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兴

  • 缩窄性心包炎的CT表现是什么(视频)

    缩窄性心包炎的CT表现是什么
    缩短性心包炎的CT表现分为直接表现和其他间接表现,具体情况如下:1、直接表现:在CT上可以看到心包,即心脏表层膜变厚、质地较硬、多处钙化。随着心包改变对心脏整个循环都有明显影响,在CT上同样可以表现出来;2、间接表现:CT可以看到心脏的两个心房增大,而心室不会明显增大。同时可明确静脉压力升高,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增宽,肝脏肿大以及多体腔积液包胸腔积液,部分患者可出现腹腔积液,甚至出现胸壁或者下肢水肿。心包受到结核或者其他类型感染损伤后,长期慢性反复进展引起静脉回心障碍,从而出现的间接表现。
    2023-07-31
  • 亚急性心包炎是什么病(视频)

    亚急性心包炎是什么病
    亚急性心包炎涉及以下方面:一、心包炎:可以是感染性或者非感染性,具体分析如下:1、感染性心包炎:常见结核性心包炎,持续时间比较长,起病比较慢。化脓性感染引起的心包炎发病比较快,是急性过程。所以如果是感染性亚急性心包炎,结核型心包炎的可能性高于化脓性心包炎;2、非感染性心包炎:比如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所引起的心包炎起病相对隐匿,容易被诊断为累及到心包的亚急性心包炎。二、亚急性病变:发病过程在2周内是急性病变,2-8周是亚急性病变,而病程超过8周是慢性病变。所以如果临床上诊断为亚急性心包炎,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结核性感染性心包炎,其次是肿瘤或者结缔组织病引起的亚急性心包炎。
    2023-07-31
  • 缩窄性心包炎临床特征(视频)

    缩窄性心包炎临床特征
    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征,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常见于结核病人:如肺结核,部分病人可能患有结核性心包炎,但并没有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2、进展比较缓慢:通常缩窄性心包炎症状出现比较慢,通常心包增厚、挛缩、纤维化后逐渐变得像铠甲一样,将心脏包裹在内,从而影响心脏收缩和舒张;3、引起心功能下降:比如体力活动受到限制,活动耐量下降,出现疲劳、无力,以及精神状态下降等,在活动过程中病人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等心慌表现;4、其他系统的症状:比如消化不良,通常由于静脉血回心受到限制,包括消化系统的静脉血回心受到限制,容易出现胃肠道黏膜淤血,从而出现消化不良的表现。如果给病人做体格检查,发现血压比较低、心率偏快,以及头颈部静脉比较明显,肝、脾肿大,容易触及到腹部脾、肝等表现,严重时可能会出现下肢、腰骶部等低垂部位水肿。
    2023-07-31
  • 心包炎鉴别诊断(视频)

    心包炎鉴别诊断
    心包炎的鉴别诊断,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表现:如发热、白细胞升高、胸痛、心慌、胸闷等症状。与其相近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类似表现,或胸膜炎、呼吸道系统疾病,比如气管炎、胸膜炎、肺炎等,均需要与心包炎进行鉴别,通常做心脏彩超观察心包有无积液、渗出,以及听诊有无心包摩擦音等;2、原因:引起心包炎的原因可以为感染性,也可以为非感染性,感染性原因如特殊结核感染、普通化脓性细菌感染、病毒性感染等。非感染性原因如肿瘤放射、尿毒症心包炎、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等。通常应检查有无肾功能异常,以及肌酐、尿素氮、白细胞是否异常升高等感染表现。
    2023-07-31
  • 心包炎需要外科手术吗(视频)

    心包炎需要外科手术吗
    心包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炎症改变,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要根据心包炎的病因、分类、病程决定,多数心包炎不需要手术治疗。心包炎的原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原因常见的是病毒性心包炎,或者累及到心肌的病毒性心包炎、细菌性心包炎,比如结核菌或者化脓性葡萄球菌感染,均会出现相应的心包炎改变。感染性心包炎需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病毒性心包炎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主要是支持和对症处理。结核性心包炎需要长期、规范的抗痨治疗,而化脓性心包炎需要选择敏感抗生素,而且要足疗程应用。部分患者心包出现积液后,尤其是积液量较多时可以进行诊断、减压,甚至局部给药,可能需要进行心包穿刺,仅缩窄性心包炎需要手术治疗。
    2023-07-31
  • 心包炎和职业有关系吗(视频)

