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玲

  • 怎么判断婴儿是胃反流(视频)

    怎么判断婴儿是胃反流
    婴儿胃反流的诊断需要结合胃反流的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来明确。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在小儿时期十分常见,绝大多数属于生理性,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喂奶以后发生的暂时性反流,及婴幼儿的功能性反流,表现为溢奶、呕吐。大多数在6月到1年内自行的缓解,只有少数患儿表现为反复的呕吐,并逐渐加重。 年长患儿可有反酸、打嗝等表现,严重合并有吸入性肺炎,窒息以及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为病理性胃食道反流,又称为胃食道反流病。严重的胃食道反流病,反流物损伤食管黏膜,引起食管炎。婴幼儿可表现为易激惹、睡眠不安、拒食和喂养困难。年长儿为烧心、胸骨后痛、吞咽性的胸痛等症状,重者可出现呕血或吐咖啡色样物。部分患儿吸入反流物可反复出现呛咳、哮喘、支气管炎和吸入性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反流引起的哮喘没有季节性,常在夜间发作。新生儿反流可引起突然的窒息,甚至死亡,个别出现口腔溃疡和牙病、中耳炎等,而反流症状却不明显。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的表现轻重程度不一,必要时需要结合检查,比如食管钡餐造影,如5分钟内出现3次以上的反流即可确诊。食管测压动态观察食管的运动功能、食管pH值监测、24小时食管下pH值监测,诊断胃食道反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高,作为一个首选诊断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一般睡眠时没有反流,总反流时间<4%的监测时间,平均反流持续时间<5分钟,预计平均的清除时间<15分钟。食管内镜检测为最适宜的明确食管炎的方法,结合病理学检查能反映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但此方法不能反映反流严重的程度,仅能反映食管炎的严重程度。
    2023-08-01
  • 孩子黄疸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孩子黄疸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孩子黄疸高包括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的产生,大于胆红素的排泄,是暂时性的胆红素增高。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其发病原因分为三类: 1、胆红素生成过多: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使血胆红素增高,如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结构或者酶的缺陷,感染、免疫等原因导致的溶血,红细胞破坏增多,母乳性黄疸导致的饥饿,胎粪排出延迟导致的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使血胆红素增高;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如缺氧和感染、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药物、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都可以影响到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3、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者是胆管受阻,导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如同时有肝细胞功能受损,可伴有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如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胆道闭锁等。黄疸只是一个症状体征的诊断,在退黄疸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黄疸的病因。
    2023-08-02
  • 婴儿黄疸妈妈饮食禁忌有哪些(视频)

    婴儿黄疸妈妈饮食禁忌有哪些
    婴儿黄疸时,妈妈的饮食一般没有特殊禁忌,与普通哺乳期妈妈的饮食原则相同。此时应合理、均衡饮食,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注意补充营养以满足宝宝的需求,同时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易过敏、寒凉的食物。妈妈的饮食可以根据宝宝和妈妈的大便情况,即消化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婴儿黄疸主要根据黄疸性质、程度、进展情况等决定治疗措施,若是生理性黄疸,动态监测即可。但病理性黄疸需要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可通过口服益生菌、妈妈加强喂养等,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有利于黄疸消退。
    2023-08-02
  •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视频)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区别如下:1、生理性黄疸:是指生后2-3天出现黄疸,黄疸会逐渐加重,通常4-6天达到最高峰。对于最高值,足月儿血胆红素≤12.9mg/dl,早产儿≤15mg/dl。4-6天后黄疸开始慢慢消退,通常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在28天内消退。且孩子的体温正常,食欲、精神、体重增加均较好,无特殊不适;2、病理性黄疸:如果孩子黄疸出现过早,如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进展过快,24小时内血胆红素上升速度>5mg/dl。或黄疸程度过重,超过病理性黄疸值,早产儿血胆红素>15mg/dl,足月儿>12.9mg/dl。或黄疸消退时间过晚,足月儿14天后黄疸还没消退,早产儿28天后还没有消退。此外,部分小孩直接胆红素过高>2.5mg/dl,均属于病理性黄疸。当孩子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应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退黄疸治疗,同时要积极寻找黄疸原因,去除诱因,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黄疸(视频)

    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黄疸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具体区分方法如下:1、生理性黄疸:是指婴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一般进展较慢,在4-6天达到最高峰,且程度也较轻。通常足月儿胆红素≤12.9mg/dl,早产儿≤15mg/dl。足月儿通常生后2周内自行消退,早产儿在出生后28天内消退。婴儿一般情况较好,无特殊不适,主要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且在正常范围内增高;2、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甚至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黄疸进展过快,每天以>5mg/dl的速度上升,部分黄疸程度过重,超过生理性黄疸的界限。部分黄疸消退过晚,足月儿14天以后还有黄疸,早产儿28天以后还有黄疸,通常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由肝脏功能受损、感染、梗阻等原因造成。如果是间接胆红素增高,中医称为阳黄,如果是直接胆红素增高,中医上称为阴黄。
    2023-08-02
  • 宝宝满月了还有黄疸怎么办(视频)

