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 结肠癌转移肝能活多久(视频)

    结肠癌转移肝能活多久
    如果结肠癌转移到肝脏,属于Ⅳ期肠癌,Ⅳ期肠癌的存活时间通常是2-3年。但是不同的情况,存活时间的差别较大,具体如下:1、如果肝转移的病灶较少,如≤5个,或肿瘤较小,如≤3cm,即便发生肝转移,通常可以通过手术或介入的消融治疗,彻底消灭肝脏的转移灶。患者存活时间会明显延长,甚至可以>5年;2、如果肝脏转移灶较多或肿块较大,无法开刀,通常需要通过药物治疗,以控制肿瘤。肿瘤的肝转移可能初始较严重,但用药后,较大的肿瘤会缩小为小肿瘤,并且病灶变少。因此在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后,肝转移瘤也可以通过手术或介入消融的方式彻底根除,患者生存时间也会明显延长,甚至可以活到3年、5年或更久。
    2023-08-02
  • 为何结肠癌Ⅱ期不需要化疗(视频)

    为何结肠癌Ⅱ期不需要化疗
    部分结肠癌Ⅱ期不需要化疗,结肠癌Ⅱ期术后是否需要化疗,取决于风险因素。风险因素主要取决于肿块的分期、是否透过浆膜层,以及淋巴结的送检数是否超过12枚,如术前是否存在梗阻、穿孔以及分化程度等,同时需要查看微卫星的状态,具体如下:1、低危:通常可以术后观察,无需化疗;2、标危:即中等危险程度的的Ⅱ期肠癌,需要查看微卫星状态。如果是稳定的病人,则可以观察,也可以单药化疗。如果是不稳定的病人,预后较好,也无需进行化疗;3、高危:通常需要进行化疗,即便微卫星状态不稳定的病人,因为存在较多其他的高危因素,需要两种药物联合化疗。
    2023-08-02
  • 结肠癌会转移到哪(视频)

    结肠癌会转移到哪
    结肠癌可以转移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肝脏、肺、骨头、腹膜、腹腔淋巴结、头部,均为肠癌可能发生转移的部位或器官。肠道出现肿瘤后,第一个转移的部位是肿瘤周围的淋巴结,称为区域淋巴结转移。上述转移通常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切除,所以并不算晚期。晚期肠癌通常是指通过血液或淋巴道转移到更远的部位。肠癌中第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因为肠道的血液回流,先回流至肝脏。除肝脏外,其他常见的转移部位还包括肺转移、骨转移、腹膜转移以及腹膜后的淋巴结转移等,以及转移至大脑。生长于身体左半侧的肠肿瘤,如降结肠或直肠、乙状结肠,易发生肺转移。如果发生肺转移,之后会发生脑转移。
    2023-08-02
  • 结肠癌如何治疗(视频)

    结肠癌如何治疗
    结肠癌的治疗方式根据疾病分期不同而有所差异,临床中肠镜、胸腹盆增强CT扫描检查可明确肿瘤大小、周围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发生远处扩散等,故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治疗措施。患者进行分期诊断后,若为Ⅰ期、Ⅱ期或Ⅲ期结肠癌,通常可以采取手术方式进行切除,多数患者术后配合化疗后治愈率较高。通常分期愈早,治愈的可能性愈大,因此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后均有治愈希望。如果患者的分期为Ⅳ期,即已经发生远处转移,此类情况通过单纯手术较难达到治疗目的。通常情况下会先给予患者化疗药物或靶向治疗,力求将肿瘤缩小,当肿瘤变小后上述发生转移的病灶可以通过手术、放疗或介入消融治疗的方式清除干净,此类患者也有机会治愈,尽管治愈概率可能相对较低。如果患者转移病灶十分广泛,可能仅通过药物得以维持而治愈的可能性较小。但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2023-08-02
  • 升结肠癌复发的症状(视频)

    升结肠癌复发的症状
    升结肠癌通常位于人体右腹部,处于小肠与大肠移行部位的上升节段,因而称之为升结肠癌。升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可分为原位复发和转移复发,后者可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患者症状主要取决于具体转移位置,而原位复发患者常见症状如下:1、疼痛:升结肠癌原位复发多在术后吻合口部位重新生长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为疼痛,即肿块出现时会压迫肠道与神经,导致疼痛产生;2、腹胀:患者肠腔内如果有肿瘤复发会导致肠道变窄,在进食后食物通过肠道会出现堵塞,从而产生腹胀感;3、排便困难:由于肿瘤压迫导致食物无法通过狭窄肠腔,无法运输至直肠形成粪便,长时间堵塞会引起患者排便不畅症状;4、大便带血:若局部肿块破溃,会导致患者大便带血。
    2023-08-02
  • 结肠癌Ⅲ期治愈率(视频)

