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涛

  • 喝酒吐血怎么处理(视频)

    喝酒吐血怎么处理
    首先要分清出血的原因: 1、有些人喝完酒会引发溃疡出血,这种情况要进行抗溃疡治疗,用一些强力的抑酸药。强力抑酸药可以将胃中变成中性环境,有利于形成血栓。平常情况下,胃里强酸环境破坏了,局部有破损,不能形成血栓,因为血栓很快被酸融化。如果是酒精导致溃疡出血,抗溃疡即可; 2、还有一种情况,酒精会引起病人剧烈呕吐,而且呕吐可以引起贲门黏膜撕裂,这种也是大出血。 一般呕吐引起出血,第一口出来的是食物,第二口是食物加血。这种考虑是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这种出血吐出来的第二口还是暗红色或者鲜红色,而胃溃疡出血大部分都是咖啡色。但是具体要鉴别是哪一种,要做胃镜才能充分鉴别出来,但治疗起来是非常相似的,用强力的抑酸药物,用黏膜保护剂,如果合并有凝血障碍,要对凝血进行调整治疗。
    2023-08-01
  • 吐血怎么回事(视频)

    吐血怎么回事
    吐血实际上就是从嘴巴里吐出来的血,主要考虑的是呕血,上消化道出血能吐出来,胃、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水平部范围内只要有出血就可以吐出来,但是在量比较大的情况下才会吐出来,只要能吐出来就可以将其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有以下几种常见原因: 1、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会出现呕血即吐血; 2、吃了恩赛类药物即伤害胃的药物; 3、酒精也可以导致溃疡或出血性胃炎,可以引起大出血; 4、还有一部分少见病人会出现血管病变,相当于在黏膜下层很表浅的地方有很大的血管,血管一旦破裂就会大出血,也会呕出来; 5、最后一种比较常见的是胃发生了肿瘤,也可以出现出血。
    2023-08-01
  • 口干口苦口臭如何调理(视频)

    口干口苦口臭如何调理
    口干、口苦、口臭是消化科门诊,经常遇到的临床主诉或者临床症状,常见于机体动力紊乱导致的反流。由于胃、食道、小肠发生逆蠕动,可以将胃肠道内容物,例如气体、胆汁、胃酸向上反流,导致早晨起来患者出现口干、口苦、口臭。导致逆蠕动原因较多,常见原因以及处理方法如下:1、生活方式方式不恰当、焦虑、抑郁:患者应当进行生活方式调整,注意心平气和、细嚼慢咽,避免焦虑,抑郁,睡前3小时应避免摄入大量食物;2、系统性疾病:应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明确有无系统性疾病或全身器质性疾病。通过对器质性疾病的治疗,可以缓解对机体影响较大的疾病,能间接缓解口干、口苦、口臭情况。另外,在上述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胃镜检查,明确有无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如果出现上述反流,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2023-08-01
  • 急性肠炎症状(视频)

    急性肠炎症状
    急性肠炎症状和慢性肠炎症状有一个不同,就是起病快,结束也快,主要是腹痛和腹泻。大部分急性肠炎可能是进食污染食物导致,但也有一些慢性肠炎最开始表现的是急性肠炎,主要是腹泻,但也因污染食物的细菌不同表现也不同。腹痛主要是脐周痛或者左下腹痛,腹泻根据每个人的病因不同,腹泻内容物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感染菌痢,血便量不多,也是腹痛,而且总是排不干净,里急后重,因为肛门周围有炎症反复刺激。 另外一种急性肠炎可能就是普通的胃肠炎没有菌痢,可以有红细胞也可以有白细胞也可以什么都没有,主要是水样便,经过治疗以后可以迅速缓解。如果是菌痢就一定要用抗生素,而且用抗生素2周,不是腹泻一停立刻就停药,如果腹泻一停立刻停药,菌痢病人有可能转变成慢性菌痢;而普通肠炎、其它细菌感染,用点抗生素、输点液以后缓解,只要平时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洁净,基本上以后就不会再患了。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不全怎么办(视频)

