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小勇

  • 坐着站起来头晕眼黑怎么办(视频)

    坐着站起来头晕眼黑怎么办
    患者坐位改站位时出现头晕、眼黑,多数考虑为体位性低血压改变。患者坐位改立位时因下肢静脉扩张,而导致回心血量下降,储存血液增加,进而导致心排量下降,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黑等相关表现。对于并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尤其是频繁发作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推荐进行规律有氧运动,增加下肢肌肉强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体位改变时,下肢静脉扩张引发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患者同时应避免快速体位改变,包括卧位改坐位、坐位改立位,并推荐进行相关心律失常排查,避免因心律失常导致头晕、眼黑的情况。一般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等检查,来除外心动过缓,尤其是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体位变化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出现的头晕、眼黑等相关疾病状态。
    2023-07-31
  • 贫血性心脏病会死吗(视频)

    贫血性心脏病会死吗
    贫血性心脏病是由贫血引发进行性心腔扩大、心功能变差,可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导致死亡等一系列不良并发症。贫血性心脏病多见于长期慢性严重贫血患者,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凋亡、间质纤维增生、心腔进行性扩大,从而出现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包括心力衰竭,或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可出现心房、心室附壁血栓形成,导致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引发患者意识丧失,甚至死亡等不良结局。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可因重要脏器栓塞,如肺栓塞、脑栓死等,引发死亡。贫血性心脏病患者一经诊断,应积极纠正贫血,并应用强心、利尿等药物改善症状,如应用依那普利、美托洛尔、螺内酯等改善心肌重构,改善临床预后,避免不良并发症。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吃什么药能提高心率(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吃什么药能提高心率
    正常成人心跳应在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高于100次/分为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可以服用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山菪莨碱等,以及相关中成药,如心宝丸,提升心率。对于窦性心过缓患者,应积极寻求潜在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以及原发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不良,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善心动过缓,提升心率。原发疾病的治疗效果差,心率过缓或出现相关症状,可酌情应用中成药、抗胆碱药,改善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提升心率,保证重要脏器灌注。药物治疗无效患者可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提升心率,保证心脏电活动,保障收缩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2023-08-01
  •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治(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治
    正常成人心跳应在60-100次/分,<60次/分为心动过缓,>100次/分为心动过速。而窦性心动过缓指患者属于窦性心律但心跳的频率较低,<60次/分,通常应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对因治疗:医生应进一步明确引发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的相关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冠心病、心肌炎等均可影响窦房结功能而引发窦性心动过缓。医生应进行上述疾病的筛查,明确病因并针对病因积极进行诊治,从而改善病程;2、提升心率:对于存在明显心动过缓的患者,若出现头昏、乏力、黑蒙甚至晕厥发作等相关症状,通常在病因治疗时还需酌情应用提升心率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山莨菪碱等以提升心率,改善窦房结、房室结功能;3、其他方法:若患者通过上述药物治疗无效,且出现明确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应酌情考虑心脏永久起搏器或临时起搏器置入以提升心率,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2023-08-01
  • 得了心脏病是否能够怀孕(视频)

    得了心脏病是否能够怀孕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会出现一系列疾病,患心脏病后能否怀孕是年轻人比较关注的话题。心脏病跟怀孕之间的冲突主要是怀孕期间会增加心脏负担,产程中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在患基础心脏病情况下,怀孕会导致疾病发生进展、恶化,甚至出现意外。所以需要区分备孕的女性存在哪种类型的心脏基础疾病,有些心脏基础疾病可以耐受产程,而有些心脏基础疾病不能耐受产程,常见情况如下:1、心肌炎:年轻女性可能会有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绝大多数是自限性疾病,存在一过性损害。绝大多数女性都能治愈,患病毒性心肌炎后,可以正常备孕、怀孕;2、先天性心脏病:年轻女性可能会有先天性心脏病,平时可能不知道,在常规查体时发现病情存在,比如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需要根据疾病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估,多数情况下患者也可以怀孕、妊娠;3、严重心脏病:比如原发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出现心脏结构功能严重受损,此时患者不能耐受怀孕、妊娠的过程。建议有备孕想法的女性应该进行健康查体,筛查心脏基础状态,评估心脏疾病的状态,明确是否适合妊娠、生产。
    2023-08-01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怎么引起的(视频)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怎么引起的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等相关因素造成狭窄,引发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的综合征。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一系列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造成血液内脂质成分,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于内皮下,形成泡沫细胞,最终演变成粥样斑块,凸入血管管腔,造成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管腔狭窄超过50%,可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会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病变。当斑块不稳定化时,使斑块破裂,堵塞管腔造成心肌梗死、猝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还包括冠状动脉痉挛、炎症等因素,会使冠状动脉狭窄,引发心肌供血不足,造成临床表现综合征。
    2023-08-01
  • 新冠疫苗为什么心脏病不能打(视频)

