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真

  • 伤寒和副伤寒的特征性表现(视频)

    伤寒和副伤寒的特征性表现
    伤寒和副伤寒的常见特征性表现如下:一、伤寒:1、稽留高热:患者体温在1周内逐渐上升,持续在39℃以上,1天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称为稽留高热。患者体温持续大概1周会逐渐下降,所以整个伤寒病程是1个月左右;2、稽留热出现缓慢:体温增高1℃,脉搏会随之增快10次,但伤寒患者是体温升高,但脉搏不增快;3、玫瑰疹:在患者胸腹交界处出现针尖样,且不高出皮肤的玫瑰疹;4、肝、脾肿大: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5、神经系统表现:主要表现无欲貌;6、白细胞减少: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减少。二、副伤寒:副伤寒包括甲型副伤寒、乙型副伤寒、丙型副伤寒,甲型副伤寒常见于成年人,乙型副伤寒常见于儿童。甲型副伤寒和乙型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较类似,但是症状较轻,主要以肠道症状为主,可能不会出现稽留高热,病变范围大且浅,较少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甲型副伤寒容易复发,丙型副伤寒病情出现比较少,但丙型副伤寒病情较严重,经常出现脓毒败血症以及脏器脓肿。
    2023-08-01
  • 如何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视频)

    如何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
    确诊有新型冠病毒感染症状,常需具备以下几点:一、流行病学资料:存在任何一点,考虑可能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1、最近14天内,在已经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区居住或旅游;2、最近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有过接触;3、接触过来自高风险区或疫区,伴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人;4、在流行期间,疫区内有聚集性发病,是2-3个人以上同时出现相同临床表现的病人之一。二、症状和体征:病人在发病时,最常见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部分病人可早期出现嗅觉和味觉障碍。症状较重的病人可能在发病1周后,病情迅速进展,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的表现,也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果此类病人去查血常规,可以出现白细胞正常或淋巴细胞减低。影像学检查可能发现有病毒性肺炎的相关特异性证据。三、实验室检查:如果要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有病原学证据。1、核酸检测:呈阳性,即可确诊;2、病毒分离:如果查到病毒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同源,则要进行诊断;3、抗体:可以检查IgG和IgM,特异性IgM阳性是早期诊断的特点。如果病人是IgG阳性,抗体滴度是双份血清,呈四倍以上增高,或从阴性变成阳性,则要动态观察。
    2023-08-01
  • 鸟类咬伤会得狂犬病吗(视频)

    鸟类咬伤会得狂犬病吗
    被鸟类咬伤,不会得狂犬病,因鸟类不是狂犬病传染源。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携带狂犬病毒的哺乳类动物,包括犬科和猫科动物,以及少部分家畜如牛、马、羊等,豺狼、浣熊、蝙蝠等野生动物也为传染源。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携带病毒动物的口腔唾液腺内,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通过被咬伤的破损皮肤进行传播;2、如果机体表面存在未愈合的伤口,被唾液污染或舔舐后,仍可以感染狂犬病毒;3、在蝙蝠聚集的山洞,周围可能含有大量狂犬病毒,如果误入该山洞,病毒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
    2023-08-03
  • 肝炎病人可以打新冠肺炎疫苗吗(视频)

    肝炎病人可以打新冠肺炎疫苗吗
    肝炎患者是否可以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应根据肝炎患者属于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是否存在疾病活动和肝功能异常,以及临床到达何种阶段等情况决定,常见情况如下:1、可注射:若为慢性肝炎,且肝功能相对稳定,则此时可以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若为急性肝炎,则待急性期结束、肝功能恢复,就可以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不可注射:肝炎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毒性肝炎,如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等,也包括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肝功能衰竭或肝癌等。因此患者一旦出现肝功能明显异常或肝硬化失代偿、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肝癌发生,以及肝癌病情不稳定,甚至存在肝功能衰竭时,都不能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3、推迟注射:若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包括药物、酒精、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遗传代谢疾病,包括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和布加综合征等。若出现肝功能异常,在肝脏炎症的活动期时,应推迟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用药后可以引起部分肝脏表现。有时可能难以与肝脏原发疾病相鉴别,因此应推迟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2023-08-03
  • 急性黄疸肝炎会死人吗(视频)

    急性黄疸肝炎会死人吗
    急性黄疸肝炎一般是指急性黄疸性肝炎,可导致死亡,主要引起该病的原因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还有EB病毒、细菌、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血吸虫感染或疟疾。另外,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疾病、遗传代谢疾病等,都可以引起急性黄疸性肝炎。出现急性黄疸性肝炎,一旦疾病进展较快,未得到及时治疗,在起病2周内出现进展性肝功能衰竭,病人可出现高度腹胀、乏力、食欲不振、出血倾向、肝性脑病等症状。另外,肝功能会有明显异常,胆红素线性增高,凝血酶活动度<40%或呈进行性下降,病人进展到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死率在70%-80%甚至更高。部分病人可能在发病2周后出现病情进展,半年内进展为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如果未经过及时治疗,也会出现死亡现象。
    2023-08-03
  • 哪种肝炎可能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视频)

    哪种肝炎可能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传播方式相似,主要是通过输血和血制品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其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率最高,可以达到60%以上。目前采取较多措施阻断母婴传播,因此母婴传播率在逐渐降低,5岁以下的儿童母婴传播率只有不到1%,5-15岁以下不到5%,目前阻断母婴传播的方式包括新生儿的两针联合免疫,以及孕后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进行抗病毒治疗。通过性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几率比其它肝病多,破损皮肤黏膜也是肝炎病毒传播的途径,如医疗消毒不严格时,通过穿刺、置管或眼科和口腔科的操作,以及针灸和针刺消毒不严格的医疗途径,都可引起肝炎病毒传播。美容行业的纹身、纹眼线、纹唇线或扎耳朵眼,如果消毒不严格,也是肝炎病毒传播的方式,另外肝炎病毒也可以通过静脉吸毒传播。
    2023-08-03
  • 肝炎能活多长时间(视频)