    慢性肾功能不全怎么办
    慢性肾功能不全,现在又称为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造成血出现异常,尿中出现异常或者肾脏病理出现异常,持续时间≥3个月,或者是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持续时间≥3个月。 慢性肾脏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以及肾脏肾小球滤过率的不同,分为1-5期,其中1-3期主要是药物治疗,即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如排毒药物、降压药物等。 4期和5期因为肌酐已经很高,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消化系统异常、血液系统异常、心血管系统异常等。口服药物效果可能不理想,需要采用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协助肾脏排除毒素和排出聚集在体内的水分。
    2023-08-01
  • 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指标(视频)

    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指标
    早期肾功能损伤主要从尿液检查和血液检查中进行判断。因为尿液的很多指标可以反映肾脏功能,如尿蛋白质、尿红细胞情况;而血液中很多指标也可以反映肾功能的情况,如肌酐、尿素氮。 虽然肾脏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反映肾脏损害的情况,但是肾脏损害早期主要体现在尿液检查中。尿液中如果出现蛋白质,特别是微量白蛋白增加,说明肾脏已经出现损害,属于诊断肾脏损害早期比较特异性的指标。有些血中的指标出现变化以后,说明肾脏已经损害程度比较严重,如血肌酐升高以后,说明肾脏已经出现70%-80%的损害。而如果肾脏影像学检查出现异常,则说明肾脏损害已经超过85%。
    2023-08-01
  • 肾脏损伤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视频)

    肾脏损伤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肾脏是机体的一部分,机体代谢的废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机体代谢的废物中代表物质是尿素氮和肌酐。如果肾脏由于各种原因存在损伤,尿素氮和肌酐即可潴留在体内,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或者急性肾功能不全。潴留的代谢废物可造成机体各系统异常,最常见的早期表现是消化系统异常,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随着疾病进展,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等聚集越来越多,水分也在体内聚集并出现水肿。病情严重者可表现为腹腔积液、胸腔积液以及心包积液,出现心力衰竭、皮肤瘙痒、不宁腿综合征以及嗜睡、谵妄等其它一系列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2023-08-01
  • 脸部浮肿的原因及消除方法(视频)

    脸部浮肿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脸部浮肿的原因及消除方法如下: 1、局部浮肿:可能是局部炎症、外伤、蚊虫叮咬或者过敏,需要外用药物或者口服药物消肿; 2、弥漫性浮肿:局部原因可能是过敏或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可应用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而对于全身系统性病变,如心脏疾病、肾脏疾病、风湿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需明确诊断进行治疗。
    2023-08-01
  • 蛋白尿2个加严重吗(视频)

    蛋白尿2个加严重吗
    正常人的尿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蛋白质,总量<150mg/24h,此时在尿常规中检查尿蛋白为阴性。如果发现尿常规中蛋白质(++),说明可能存在肾脏问题。而在诊断肾脏问题以前,需要排除特殊情况,如劳累、酗酒、女性月经期或者某些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均可导致尿蛋白(++)。当度过特殊时期,或者在体温降到正常以后,尿蛋白(++)会变为阴性,此时情况并不严重,只是一过性的表现。如果排除以上情况,则说明肾脏出现问题。 判断尿蛋白和肾脏是否有关,需要进一步通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测定,如果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测定提示尿蛋白(++)是白蛋白为主,则说明肾脏肾小球出现异常,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出现损害,需要进一步通过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如果尿蛋白并不是以白蛋白为主,则有可能是肾小管、肾间质出现问题,或者机体其它系统出现异常造成的肾脏继发性损害。如多发性骨髓瘤,可以造成尿液中的轻链蛋白增加。此时根据尿液、血液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如果是其它系统异常造成的肾脏继发性损害,同样需要明确诊断。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什么意思(视频)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什么意思
    慢性肾功能不全现称为慢性肾脏病,指肾脏受到损害,出现血液、尿液、肾脏病理异常的时间≥3个月或者肾小球滤过率<60ml/分钟的时间≥3个月。根据慢性肾脏病的肾小球滤过率的不同,分为以下时期:1、1期:肾小球滤过率>90ml/分钟;2、2期:肾小球滤过率为60-90ml/分钟;3、3期:肾小球滤过率位于30-60ml/分钟;4、4期:肾小球滤过率达到15-30ml/分钟;5、5期:肾小球滤过率<15ml/分钟,称为慢性肾脏病的5期,即慢性肾脏病终末期,尿毒症期。慢性肾脏病说明肾脏疾病已经慢性化,这时主要的治疗方案是对症治疗,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应用药物排出毒素、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并发症,防止肾脏疾病快速发展。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