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芬

  • 怎样才能预防脑梗塞(视频)

    怎样才能预防脑梗塞
    脑梗塞的预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果已经发生脑梗塞,需要遵医嘱应用抗血小板及调脂的药物,并控制危险因素; 2、心房纤颤的患者,需要进行抗凝治疗,预防出现脑栓塞; 3、控制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医生嘱咐的适当范围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糖尿病饮食。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则需要控制尿酸,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控制其它危险因素,比如免疫系统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其它可以导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4、既往有脑梗塞病史或者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定期去医院就诊,根据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调整用药。导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一旦有症状,即为脑梗塞或者心肌梗死,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并且血管动脉硬化形成后较难逆转; 5、对于没有脑梗塞或者危险因素的患者,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戒烟、戒酒、适当锻炼、规律作息、情绪稳定及控制体重。
    2023-08-02
  • 眩晕症一般几天能好(视频)

    眩晕症一般几天能好
    眩晕症的好转时间与病因有关,有以下几种情况: 1、良性位置性眩晕经过及时复位治疗,可能立即会好转,而不治疗可能会反复发作,持续数天甚至十几天; 2、美尼尔氏综合征大多持续数小时,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但是会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发作; 3、前庭神经元炎经过治疗,一般需要1-2周好转,但是有些患者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4、突发性耳聋伴随的眩晕多在1-2周可以好转,但是由于听力减退,恢复程度会有所不同; 5、有些眩晕与心脏疾病相关,比如长间歇导致的脑供血不足,也可以出现反复眩晕发作或者晕厥,此时需要解除心脏疾患才能好转; 6、小脑、脑干缺血可以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严重者也可以反复发作,小脑、脑干梗死、出血的程度不同,影响的部位不同,持续时间也不同,轻则可以持续数小时,严重者可以持续数月; 7、小脑、脑干炎症损害的程度不同,持续时间可为数日甚至1个月不等,脱髓鞘的疾病持续时间也与损害的程度相关; 8、小脑、脑干的肿瘤疾病,如果不能解除肿瘤,眩晕会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 所以眩晕症的病因不同,持续时间也不相同。
    2023-08-01
  • 睡觉梦魇是什么原因(视频)

    睡觉梦魇是什么原因
    这种情况称为梦魇,或者叫做睡瘫症,民间俗称鬼压床。多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想醒却无法醒来,可以听见周围的声音,有时候还会产生幻觉。主要是因为大脑与身体不同步,诱因有过度疲劳、缺乏睡眠、精神紧张等。 此外,在做梦时,大脑部分睡眠中枢已经苏醒,但是支配躯体肌肉的神经中枢还未完全清醒,肌肉仍然处于放松的状态,不能活动和发声,此时再多睡几分钟即会清醒,或者尝试缓慢活动肢体,多在几分钟后恢复正常。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正常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消除压力、放松心情,就会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2023-08-01
  • 改善睡眠如何才能做到(视频)

    改善睡眠如何才能做到
    改善睡眠方法较多,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1、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保持正常的生物钟,按时睡眠,按时起床,白天尽量不要打盹、小睡,午休时间不能过长,半小时左右即可。下午避免饮用含有兴奋性物质的饮料,比如茶、咖啡等。晚饭适量,七八分饱即可,过饱会影响休息。睡前不要观看刺激性强的电视节目或者书籍等。躺下后尽量放松,减少思虑,思虑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难以入睡,形成恶性循环。不能过早躺在床上,这种情况反而睡不着,晚上可以适当活动,到睡眠时间再上床,将灯光调至柔和,选择舒服的被褥,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2、如果通过改变生活习惯仍不能改善睡眠质量,则要查找导致失眠的原因。由于工作、生活压力过大,或者有不良的生活事件发生,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比如向家人、朋友倾诉,敢于面对。如果心理调适不能改善睡眠,需要找医生就诊,服用改善睡眠的药物。对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失眠,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帕金森病、抑郁、焦虑等,都会出现睡眠障碍,此时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多数患者的睡眠会随着病因解除而得以改善。此外,一些药物也会导致睡眠障碍,比如喹诺酮类抗生素、激素等,此类药物会影响睡眠,但是又不能停药,可以加用改善睡眠的药物进行治疗。
    2023-08-01
  • 腔隙性脑梗塞能治愈吗(视频)

    腔隙性脑梗塞能治愈吗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血管闭塞,形成直径小于1.5-2cm的梗死灶,多数在0.5cm以下。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没有症状,很多患者是在偶然做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塞。所以单从症状的角度而言,腔隙性脑梗塞可以治愈。 但是也有少数腔隙性脑梗塞发生在内囊后肢、丘脑、脑干等重要部位,也可以遗留肢体瘫痪或者麻木的症状,所以从生理的角度而言并没有治愈,因为在脑组织中遗留有病灶。腔隙性脑梗塞可以表现为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经过治疗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但是会在基底节区留下软化灶,这种病灶增多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行走小步、小便失禁、认知功能减退、吞咽呛咳等症状。因此,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重点并非腔隙性脑梗塞本身,而是治疗引起腔隙性脑梗塞的病因,以免再次梗塞。
    2023-08-01
  • 得了腔隙性脑梗怎么办(视频)

