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玲娣

  • 儿童癫痫病的早期症状(音频)

    儿童癫痫病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孩子抽搐以后根据抽搐的情况和脑电图的变化,可以诊断癫痫。诊断癫痫的就是癫痫症状,不存在早期和晚期的问题。癫痫的临床表现可以有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意识的改变和丧失,局部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的和阵发性抽搐,还有情感行为异常、知觉异常、记忆改变和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这些就是癫痫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没有早期和晚期之分。\n临床出现抽搐的表现有两大类:一个是局灶性的发作;另一个是全身性的发作,各有各的抽搐的变化。局灶性的发作,常表示突然发作时候肢体短期内的麻痹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消失,这种在儿童中比较少见。其它伴有意识的部分丧失,大部分表现为意识混浊的情况下,出现自动症,比如吞咽、咀嚼、自言自语、解衣扣、摸索行为,还有听觉、视觉受阻和冲动的行为,这是局灶性癫痫发作的表现。\n全身发作性的表现主要有强直阵挛性的发作,是临床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发作的时候可以有强直期,表现为全身骨骼肌的伸肌和屈肌,强直性的收缩伴有意识丧失、呼吸暂停和发绀。震挛期强直后紧接着的是全身反复、暂短的、猛烈的、屈曲性的抽动,发作后可伴有头疼、嗜睡、乏力的症状。还有就是强直性的发作,表现固定于某一姿势,约5-60秒,出现角弓反张、伸脖子、头向后仰、屈体旋转、一个姿势、强直性的张嘴,这样发作突然的晕倒,发作后的症状,还有局部的阵挛性的发作、失神样的发作。这些都是癫痫病的症状,不是早期的症状,一旦发癫痫,那就是癫痫的症状。
  • 有小儿癫痫怎么办(音频)

    有小儿癫痫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小儿癫痫需要抗癫痫治疗,癫痫治疗目的是控制发作、消除病因,维持精神神经功能的正常。癫痫治疗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长期、系统、正规的治疗方案,并始终强调以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的原则具体如下:\n一、早期用药一般在第二次发作后,首次发作就用药者需满足以下的条件,首次发作表现为癫痫持续状态、原有脑性疾病或者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残疾伴癫痫、特殊类型的癫痫综合征。\n二、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制定抗癫痫药物的选择。\n三、单药治疗。\n四、根据药物清除半衰期安排服药的次数和间隔。\n五、规则、长期用药,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个体化用药,随年龄、体重的增长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n六、停药,原发性癫痫在发作完全控制后2-4年,脑电图正常,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三次都正常时开始减药,1-2年内减停。有器质性病变、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特别是脑电图持续有棘慢波,根据情况长期或终身服药。\n常用抗癫痫的药物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抗癫痫药物,有鲁米那、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钠,另一种是新一代的抗癫痫的药物,妥泰、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加巴喷丁、氨己烯酸等。这些药物的具体选择和制定的方案要遵照医生的医嘱,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然后才可以系统地用药。
  • 小儿癫痫多少岁后就不再发作(音频)

    小儿癫痫多少岁后就不再发作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不存在小儿癫痫多少岁后就不再发作这个问题,不治疗永远不会好,发作时不要有侥幸心理。治疗的过程是长期漫长的过程,治疗当中反复发作也是不可避免的,治愈后也可能有再发的可能,所以必须抓紧、积极的治疗。治疗的原则是早期用药,根据癫痫发作的类型,选择最适合个人的药物,要进行单药的治疗,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服药次数和间隔。要坚持长期用药,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个体化用药,随年龄、体重的增长而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n停药在治疗癫痫过程当中,症状完全控制2-4年以后,脑电图正常以后,每半年一次,连续三次都是正常的才方可减药,减药也是1-2年内逐渐减停,不能突然停药。有器质性病变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特异性脑电图持续静慢波的,可根据情况长期用药或终身服药。所以不存在年龄多大以后就可以不再发了,这个是不存在的,必须积极治疗。另外,有的人还要终身服药,治愈后停药还有复发的可能,所以不要有侥幸心理,必须积极治疗。
  • 夜间小儿癫痫发作的表现有哪些(音频)

    夜间小儿癫痫发作的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小儿癫痫发作夜间的表现和白天的发作表现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癫痫发作,抽搐的状态白天、夜间都是表示一样的,不同的是诱发因素。有的孩子常在睡眠中发作,这可能考虑是睡眠不足、饥饿、疲劳,还是某种的光和声的刺激诱导他在睡眠中发作,这可能是和癫痫有一定的关系,这是一种诱发的因素。大多数特发性癫痫好发于某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女孩容易在青春期癫痫发作频繁,有的癫痫在睡眠中发作,这些都说明年龄、内分泌、睡眠和癫痫发作有一定的关系。\n此外,还由于感染、发烧、疲劳、睡眠不足、饥饿、便秘、感情的冲动、过度的换气、过度的饮水、过敏的反应以及代谢紊乱中的某些诱发因素可以诱发癫痫的发作。还有在某种刺激的情况下,声音、光线都可以诱发癫痫的发作,这叫诱发的因素。但是真正发作起癫痫来,癫痫抽搐的表现夜间和白天的表现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 小儿癫痫的症状表现(音频)

