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帅

  • 偏执型精神病怎么治(音频)

    偏执型精神病怎么治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偏执型精神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治疗方法,具体如下:\n1、药物治疗:偏执型精神病有可能会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认知方面特别的偏激和固执,有的时候甚至出现冲动、伤人、外跑等一系列行为紊乱的问题,所以最好服用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比如奥氮平、阿立哌唑、氨磺必利,以及镇静、抗癫痫的药物,比如碳酸锂、丙戊酸钠等,这些药物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n2、心理治疗:尤其是推荐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以及认知行为疗法,因为偏执型精神病的病人人格成长非常不成熟,而且有可能在童年早期有很多创伤性经历,跟自己的父母等重要的客体没有建立良好和稳定、安全的依恋关系,所以最好进行心理治疗;\n3、家庭治疗:把病人和自己的父母、家人一起叫到心理咨询师的面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支持,这样才能够提升家庭关系,从而一起解决偏执型精神病的问题。
  • 偏执狂精神病怎么治(音频)

    偏执狂精神病怎么治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偏执狂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自我调整等治疗方法,具体如下:\n1、药物治疗:对于偏执狂病人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比如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也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比如丙戊酸钠、丙戊酸镁等等,这些药物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帮助稳定情绪,减少妄想;\n2、心理治疗:推荐进行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认知疗法等,比如进行精神分析疗法,可以分析童年早期经历当中的创伤,并且探索目前的心理冲突和病人所使用的防御机制,从而缓解偏执,减少行为问题;\n3、自我调整:偏执型人格以及偏执狂精神病都需要病人自我调整,提高内省能力,这样才能够减少自私,改善与人之间的关系。
  • 产后抑郁症一般几年能好(音频)

    产后抑郁症一般几年能好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产后抑郁症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效果也会不同,可能在2-3个月或者六个月不等的时间内好转。但如果不治疗,持续的时间可能会很长。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自我调整等,具体如下:\n1、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使用氟西汀、帕罗西汀、米氮平、阿戈美拉汀、舍曲林等,上述抗抑郁效果非常好,而且副作用比较小,一般三个月左右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六个月左右病情就会相对稳定。\n2、心理治疗,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夫妻或伴侣疗法等,以上心理治疗的方法一般在8-10次左右就会有明显效果,通常是一周一次,就是需要两个月及以上时间才能够明显好转。\n3、自我调整。\n如果不进行治疗,产后抑郁症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也有可能会持续十几年及以上。但是抑郁症一般不会持续出现,其病程有一定的波动性,中间可能有间歇期。产后抑郁症和其它所有抑郁症一样,都是容易复发的疾病。如果不进行系统治疗,很有可能会反复发作,持续的时间就会非常长。
  • 性冷淡的危害都有哪些(音频)

    性冷淡的危害都有哪些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性冷淡最主要的是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因为性冷淡很可能是内分泌紊乱引起来的疾病表现,比如性激素分泌异常,或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这个时候会伴随性欲下降、性冷淡的表现。当然有可能是心理疾病所引起,比如抑郁症,抑郁症常常会伴随着欲望的下降,常见的有食欲下降和性欲下降。如果有性冷淡的问题,非常可能会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n性冷淡很容易危害亲密关系,尤其是伴侣或夫妻关系,一旦有一方出现性冷淡的问题,不仅会危害自己的对象,也有可能会让自己的夫妻关系或伴侣关系受到严重损害,让两个人的亲密度下降,破坏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共情和信任。长期的性冷淡,对病人本身的心理健康也有巨大的危害,主要是没有办法得到心理安慰,所以一定要积极处理性冷淡的问题。
  • 经常发脾气的人是什么病(音频)

    经常发脾气的人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患者经常发脾气,主要见于有精神心理疾病、躯体疾病、物质依赖、人格问题,具体如下:\n第一、精神心理疾病:一些精神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和躁狂症,焦虑症的患者容易紧张、担心、害怕,伴随着总是感觉心烦意乱,所以就容易爱着急、爱发脾气。躁狂症的患者因为思维比较迅速、想法多、行为鲁莽、易激惹,容易与人发生矛盾和冲突,碰到小事就爱发脾气、爱发火。\n第二、躯体疾病:一些躯体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垂体瘤等,容易引起来病人性格的改变,并且脾气暴躁、爱发火等。\n第三、物质依赖:常见于酗酒及物质依赖的患者,病人由于长期使用酒精、其它物质,性格、人格发生变化,变得偏执,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容易发火、发脾气。\n第四、人格问题:有些病人是人格问题,比如偏执性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等,都有脾气暴躁、以自我为中心、想法偏激等表现。\n总之,以上疾病是常见的原因。
  • 怎么消除紧张感(音频)

