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 三岁的儿童为什么会得自闭症(视频)

    三岁的儿童为什么会得自闭症
    自闭症为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及交流障碍,包括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原因如下: 1、由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如染色体异常及基因缺陷等; 2、可能与脑结构异常、神经递质、神经生化,甚至神经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3、与肠道菌群紊乱或脑肠轴功能异常相关。 总之,目前自闭症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患儿需在医生评估下详细寻找病因。
    2023-08-02
  • 检查是否是自闭症应该挂什么科(视频)

    检查是否是自闭症应该挂什么科
    多数自闭症患儿需到精神专科小儿精神科或小儿心理科就诊。部分孩子可能早期症状不典型,只表现为语言落后,可以到综合医院或者儿童医院的小儿神经科、发育行为科或者儿保科,甚至普通儿科就诊。 自闭症为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一般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如不合群、呼之不应、眼神交流障碍及语言发育迟缓等。还可出现其他症状,包括兴趣狭窄及刻板行为。另外,自闭症患儿还可合并神经发育障碍,如智力低下、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总之,自闭症属于小儿精神或心理范畴疾病,如果孩子出现上述表现,需尽快到专科门诊就诊,通过特殊检查明确诊断。
    2023-08-02
  • 孩子肌营养不良的症状(视频)

    孩子肌营养不良的症状
    儿童肌营养不良多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简称为DMD。DMD为基因缺陷造成抗肌萎缩蛋白表达缺失,引起肌肉萎缩,患儿表现为肌肉无力。一般肌肉无力在3-4岁时开始出现,症状可随运动逐渐加重。初期表现为走路不稳、容易摔跤,爬楼梯较费劲、蹲下后站起较费力及平躺站起时需手扶膝盖,即高尔征。 部分患儿肌营养不良可随年龄逐渐加重,可在12岁后逐渐丧失行走能力,更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呼吸肌和心肌无力。呼吸肌无力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肌无力可出现心力衰竭表现。
    2023-08-02
  • 儿童肌营养不良病因(视频)

    儿童肌营养不良病因
    儿童期肌营养不良多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部分患儿为先天性肌营养不良。一般肌营养不良均为基因缺陷导致肌肉萎缩、无力,最常见DMD基因缺陷造成的抗肌萎缩蛋白缺失,从而引起肌肉萎缩、无力,儿童期最常见的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分为DMD和BMD,均为基因缺陷引起,但抗肌萎缩蛋白表达水平不同,可导致临床症状的轻重不一。DMD基因为人体最大的基因,所以怀孕期间容易造成缺失变异。
    2023-08-02
  • 孩子肌营养不良怎么治疗(视频)

    孩子肌营养不良怎么治疗
    肌营养不良为基因缺陷引起,儿童期肌营养不良多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由于DMD基因缺失或变异引起抗肌萎缩蛋白缺失,导致肢体萎缩、无力。目前对基因变异引起的肌营养不良,并无特效治疗办法。临床目前主要采用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尽量延缓疾病进展,具体如下: 1、激素治疗:激素治疗可延缓肌肉萎缩、水肿、无力,一般在3岁后开始长期小剂量应用激素; 2、非特异性治疗药物:包括辅酶Q10、左卡尼汀、维生素类药物; 3、基因治疗:但目前处于科研阶段,还未完全应用临床; 4、部分病人可进行康复训练,延缓肌肉萎缩程度。
    2023-08-02
  • 婴儿老是摇头怎么回事(视频)

    婴儿老是摇头怎么回事
    婴儿持续摇头的原因如下: 1、提示兴奋性偏高,处于易激惹状态; 2、表达需求或玩耍状态; 3、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如摇头同时伴有意识丧失或点头,家长需注意癫痫可能,尤其为婴儿痉挛症,可出现点头、摇头等表现; 4、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如缺钙导致佝偻病,可出现易激惹、枕秃、容易摇头等表现。 如果婴儿出现摇头表现,家长最好录下视频,通过视频让医生进行判断,必要时需进行综合检查,包括脑电图化验检查等,判断摇头原因。
    2023-08-02
  • 甲基丙二酸血症怎么治疗(视频)

    甲基丙二酸血症怎么治疗
    甲基丙二酸血症多由基因缺陷导致酶异常,引起甲基丙二酸在体内累及造成神经系统异常。甲基丙二酸血症也称为甲基丙二酸尿症,对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严重可出现昏迷,部分孩子可伴有癫痫表现。 因甲基丙二酸在体内异常沉积,治疗时需进行饮食控制,限制蛋白质摄入,使产生甲基丙二酸的原料减少,婴儿期可进行限制蛋白饮食或进食特殊奶粉。此外还可应用药物治疗,如维生素B12等。甲基丙二酸血症对维生素B12有效,可长期给予维生素B12治疗,此时不需特殊限制饮食;此外可应用具有调节代谢药物,如左卡尼汀等。
    2023-08-02
  • 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能治好吗(视频)

    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能治好吗
    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为基因缺陷导致酶功能异常,引起甲基丙二酸在体内蓄积,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其为基因缺陷疾病,目前并无根治办法。 但此病具有治疗手段,如新生儿期限制蛋白摄入,可给予特殊奶粉,减少产生甲基丙二酸的前体物质,即可减少甲基丙二酸在体内容量。部分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对B12有效,可给予B12进行治疗。
    2023-08-02
  • 甲基丙二酸血症孩子长大后能自理吗(视频)

    甲基丙二酸血症孩子长大后能自理吗
    甲基丙二酸血症预后与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如果早期治疗,长大后可生活自理,甚至可到正常成人水平。如果治疗较晚,可出现明显智力、语言等发育落后,生活通常无法自理。 甲基丙二酸血症又称为甲基丙二酸尿症,为基因缺陷引起酶功能异常,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的疾病。如果甲基丙二酸血症治疗较及时,如新生儿期即发现,通过限制饮食或进食特殊配方奶粉,并给予维生素B12治疗,使甲基丙二酸在体内蓄积水平很低,对神经系统危害也会降低,部分孩子可接近于正常或达到正常发育水平。如果患者诊断较晚,已造成明显神经系统损害,可出现后遗症,包括脑瘫、智力低下、反复癫痫发作。
    2023-08-02
  • 小孩多少度以上算发烧(视频)

    小孩多少度以上算发烧
    人体正常体温为36-37℃,一般认为腋下温度超过37.3℃即为发热。发热具有分度,37.3-38℃为低热,38-39℃为中等发热,39-41℃为高热,超过41℃则为超高热。 小儿发热患者需注意中等度和高热,尤其为38.5℃以上体温,可导致患儿出现明显不适,如高热、惊厥等。高热患者需及时通过药物及物理降温控制孩子体温,避免出现并发症。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