    肝炎能活多长时间
    肝炎患者的存活时间,取决于引起肝炎的原因和肝炎疾病进展程度,因人、因病而异,主要如下:一、引起肝炎的原因:1、引起肝炎的原因包括两大类,一个是感染性因素,一个是非感染因素。最多见的是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尤其是甲型肝炎没有慢性化,均为急性肝炎,极少数戊型肝炎可能有慢性化,但绝大多数为急性感染,通常经过1个月左右疾病可以痊愈;2、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若病因明显、原病因能进行治疗的,比如伤寒、布鲁氏菌病、细菌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等。如果引起肝脏损伤,原发病能够得到较好治疗,肝脏能够较快恢复;3、饮酒、酒精性和药物性肝损伤,还有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还包括自身免疫性的遗传代谢性肝病,包括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这些疾病存活的时间长短,根据病因能否得到较好的控制及治疗、诱因是否去除、肝脏功能能否恢复,和肝脏进展是否有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或是否有肝功能衰竭决定。二、肝炎疾病的进展程度:1、肝衰竭:如戊型肝炎,孕妇和老年人可能病情加重,可能进展到肝功能衰竭,治疗不佳,随时均有生命危险,甲型肝炎也可以进展到肝衰竭;2、肝硬化:乙型肝炎、戊型肝炎、丙型肝炎,急性肝炎85%以上会进展到慢性肝炎,通常在20-30年可能会进展到肝硬化。一旦进展到肝硬化,患者的存活时间便有限,比如肝硬化失代偿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百分之十四到百分之三十几;3、肝癌:发现比较晚,没有较好的办法去治疗,可能生存期仅有3-6个月,所以需要明确疾病进展的程度。
    2023-08-03
  • 肝炎患者核酸检测是阳性吗(视频)

    肝炎患者核酸检测是阳性吗
    肝炎患者做核酸检测,结果不一定是阳性。肝炎是指肝脏炎症,由多种病原、病因引起。传染性肝炎一般是指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是我国引起肝炎的最常见病因。有上述病毒存在时,查相关核酸可以出现阳性结果,如从粪便里可以获得甲型肝炎核酸阳性,乙型肝炎患者查HBV-DNA可以呈阳性,丙型肝炎患者查HCV-RNA可呈阳性,戊型肝炎也可以查核酸,但目前没有试剂盒。相应特异性核酸阳性一般预示机体感染是因为此肝炎病毒引起,阳性代表有肝炎病毒的复制且有传染性。但其他原因也可以引起肝炎,如败血症、细菌感染,还有成人的麻疹、水痘,都可以引起中毒性肝炎。因此肝脏功能异常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在疾病较严重时出现肝脏功能受损,这时查肝炎的病毒标志核酸显示为阴性。还有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异常和遗传代谢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以及血管原因如布加综合征,引起肝炎时都不是因肝炎病毒引起。所以肝炎患者查核酸时可以呈阴性,不一定都是阳性。
    2023-08-03
  • 乙肝表面抗体469正常吗(视频)

    乙肝表面抗体469正常吗
    乙肝表面抗体469mIU/ml,一般指乙肝表面抗体滴度469mIU/ml,是较好结果,同时是希望出现的结果,即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较高。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0mIU/ml时,已经对乙肝病毒具有保护性,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469mIU/ml,一般保护期在30年左右。所以对正常人而言,可以在此期间,不再进行乙肝五项检测,以及加强注射。但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免疫低下人群,包括用免疫抑制剂,或罹患肿瘤、糖尿病,免疫功能差等病人,亦或是经常有血液暴露机会,如医务人员、检验科人员、科研人员,以及血液透析或静脉吸毒人群,需要进行乙肝五项监测,应每隔数年进行一次,血液透析病人,要求每0.5年进行一次。正常情况下,乙肝五项监测一次后,随时间延长,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会逐渐下降。正常人可能有回忆反应,虽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下降,但再一次接触病毒时,可产生保护性反应。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时,需要重新注射乙肝疫苗。
    2023-08-03
  • 乙肝阳性有什么症状(视频)

    乙肝阳性有什么症状
    乙肝阳性一般指乙肝病毒感染,症状取决于疾病程度。乙肝病毒感染之后,不同疾病状态,可以有不同临床表现,通常见于以下情况:1、肝炎:急性肝炎相对较少,病人可以出现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无黄疸性肝炎,均出现某些共同症状,表现为乏力、纳差、不愿进食,尤其是厌油腻,可以出现腹胀、肝区疼痛,大便性状改变,如腹痛、腹泻。若病人胆红素升高,可以出现眼黄、尿黄、皮肤发黄等黄疸症状。慢性肝炎病人除上述症状外,可以看到某些体征,如面色晦暗,类似长时间不洗脸的表现,可以出现肝掌和蜘蛛痣;2、肝硬化:病人腹胀较明显,出现腹水量增加,可以使消化道症状加重。部分病人可以出现肝性脑病,从而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睡眠颠倒、精神障碍,类似精神病,有时可以出现行为障碍,如计算力、定向力出现问题,甚至可以出现昏迷。肝功能失代偿病人可能出现尿量减少、下肢水肿,以及腹胀加重,出现发烧或继发感染症状;3、肝癌:可能出现肝脏肿大,肝脏可以出现肿包、疼痛;4、肝衰竭:肝功能衰竭病人除肝性脑病、肝昏迷症状外,可出现高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皮肤、黏膜、鼻腔的出血表现。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