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华

  • 早搏怎么查(视频)

    早搏怎么查
    早搏可以通过以下检查发现:1、自测脉搏:如果患者感到心悸、心跳或者心跳有失重的感觉,可以自测脉搏,如果脉搏跳得不齐、不均匀,有提前跳,后面有长的间歇,则可以判断是早搏;2、心电图:如果患者是频发的早搏,则心电图可以鉴别诊断,但是因为心电图只做6秒,所以如果做的时候患者没有出现早搏,就无法诊断;3、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称为Holter,Holter可以监测患者24小时的心率情况,所以Holter是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方法之一,患者戴Holter时,需要坚持平常的日常活动,不要在家休息、不运动,可以爬楼梯或者快走,以诱发出心律失常或者心肌缺血。
    2023-07-31
  • 多源性室性早搏危险吗(视频)

    多源性室性早搏危险吗
    多源性室性早搏有一定的危险性,多源性室性早搏也称为恶性室性早搏。多源性室性早搏表现为心室里有多个冲动起搏点,心电图表现为在同一导联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形态的异位波动,容易触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导致患者猝死,多源性室性早搏常见于以下疾病:1、急性心肌缺血:心跳骤停复苏后可能有严重心功能不全或严重低钾、低镁血症;2、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扩张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这类患者除有原发疾病表现外,还会出现心悸、心跳停顿、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上述疾病都要优先治疗原发病,改善心肌供血和心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是纠正低血钾和低镁血症,同时给予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但禁用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2023-07-31
  • 肺动脉高压40的症状(视频)

    肺动脉高压40的症状
    肺动脉压力>25mmHg,称为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40mmHg,可以出现的具体症状如下: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也是肺动脉高压首发的症状,首先是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其次是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以至于在静息状态下,患者也感到呼吸困难;2、胸痛:由于右心负荷过重,耗氧量增多以及冠状动脉供血减少等,可以引起心肌缺血导致胸痛的发生,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3、头晕或晕厥:由于心排血量的减少,脑组织供血突然减少所致,常在活动时出现,严重者在休息时也可以发生头晕或晕厥;4、咯血:通常为小量的咯血,有时也可以出现大咯血而致死亡;5、其他:如疲乏、无力等,10%的病人可以出现雷诺氏现象,另外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可以引起声音嘶哑。
    2023-07-31
  • 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什么意思(视频)

    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什么意思
    冠状动脉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发出左主干,然后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左前降支中段出现肌桥,是指冠状动脉一般走行在心外膜的结缔组织当中,如果冠状动脉行走于心肌内,则这束心肌纤维就被称为心肌桥。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即心肌桥的一种类型,行走于心肌桥下面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90%以上的心肌桥都没有临床意义,只是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或尸体解剖中发现,部分心肌桥的患者由于冠状动脉,在每一个心动周期收缩时被挤压,而产生心肌桥远端的血管缺血。由于心肌桥的存在,导致心肌桥近端的收缩期前向血流逆转,而损伤该处的血管膜,该处容易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显示该处的收缩期血管腔被挤压,舒张期又恢复正常,被称为挤奶现象。
    2023-08-01
  • 先心病房间隔缺损症状(视频)