    心包炎和职业有关系吗
    目前没有证据提示心包炎的发生与具体的职业相关,心包炎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分为感染性心包炎和非感染性心包炎,感染性心包炎包括病毒感染性心包炎、细菌感染性心包炎。细菌感染中常见的是结核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感染性心包炎与职业无关。非感染性心包炎常见于肿瘤性心包炎、放射性心包炎、尿毒症性心包炎、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等,均与职业无关。所以心包炎与职业并无直接关系,而放射性心包炎主要指进行放射治疗时病人出现心包受损,属于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心包炎,与职业没有关系。
    2023-07-31
  • 心率早搏是怎样引起的(视频)

    心率早搏是怎样引起的
    心脏早搏是较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常见原因主要见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生理性早搏:见于正常人,通常找不到病理原因,多在安静、放松的情况下出现,活动后消失。如有部分青年人有早搏,但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缺血等疾病,可能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还有部分人饮用浓茶或咖啡后,也会出现早搏。二、病理性:1、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均可以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早搏较常见;2、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病日久会对右心系统造成损害,可能是缺氧损害,也可能是直接压力负荷增加的损害,均可以出现早搏,甚至早搏可能发展成房颤;3、电解质紊乱:如血钾、血钙、镁的异常等,也会出现早搏;4、药物:部分药物也可以引起早搏。
    2023-07-31
  • 24小时早搏1000次严重吗(视频)

    24小时早搏1000次严重吗
    24小时早搏1000次,次数并不太多,但是早搏是否严重,危害大不大,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一、心电图:从心电图观察早搏的频次,是多元性早搏还是单形性早搏,早搏是否连续出现、成对出现,以此判断早搏是否严重。二、基础疾病:1、比如老年患者有过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或严重的瓣膜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已经有很大的病变。此时如果出现早搏,而且早搏较多,危害相对较大;2、部分青壮年做普通心电图或24小时心电图时,会发现早搏,甚至24小时有1000次早搏。此类人群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的扩大及瓣膜的改变,心脏功能较好,而且早搏主要是在安静时出现,运动后早搏就减少或消失,此时不会有很大的危害。如果数量不多,不需要做太多的干预。但是如果有基础疾病,要积极地治疗原发病,比如要改善心肌的缺血,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才能让早搏的风险、数量,都得到明显下降。
    2023-07-31
  • 早搏最好的治疗方法(视频)

    早搏最好的治疗方法
    早搏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去除诱因:多数正常人没有基础疾病也会出现早搏,此时的诱因是情绪的焦虑、紧张,还有浓茶、咖啡的刺激,所以需要避免这些诱因。通过诱因、危险因素的干预,使早搏得到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比如青少年没有基础疾病,可以通过良好的休息、放松、转移注意力,避免浓茶、咖啡,一般就不再出现早搏;2、治疗病因:病因如果是缺血、心力衰竭、心肌病或者心肌炎,这时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针对早搏可以选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较常用的药物是β受体阻断剂,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也可以选用美西律、普罗帕酮或者胺碘酮,但是选药时需根据早搏病人的基础疾病进行选择;3、对症治疗:如果血压未控制良好,通过控制血压,早搏也会明显减少,通过改善心肌缺血、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补充电解质,都可以减少早搏的发生。
    2023-07-31
  • 为什么一走路活动就早搏(视频)

    为什么一走路活动就早搏
    如果开始走路或者活动时出现早搏,通常提示心脏有器质性问题,可能是结构问题、心脏功能问题、心肌供血问题,均可以出现心律失常。常见情况如下:1、冠心病:可能是某些血管狭窄程度较重,当增加活动量时会出现缺血,从而诱发早搏;2、心力衰竭:例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各种类型的心肌病造成心力衰竭,导致心脏扩大,心脏储备功能较差,在活动时心功能较差而无法代偿,即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以及早搏;3、瓣膜病:以前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目前比较多见的是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在活动时可以出现早搏。活动时出现早搏,常为以上器质性问题导致。良性早搏、生理性早搏多数在安静时出现、活动时消失,与器质性有明显区别。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