    新冠疫苗为什么心脏病不能打
    既往存在心脏病,并非绝对不能注射新冠疫苗,心脏病患者除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缺血加重、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且不存在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可酌情考虑注射新冠疫苗,同时需除外以下常见相关禁忌:1、既往对任何疫苗成分,或辅料成分过敏,尤其是过敏体质患者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2、因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导致发热患者,发热期间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3、存在未控制的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如未控制的高血压、未控制的心律失常、未控制的心功能心力衰竭患者,以及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等,均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4、因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功力低下患者,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如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口服治疗期间、HIV感染患者,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均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5、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癫痫患者等,亦不推荐进行新冠疫苗注射。但具体个人能否进行新冠疫苗注射,以免疫接种部门解释为主。
    2023-08-01
  • 最可能发生晕厥的心脏瓣膜病是什么(视频)

    最可能发生晕厥的心脏瓣膜病是什么
    最可能发生晕厥的心脏瓣膜病是主动脉瓣狭窄,尤其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可造成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左心室排血至主动脉瓣障碍。尤其在心动过速以及心肌收缩力增强时,狭窄程度加重,可引发严重心排量下降,从而造成一系列重要脏器及靶器官供血不足。一方面可引发脑供血不足,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相关表现,根据其灌注量降低程度,会出现头昏、视物模糊,甚至意识丧失、晕厥或昏迷等情况。另一方面也可导致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从而引发缺血相关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而心室颤动可引发意识丧失,甚至出现猝死。对于明确的主动脉瓣狭窄,尤其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应积极进行介入球囊扩张,改善主动脉瓣狭窄,或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解除狭窄。避免因流出道梗阻,从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2023-08-01
  • 轻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有什么症状(视频)

    轻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有什么症状
    轻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病程进展,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可逐渐引发右心室代偿性肥大,患者活动后会出现轻度乏力、心悸等相关表现。后期右心室进一步肥大,由代偿转为失代偿,可出现右心功能不全或右心衰竭,表现出体循环淤血征象,临床出现颈静脉怒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以及双下肢水肿等相应体征。对于合并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可出现右向左分流,患者会出现口唇、四肢末梢青紫等体征。对于轻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应注意病情监测,定期复查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必要时进行瓣膜修复或瓣膜置换手术,改善病程。
    2023-08-01
  • 心脏预激综合征吃什么药(视频)

    心脏预激综合征吃什么药
    心脏预激综合征可在并发心动过速过程时,服用或静脉应用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治疗。心动过速未发作时,无需应用上述药物。心脏预激综合征是指除心脏正常窦房结、房室结、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之外,还存在异常房室之间的传导通路,或由房室结内的快慢双径路导致。心脏预激综合征主要在房室结旁道基础上,可能会引发房室结外折返性心动过速,也可以因心房颤动导致心室颤动发作,而心室颤动具有相当高的猝死风险。对于心脏预激综合征,发生房室折返心动过速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症状,可应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中止发作。对于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根治。对于预激综合征伴发心房颤动的情况,应紧急进行电复律,避免诱发心室颤动,从而导致猝死。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