    宝宝满月了还有黄疸怎么办
    宝宝满月还有黄疸,从黄疸消退的时间上考虑,已经超过生理性限度,可能属于病理性黄疸,需带孩子到医院去看医生,明确黄疸的程度和性质。根据程度和性质进一步判断可能的原因,以及在医生的决策下进行相关的干预。如果孩子黄疸程度在17mg/dL以下,且主要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还达不到光疗的指征。如母乳喂养,且孩子一般情况良好,考虑是母乳性黄疸。一般15mg/dL以下不建议停母乳,可以吃益生菌进行动态监测,有时母乳性黄疸到2-3个月才可消退。另外,如果黄疸程度较重,虽然间接胆红素增高,但也达到光疗指征情况下,需进行光疗干预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黄疸的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是直接胆红素增高,需注意是否由感染、梗阻等原因引起,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相关检查,如进行感染病原学的检查,必要时进行肝、胆、脾的B超和腹部超声检查,明确黄疸的原因。另外对于黄疸程度较重,黄疸不易消退,反复出现间接胆红素增高时,还需注意遗传代谢病的可能。
    2023-08-02
  • 吃橘子会得黄疸吗(视频)

    吃橘子会得黄疸吗
    一般情况下,吃橘子不会引起黄疸。若过量食用橘子,可能会引起皮肤黏膜的黄染,此时黄染并不是黄疸,而是胡萝卜素血症,主要原因具体如下:1、胡萝卜素血症:橘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过量食用,胡萝卜素会沉积在皮肤黏膜上,造成皮肤黏膜的黄染,如手底、脚底偏黄,面部皮肤黄染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停止食用含有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橘子、橙子、南瓜等,几个月之后,皮肤黄染得现象会逐渐消退;2、黄疸:因为肝细胞破坏,或胆管、胆道阻塞,导致胆红素代谢紊乱,使血液中胆红素升高,从而引起皮肤黏膜的黄染,同时有巩膜的黄染。黄疸同时会伴有肝功能的受损,查血时会有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明显升高。在积极退黄疸的同时,亦应寻找引起黄疸的原因。若橘子有毒、变质,亦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伤,从而引起黄疸。因此黄疸和吃橘子引起的胡萝卜素血症,两者导致的皮肤黏膜黄染,本质有所不同。
    2023-08-02
  • 儿童便血挂什么科(视频)

    儿童便血挂什么科
    小孩便血大部分是挂小儿消化科,如果是因为便秘引起的肛裂、痔疮,建议挂小儿肛肠科,如果涉及到便秘,要挂小儿消化科。小儿出血常见原因是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是柏油便,即黑色黏稠大便,下消化道出血通常呈鲜血便。另外内科性出血,如感染性肠炎、痢疾、克罗恩病,食物蛋白过敏、血管瘤等,造成肠黏膜损伤而出血。还有上消化道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可能造成消化道出血,而出现便血,要到小儿消化内科。外科性出血,如肠套叠、麦克尔憩室炎、静脉血管曲张、静脉血管瘤、肿瘤等,造成外科因素引起的出血,要到小儿消化外科就诊。
    2023-08-02
  • 宝宝拉水样大便精神好怎么办(视频)

    宝宝拉水样大便精神好怎么办
    宝宝拉水样大便,精神好,在寻找诱因的同时,及时地给予对症治疗,如口服补液盐,及时地预防和纠正脱水,保持尿量正常。也可以用大蒜小米汤来代替水来配补液盐,大蒜去皮以后拍碎和小米一起煮,煮米汤配补液盐,更有利于宝宝的疾病恢复。思密达口服收敛止泻,益生菌口服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以及一些中药,比如醒脾养儿颗粒来健脾胃,助消化。清淡易消化饮食,水果可以吃蒸苹果泥。 宝宝拉水样大便,精神好,还可以见于宝宝腹部受凉,饮食不当等引起的消化不良,以及轻度病毒性肠炎等。宝宝精神好说明孩子没有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感染中毒的症状,积极寻找原因,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宝宝体温、呼吸、精神状态,尤其是消化系统症状、体征的观察,比如高热不退、频繁地呕吐,或者宝宝精神差、腹痛、腹部压痛等。其它的症状、体征出现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去看医生,必要时需验便常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病因。
    2023-08-02
  • 宝宝秋季腹泻怎么护理(视频)

    宝宝秋季腹泻怎么护理
    宝宝秋季腹泻,可以口服补液盐,保持尿量正常。也可以用大蒜小米汤来代替水配补液盐,大蒜去皮拍碎和小米一起煮,取米汤来配补液盐。如果有呕吐,口服补液盐开始的时候要一口一口地喝,喂几口,等待不吐再试着喂。呕吐严重者禁食4-6小时可以再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暂时不要喝,喝水不吐后可以尝试少量的稀释的配方奶,如不吐再逐渐把奶恢复到正常的情况。 益生菌口服可以调节宝宝的肠道菌群,改善宝宝的肠道功能。蒙脱石散可以收敛止泻,另外还可以补充2周的锌制剂。腹泻一般1周可痊愈。腹泻严重或者腹泻时间延长,考虑有继发乳糖酶不耐受,可以口服乳糖酶或者用无乳糖奶粉。 腹泻容易引起尿布性皮炎,注意宝宝臀部的护理,每次便后都要洗屁股,涂护臀油,以免再次大小便时排泄物会接触皮肤,引起皮炎。尽量避免捂热,勤换尿布,保持局部干爽。 腹泻期不添加新的辅食,在食量上也提倡少吃多餐,清淡易消化饮食。注意体温、呼吸、精神状态以及消化系统的症状、体征的观察。如果高热不退、频繁呕吐,或者宝宝有精神差、烦躁,一旦宝宝有腹痛,腹部压痛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预防秋季腹泻,最重要的还是要讲卫生、勤洗手,流行季节特别是婴幼儿,尽量避免去人多、空气流通差的地方。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也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