    怎么消除紧张感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患者消除紧张感,可以使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自我调整,具体如下:\n首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推荐进行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以及精神分析疗法,过于紧张、焦虑可以考虑系统脱敏疗法,学会让自己放松,并且逐步地面对紧张、焦虑的事情,最后让自己暴露在焦虑当中,就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感。\n其次,药物治疗: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比如服用劳拉西泮、阿普唑仑、坦度螺酮等药物,都可以缓解紧张、焦虑的问题,起效比较快。\n最后,自我调整:可以自我调整,比如适当的提高自信,在紧张的时候使用呼吸放松的方法或肌肉放松的方法,让自己迅速地放松下来。当然也可以和好朋友聊聊天,寻求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等,这一些方法都可以快速消除紧张感。
  • 青少年网瘾的原因有哪些(音频)

    青少年网瘾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青少年网瘾的原因有很多,与学习压力大、家庭矛盾、心理疾病有关,具体如下:\n首先,学习压力大:有可能是由于学习压力比较大,有一些学生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很容易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没有办法有效地缓解压力,从而沉迷于网络,借此来回避竞争、回避现实当中的学习压力。\n其次,家庭矛盾:有可能是家庭矛盾引起来,由于青春期孩子比较敏感,而且很多人有一些叛逆问题,加上父母、家长可能对他们不理解、不尊重,不能够包容孩子的叛逆和青春期的行为问题,就有可能会在家里边总和父母发生矛盾、冲突,让青少年觉得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快乐,就只能在虚拟的世界当中寻找快乐、消遣,从而沉迷于网络游戏,麻木自己的精神。\n然后,心理疾病:有可能是一些心理疾病,也就是网络成瘾症,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行为非常的严重,花费了大量时间,耗费很多金钱,根本无法自行摆脱和控制,有可能是成瘾行为的表现。\n总之,以上原因最多见。
  • 老是失神控制不住乱想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原因(音频)

    老是失神控制不住乱想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原因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患者老是控制不住乱想、注意力不集中、走神,有可能是一些心理疾病导致,如抑郁症、睡眠障碍、应激事件,具体如下:\n1、抑郁症:抑郁症很容易引起患者注意力下降,容易分神,甚至每天心情压抑、闷闷不乐,觉得委屈,总是想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控制不住的想一些负面想法,对未来悲观、消极,严重的时候会伴随自杀念头,而且会精神恍惚、以泪洗面、唉声叹气。\n2、睡眠障碍:有可能是睡眠的一些问题导致,患者如果有失眠问题,睡眠不足、睡眠不深、爱做噩梦,就很容易在醒来之后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心烦,控制不住的乱想一些不开心的事情等等。\n3、应激事件:有可能是一些严重的应激事件或生活事件导致,比如患者工作压力大、夫妻感情不和或人际关系紧张等,压力、生活事件都有可能让人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走神,控制不住的去想着一些令人烦恼的事情。\n以上这些原因都比较常见,一旦出现,一定要积极的进行调整和干预。
  • 自己跟自己说话是病吗(音频)

    自己跟自己说话是病吗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自己跟自己说话有可能是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阅读障碍、精神发育迟缓、老年痴呆等,具体如下:\n一、精神分裂症: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也就是精神分裂症,如果频繁地自己跟自己说话,旁边没有人,却在不停地对话,不停地自言自语非常,出现了幻觉的病态表现,出现了幻听,进而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n二、阅读障碍或者精神发育迟缓:这些病人很容易会出现自己跟自己说话的表现,阅读障碍的一些人需要不停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者是看到的文字念出来,好像是自言自语,这样才能够理解自己所说的话。精神发育迟缓的病人,也会频繁地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对话。\n三、老年痴呆:有一些老年人,这些人会很孤僻、孤单,所以变得容易自己跟自己说话,一定要注意有一些人正常,如果这些老年人特别孤单,没有人照顾,也没有朋友,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同时伴随自己跟自己说话,就非常可能是老年痴呆的疾病表现。\n如果出现自己跟自己说话的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就诊治疗。
  • 心烦意乱会是什么病(音频)

    心烦意乱会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心烦意乱可能是情绪疾病,也可能是睡眠问题,具体如下:\n一、情绪疾病:首先,最常见的可能是焦虑症,焦虑症的患者很容易变得烦躁不安,容易担心和害怕,所以每天活在心烦意乱的情绪当中不能自拔,同时会伴随躯体症状,比如心慌、手抖,也有可能出现行为症状,如坐立不安,无法安静地坐下来。其次,抑郁症,抑郁症合并焦虑、心烦。然后,也可能是躁狂症,躁狂症的患者非常可能会出现心烦意乱,容易暴躁、易激惹。另外,可能是情绪控制类的疾病,甚至可能是性格、人格障碍疾病的表现,比如有一些人是冲动控制障碍的人格问题,就会很容易发火,每天心烦意乱。\n二、睡眠问题:可能是睡眠问题引起来的情绪反应,尤其是失眠症以及睡眠剥夺的患者,这一些人都会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是第二天变得容易发怒、心烦意乱、脾气大,容易跟人发生冲突等等。\n以上这些疾病都比较多见,容易出现心烦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