吞咽困难伴有饮水呛咳时,又能除外以上几种情况的应挂神经内科,除外脑卒中和其他脑部的损伤。
  • 舌咽神经痛中医疗法(视频)

    舌咽神经痛中医疗法
    通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药物同样可以治疗舌咽神经痛,如卡马西平。中药治疗以辨证论治为主,基本以活血止痛作为基础治疗,佐以祛风散寒、清热熄风、化痰通络、平肝潜阳等。针对每个患者舌苔、脉象、不同体质和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舌咽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剧烈疼痛,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较为剧烈可以达到10级疼痛。表现为针刺样或闪电样的间歇发作疼痛,每次几秒钟过去,反复发作。舌咽神经痛一般区域在扁桃体、舌根、咽部、耳道深部部位,可以由于吞咽、说话、打哈欠、咳嗽动作触发疼痛,同时可以伴有喉部痉挛感。部分患者会有心律失常、短暂间歇停搏的情况。
    2023-08-02
  • 吞咽困难有哪些症状?(音频)

    吞咽困难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吞咽困难根据不同的病因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首先最常见的是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吞咽障碍,如脑出血、多发性脑梗塞、脑干梗塞等,都会因为损伤了主管吞咽运动的神经而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另外运动神经元病和重症肌无力可导致咀嚼肌、咽喉肌和舌肌的无力,继而出现咀嚼和吞咽困难。咽喉部位的病变,如急性扁桃体炎、咽后壁脓肿、急性咽炎、白喉、口腔炎和口腔溃疡等。在吞咽困难的同时会伴有咽部的疼痛,如果疼痛部位在胸前、胸后、胸骨上凹及颈部,则多见于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异物、晚期食管癌、纵隔炎等。如果在进食过冷、过热的食物时会诱发疼痛,则可能是弥漫性食管痉挛。如果因肿瘤、主动脉瘤、淋巴结肿大压迫了喉返神经,在吞咽障碍的同时可以伴有声音嘶哑,食管下端的功能障碍,如贲门失弛缓症、膈疝等会有吞咽困难,伴有呃逆。如果在不进食时也感到在咽部或胸骨上凹部位有物体阻塞,常提示是癔球症,多见于年轻的女性。
  • 中医治疗面肌痉挛效果如何(视频)

    中医治疗面肌痉挛效果如何
    面肌痉挛在中医属于痉证范围,中医理论认为面肌痉挛发病和风邪密切相关,常用方剂是牵正散。面肌痉挛需要在发病早期及时治疗,因为患者此时是初感外邪或内风初盛,及时驱散风邪、调整脏腑功能面肌痉挛可以得到良好控制。平时还应注意饮食起居、情志问题,避免面肌痉挛再度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外邪入里证型变成虚实夹杂时,治疗较为困难甚至久病难愈。 如果面肌痉挛为风寒袭络,则应使用牵正散配伍桂枝、细辛、羌活等温经散寒药物;风热袭络证以牵正散配伍黄芩、钩藤、蔓荆子等疏风清热药物;风痰阻络证型应用牵正散配伍半夏、胆南星、石菖蒲、陈皮等祛风化痰药物;肝肾阴虚、虚风内动证应用牵正散配伍天麻钩藤饮加减;气虚血瘀证型以牵正散配伍补阳还五汤加减。
    2023-08-01
  • 抑郁症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抑郁症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抑郁症的危害主要有: 一、影响躯体健康,患者常反复或持续的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全身无力、心悸、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躯体化症状。当这些症状出现后,一时不能有效地得以解除,会给抑郁症的患者,带来更多的精神压力,从而加重抑郁症,形成恶性循环。 二、破坏心理健康的稳定性,疾病发生时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甚至恐慌,患者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往往悲观的理解每天的人和事,并且反复思索,钻牛角尖,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三、干扰社会功能,重度抑郁症的患者往往思维联想缓慢、语速慢、语音低、语量少、应答迟钝,使患者的人际交往困难重重;另一方面,重度抑郁症的患者可以行动迟缓,甚至卧床不动,呈现抑郁性木僵状态,几乎完全剥夺了患者的自理能力。 四、厌世倾向,严重抑郁症的患者有自杀倾向,少数还会付诸行动。
  • 偏瘫的并发症有哪些?(音频)

    偏瘫的并发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偏瘫病人常年卧床不起,肢体无力,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这些病症对于病人以后的康复训练以及病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副作用。一、肩手综合征,其发生率在20%左右,可以在发病后三天至六个月后出现,表现为偏瘫侧上肢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伴手部肿胀,一旦发生肩手综合征,应及时治疗,减轻水肿和疼痛。二、肩关节半脱位,其发生率在60%到70%,多数在病后三周内出现,因为稳定肩关节的周围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胸大肌、胸小肌的松弛,使固定肩关节的稳定机构强度降低,加上患侧上肢的重力牵引,使其向下移位、使肩关节脱离正常位置。三、足下垂内翻,在中风后身体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患肢的肌张力会逐渐增高,由此会引起足下垂内翻,影响今后脚掌着地步行功能。所以在早期的康复中要注意纠正,若单靠运动纠正不行,则需佩戴足托,减少痉挛。四、肢体痉挛,在肌张力逐渐增高的过程中,如果此时康复训练不正确,会强化肌张力增高的模式,使肢体逐渐处在痉挛的状态下,严重影响进一步的功能恢复。
  • 如何治疗吞咽困难?(音频)

    如何治疗吞咽困难?
    讲解医师:宁侠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吞咽障碍的治疗目标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患者的营养,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首先对于口咽部和食管的疾病,治疗原则一般是积极治疗各种咽喉和食管的原发病,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对症支持治疗。肿瘤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如果患者已失去了手术的时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或延长生命,可考虑行狭窄部的扩张、放置支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应用促胃肠动力剂、胃黏膜保护剂和质子泵抑制剂。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弥漫性痉挛症,可以口服缓解平滑肌痉挛的药物,也可以考虑行食管下段狭窄部扩张术或外科手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强调个体化,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入院24小时之内,应进行吞咽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拟定。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食物黏稠度、食团大小、一口量、姿势调整等代偿措施;包括吞咽器官的训练,保护性手法等功能训练;包括电刺激治疗、针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