    先心病房间隔缺损症状
    除较大缺损外,房间隔缺损在儿童时期一般无相关症状,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显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属于最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因为右室容量负荷过重出现右心衰竭。房间隔缺损典型症状如下所示:1、儿童期:多数患儿在婴幼儿时期没有明显体征,随后可出现心脏增大、前胸饱满、搏动活跃,少数大缺损、分流量较大时,可以闻及心前区震颤,症状出现早晚和轻重取决于缺损大小。缺损小可没有症状,只是在体格检查中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杂音缺损较大时,分流量也大,可以导致肺充血,由于肺循环血流量增多,患儿可以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严重者早期可发生心力衰竭。另外,由于血液分流、体循环血流量不足,患儿表现为体型瘦长、面色苍白、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和生长发育迟缓;2、成年期:患者乏力、运动能力差、虚弱、容易疲劳,有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特别是在运动时心脏听诊有明显杂音。
    2023-08-02
  •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会遗传吗(视频)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会遗传吗
    房间隔缺损有家族遗传的倾向,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男女发病比例为1∶2,房间隔缺损一般为原发孔缺损和继发孔缺损。继发孔缺损又分为中央型缺损、下腔型缺损、上腔型缺损、混合型缺损,其中以中央型缺损最为多见,也可以有多个缺损同时出现。房间隔缺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分流量的大小,分流量大小取决于缺损口大小。早期为左向右的分流,晚期出现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右向左分流,患者出现紫绀,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缺损早期的患者一般没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右心衰竭等,晚期约有15%的患者,因重度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丧失手术的机会 。
    2023-08-02
  •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有哪些(视频)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有哪些
    常见的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具体如下:1、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男女比例为1:2。分为继发孔和原发孔型,其中继发孔型多见,左心房的血液经缺损流入右心房,使肺循环血量增加;2、室间隔缺损: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左右,根据缺损的部位可分为最为常见的膜部缺损,然后为隔瓣后型或肌部的缺损,左心室血流经缺损口流入右心室;3、动脉导管未闭:未闭的动脉导管有管型、窗型和漏斗形,表现为主动脉的血液经未闭的动脉导管流入肺动脉,使肺血流量增加。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在胎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可在数月内因废用而闭合。如果1岁后仍然持续不闭合,则称为动脉导管未闭。
    2023-08-02
  • 心肌梗死并发症(视频)

    心肌梗死并发症
    心肌梗死的具体并发症如下: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发病率可达52%,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因为二尖瓣乳头肌缺血、坏死等引起功能障碍,造成不同程度二尖瓣脱垂或关闭不全;2、心室游离壁破裂:是心脏破裂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有3%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可发生心室游离壁的破裂,占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的10%,常在发病1周以内出现,早高峰出现在心梗后24小时,晚高峰出现在心梗后3-5天,患者可以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可因急性心包填塞而死亡;3、室间隔穿孔:约0.5%-2%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室间隔穿孔,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后3-5天出现;4、心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发生率约5%-20%,常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而引起;5、栓塞:发生于心肌梗死后1-2周,发生率约1%-3%;6、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约10%,于心肌梗死后数周或数月内存在,是机体对坏死物质过敏反应所导致。
    2023-08-03
  •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是什么样的(视频)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是什么样的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具体如下:1、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期:在急性心梗后发病数分钟,先出现短暂的心内膜下缺血,心电图上出现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上斜型或弓背向上型抬高,与高耸的T波相连,如果在这时积极进行干预和治疗。可以避免发展为心肌梗死,或者使已经发生的梗死范围趋于缩小;2、急性期:心肌梗死后数小时和数日内,心电图呈动态演变的过程,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抬高显著者形成单向曲线,继而逐渐下降。心肌坏死导致面向坏死区的导联R波振幅降低或丢失,出现Q波或QS波,T波由直立开始倒置,并且逐渐加深形成冠状T,坏死型的Q波、损伤的ST段抬高和缺血型的T波倒置,在这个时期都可以同时并存;3、亚急性期:心肌梗死后数周甚至数月,此期以坏死性或缺血性图形为主要特征,抬高的ST段恢复至基线水平,缺血性T波由倒置较深而逐渐变浅,坏死性Q波持续存在。
    2023-08-03
  • 血脂高吃什么食物好(音频)

    血脂高吃什么食物好
    讲解医师:邢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
    高血脂的患者应该减少每天总的热量,食用低脂,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性脂肪不超过10%,低胆固醇的饮食,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超过300mg,并限制含糖食物的摄入。 应该多吃低脂肪性食物,如鱼肉、鸡肉、各种瘦肉、蛋白质、豆制品等,豆制品含胆固醇为0,应该多吃豆制品。 同时提倡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植物蛋白,尽量以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茶油、米糠油为主要的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