    得了腔隙性脑梗怎么办
    对于腔隙性脑梗的处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急性腔隙性脑梗的患者有具体症状,比如突然出现肢体无力、麻木、构音障碍、视物模糊、语言不利、头晕、复视、吞咽困难等,由于发生梗死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不相同,需要按照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指南治疗。如果在急性期4.5-6小时入院,需要评估患者是否需要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治疗,比如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低灌注的患者需要扩容治疗;如果是由栓子栓塞导致,需要查找栓子的来源;房颤患者则需要抗凝治疗;对于易栓症或其它原因导致的高凝状态,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是由血管炎导致,则需要针对血管炎出现的原因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评估颅脑及颈部血管的情况,以明确是否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者闭塞,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2、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多在查体时发现,或在新发脑梗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既往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因为腔隙性脑梗发生在不重要的部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腔隙性脑梗死说明患者存在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提醒患者及医生,患者有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风险,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需要针对危险因素治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卵圆孔未闭、高脂血症、淀粉样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家族遗传性脑血管病、免疫相关血管炎、吸烟等,以避免腔隙性脑梗死再发或增多。
    2023-08-01
  • 脑梗塞呕吐怎么治疗(视频)

    脑梗塞呕吐怎么治疗
    脑梗塞患者出现呕吐有如下几种情况: 1、梗塞面积大、水肿明显、颅内压升高,则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头疼。此时可以给予降颅压治疗,比如甘露醇、速尿等,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去骨瓣减压; 2、脑梗塞面积大,出现应激性溃疡,也可以出现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或者黑便。可以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以及抗酸药,比如硫糖铝、氢氧化铝或者铝碳酸镁等进行治疗。出血严重者,可以禁饮食,进行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以及胃内应用止血药物,并且根据情况考虑是否停用抗血小板的药物; 3、脑干、小脑部位的梗塞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可以根据情况给予降颅压、保护胃黏膜治疗,还可给予爱茂尔等止吐药物及倍他司汀等止晕药物的治疗; 4、如果患者的呕吐是由电解质紊乱所导致,比如低钠血症,则需要补充电解质,纠正电解质紊乱; 5、如果患者在病情稳定时出现了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出血转化,可复查颅脑CT明确诊断,如果有出血转化,需要根据出血转化量的多少进行处置。
    2023-08-02
  • 严重脑梗塞能活多久(视频)

    严重脑梗塞能活多久
    2020年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指南指出,我国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一个月内的病死率约为3.3%-5.2%,3个月时的病死率约为9%,而致死致残率约为34%-37%;一年的病死率为11%-15%,致死致残率约为为33%-44%。严重脑梗死的患者,在梗死后水肿会形成脑疝,并发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或心肌缺血、梗死等,严重的脑干、小脑梗死还会影响呼吸,导致患者在发病后的2-5天死亡。 脑梗死患者的存活率与患者脑血管狭窄的情况、是否合并其它疾病、危险因素的多少以及是否依从治疗等情况都有关系。如果颈内动脉及脑血管严重狭窄,患者又不能遵医嘱用药,则会出现梗死、复发或者出血的情况,同样会危及生命。也有一些严重的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虽然有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出现偏瘫、生活不能自理。但是遵医嘱治疗,并且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可以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保持病情不再加重,所以脑梗死的治疗非常重要。
    2023-08-02
  • 左手无名指发麻警惕什么病(视频)

    左手无名指发麻警惕什么病
    左手无名指发麻原因较多,常见于以下情况: 1、左侧尺神经的病变,由于醉酒后睡眠较深、外伤、肘管综合征、臂丛神经损伤或者其它原因,压迫上肢的尺神经,可导致尺神经损害。尺神经支配无名指尺侧的感觉区域,可出现麻木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无力; 2、左侧正中神经的病变,正中神经支配无名指桡侧的感觉,受到损害时可以出现桡侧三个半手指的麻木,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正中神经损害,比如外伤、臂丛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等; 3、颈椎病累及神经根时,可以导致尺神经或者正中神经支配的无名指出现麻木; 4、周围神经病变,比如中毒、免疫系的疾病、血管炎、营养代谢性疾病或者药物中毒等,都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可以出现四肢末端手套、袜套样的感觉减退及麻木。除累及无名指外,其余四指或整个手部都可以出现麻木症状; 5、糖尿病可以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可以出现单一的无名指麻木,或见四肢远端的麻木; 6、脑血管病可以损害感觉神经,也可以导致无名指麻木; 7、极少数情况下,不典型的心绞痛也可以导致左侧上肢或手指的麻木,此类患者多存在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常在过劳、激动的情况下发病,同时伴有胸闷、胸痛、心慌、出汗等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2023-08-03
  • 睡觉做梦多是怎么回事(视频)

    睡觉做梦多是怎么回事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睡眠过程是大脑对白天接受的各种刺激进行信息整理的过程,对白天接受的各种信息进行碎片化处理,保留有用信息,删除无用信息等。每个人都会做梦,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正常人的睡眠分为浅睡期和深睡期,做梦多发生在浅睡眠期,通常每夜睡眠做梦4-5次。当在浅睡眠期醒来时,或做梦发生在醒来之前,会清楚记得自己的梦境,甚至感觉一夜都在做梦。如果在深睡期醒来,则会感觉一夜无梦。如果感觉总在做梦,可能有以下情况: 1、当在浅睡眠期醒来时,或做梦发生在醒来之前,醒后会觉得梦境历历在目,很多人在夜间做梦醒来,梦境清晰可辨。早上醒来后却已忘记多半梦境,这种情况不影响睡眠质量和第二天的工作; 2、睡眠周期紊乱,浅睡眠时间较多,出现多梦或者噩梦,这种情况会影响睡眠质量,如果是由短期工作、学习或生活压力大,或突然的生活事件所导致,待问题解决后睡眠会恢复正常。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且多为噩梦,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感觉疲劳、困倦,合并其它的症状,比如情绪问题或身体症状,则需要明确睡眠障碍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3、要排除由身体不适导致的睡眠多梦,比如疼痛、胃肠道不适等,都可以影响睡眠,也可以导致在睡眠过程中出现与身体不适相关的梦境。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