    小儿癫痫的症状表现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小儿癫痫主要是全身性发作和局灶性发作两大类表现,癫痫发作性质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和相应的脑电图的特点,分为全身性发作和局灶性发作两大类。局灶性发作的神经元过度放电,起源于脑的某一部位。临床表现和脑电图异常均于局部开始,局部的异常放电,可以向脑的其他部位扩散,甚至波及全脑,即继发性的全身发作。全身发作是指神经元过度放电,从一开始就累及两侧大脑半球,脑电一开始就有,双侧异常放电。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双侧的抽搐、肌张力的丧失。发作的类型可作为临床诊断,并具有病因治疗和预后方面的意义。\n临床癫痫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发作的类型,全身和局部性以及病因学特发性、症状性和隐源性,许多癫痫综合征是与年龄相关的,多数在小儿起病,各种各样的类型和病因都有,所以发作的临床具体的表现有所不同,要根据临床的症状和脑电图的诊断相结合判断,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癫痫,采用相应的适合的药物的治疗和疗程,要在专业儿科医生的诊断和帮助下进行治疗,是一个慢性的过程。
  • 小儿癫痫长大了会好吗(音频)

    小儿癫痫长大了会好吗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小儿癫痫不治疗长大了也不会好,既然诊断为癫痫就应该尽早给予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药物的选择是根据癫痫发作的类型,考虑药物的品种、副作用和患儿的依从性进行选择药物。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引起的相互作用会增加毒性,尽量采用单药治疗。\n遇到难治性癫痫的患儿,特别是具有多种发作类型时也需要联合用药,用药要个体化,要根据个人的情况,用药的剂量,血药浓度之间关系用药,而且每个患儿用药的敏感性也不相同,因此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或临床最佳的效果为止,服药要规律,疗程要长,每日给药次数视药物的半衰期而定,要保证患儿规律的服药。在服药5个半衰期后才能稳定血药的浓度,一般在控制发作后还要继续服用2-4年。\n停药过程要慢,患儿停药要缓慢减量的过程,一般要3-6个月甚至一年,如果突发停止用药引起癫痫持续状态是很危险的,要定期复查,注意观察疗效和药物的毒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是用药初期应定期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有条件时应做血药浓度的监测。
  •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什么疾病(音频)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什么疾病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作用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疾病的发生,所以要按时预防接种。目前我们国家所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口服剂型,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为注射剂型。临床常用的是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两种,接种的对象为两个月龄以上正常婴儿,接种的方法是共接种四剂次,其中2月龄接种一剂为注射剂型,3月龄、4月龄、4周岁各接种一剂口服剂型。\n实施注射剂型、口服剂型序贯接种,一方面可降低或消除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风险,另一方面可降低口服剂型中的二型组成部分停用后的风险。口服剂型一般无不良反应,极个别小儿可能有皮疹、腹泻,无需治疗,1-2日后可自愈。注意事项要求,口服需用冷开水喂服,切勿由热开水或母乳喂服,以免影响免疫效果,近一周内每日腹泻4次以上的小儿暂缓口服。
  •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坐(音频)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坐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宝宝生后六个月可以独坐了,人类为了直立行走,脊柱的发育必须形成几个生理弯曲,新生儿出生时脊柱是直的,至三个月能抬头时脊柱出现第一个生理弯曲,即颈椎前凸;六个月会坐时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即胸椎后凸;到儿童一岁能行走时出现第三个生理弯曲,即腰椎前凸吗,就形成了脊柱的自然弯曲。脊柱的自然弯曲至6-7岁才能为韧带所固定,青春后期的脊柱增长主要是椎间盘的持续形成。如果此期间骨骼发育不良、软骨发育不良、维生素D缺乏,导致鸡胸或者驼背,比如坐立姿势、写字姿势、背包姿势不正确,都可以影响脊柱侧弯,不利于生长发育。
  • 宝宝几个月可以翻身(音频)

    宝宝几个月可以翻身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宝宝四个月左右可以翻身,有的三个月出现翻身动作,但是做得不够好。翻身动作的先决条件是不对称颈肌紧张反射的消失,否则头转向一侧时该侧上下肢伸直,对侧肢体屈曲,身体无法翻转。大约五个月时能从仰卧翻到侧卧,六个月时能从俯卧翻到仰卧,七个月的时候转向侧卧位时,用一只手能支撑身体的重量。运动的发育是有其规律的,一般是头尾规律,即动作的发育自上而下,如先能抬头,翻身,能坐着,能直立,能行走。由远到近,从泛化到集中,先正后反是发育的规律,先学会向前走以后才能后退,先用手抓东西以后才能把手中的东西扔出去。
  •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内容(音频)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内容
    讲解医师:孙玲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项:\n第一、预防接种的记录要做好,不接种的要注明原因。预防接种应该做到及时、全程、足量,有计划的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避免重种和漏种。\n第二、要注意在某种特殊疾病和特殊的状态下,个体接种疫苗后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即使此时不能接种或者是暂时不能接种疫苗,而这些状态和特殊情况称为预防接种的禁忌症,禁忌症以个人健康状态为前提,而不是由疫苗所决定的,且大多数禁忌症是暂时的。当疾病痊愈或持续特殊的状态消失以后,是可以补种疫苗的。不同的疫苗,有些禁忌症不同,特殊的禁忌症专指某种疫苗所特有的禁忌症,不是所有的疫苗都不能接种。下面要了解接种疫苗的一些禁忌症:\n一、包括免疫异常,也就是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物和放射治疗,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不能使用减毒活疫苗。如上述这些孩子的兄弟姐妹有接触者,可选用脊髓灰质炎的灭活疫苗注射剂型代替脊髓灰质炎的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口服剂型。\n二、急性传染病,如受种者正患急性传染病或急性传染病的痊愈期,不到两周应推迟接种。\n三、既往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要连续种某疫苗时,如果前一次接种出现了炎症反应,比如超敏反应、虚脱和休克、脑炎或惊厥,则不应该继续在接种以后剩下的剂次。\n四、神经系统的疾病,患有神经系统的疾病的儿童,比如说未控制的癫痫、婴儿痉挛症、脑炎后遗症、进行性脑炎,不宜接种百日咳抗原的疫苗以及乙脑疫苗、流脑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