    结肠癌Ⅲ期治愈率
    结肠癌Ⅲ期属于中晚期结肠癌,目前接受根治性手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大致在60%-70%,但如果不进行手术则治愈率为0。但患者需注意Ⅲ期结肠癌与其他分期有所不同,还可进一步划分为ⅢA期、ⅢB期和ⅢC期,其中ⅢA较为乐观而ⅢC相对较差,因为ⅢC期下一个分期便是最为严重的Ⅳ期。对于ⅢA期患者而言,整体治愈率较高甚至较ⅡC期治愈率高近80%。而对于ⅢC期结肠癌患者而言,可能治愈率不到一半。因此,Ⅲ期结肠癌中不同亚分期,患者治愈率也不尽相同。除亚分期外肠癌治愈率还与基因突变有关,若生物学行为较差的基因发生突变,则肠癌复发和转移风险较大,而患者治愈率也会随之大幅下降。总体而言,Ⅲ期肠癌治愈率并非很高,但通过积极手术和术后化疗,多数患者仍可得到较好控制。
    2023-08-02
  • 结肠癌怎样预防(视频)

    结肠癌怎样预防
    随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结肠癌近年在我国发病率逐渐增加,而预防尤为重要。预防肠癌发生的注意事项如下:1、饮食:患者需降低对红肉或加工肉类摄入量,若食用过多常易发生肠癌。建议患者多食用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肠癌发病率;2、药物:患者可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一定预防肠癌作用;3、其他方面:建议有吸烟、大量饮酒习惯的患者尽量戒烟、戒酒,从而降低诱发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及慢性疾病发生概率。此外,还需控制体重和血糖,体重过剩或糖尿病患者发生肠癌概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若患者有糖尿病史,需通过药物将血糖控制正常,从而降低肠癌发病率。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进行运动,控制体重同时还可改善体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2023-08-02
  • 什么体质容易长纤维瘤(视频)

    什么体质容易长纤维瘤
    纤维瘤是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究竟什么样的体质容易长纤维瘤,并没有明确的答案。纤维瘤是基因变异引起的良性增生性的疾病,在体质层面上没有办法感觉或者反应出来。很多女性朋友比较容易长乳房的纤维瘤,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在双侧乳房都会长纤维瘤,此起彼伏的长。但并没有很好的办法,能够区别开什么样的病人更容易长纤维瘤,而哪些病人不容易长纤维瘤。有一种情况可以提早发现,就是遗传性的纤维瘤。遗传性的纤维瘤,多数的表现是在皮肤表面、皮下,可以发现很多的小疙瘩,从头到脚、前胸、后背都可以长。通常父母、长辈、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可能会有类似的现象,这种情况是由基因突变、遗传引起,通过家族史的询问,就能甄别出什么样的人容易长纤维瘤。除此之外,不是遗传引起的散发性纤维瘤,由自身基因层面决定的纤维瘤容易生长,体制上没有办法区别开。
    2023-08-02
  • 甲状腺癌术后饮食需要注意什么(视频)

    甲状腺癌术后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甲状腺癌术后饮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少食多餐:甲状腺癌手术会有神经、血管、组织损伤,所以甲状腺癌术后早期病人可能会有疼痛的表现。这时进食尽量以少食多餐为宜,每一顿饭不要吃得太多,可以减轻对局部刺激;2、以优质蛋白为主:如果经过术后的恢复阶段,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饮食结构多摄入优质蛋白为主。因为优质蛋白可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如鱼、虾、肉类等,还可以摄入优质的植物蛋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抵抗力,有助于早期恢复;3、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局部刺激、呛咳,不利于身体恢复;4、多样化进食:从其他的饮食种类上尽量做到平衡饮食,即摄取多种食物,争取给身体补充完整的营养素,可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2023-08-02
  • 胆囊癌晚期患者不能开刀怎么办(视频)

    胆囊癌晚期患者不能开刀怎么办
    胆囊癌患者,如果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如肿瘤较大且无法清楚或已经发生远处转移,此时不适合开刀治疗。在开始其他治疗方式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如是否出现胆道的梗阻、感染。因为如果合并梗阻或感染,需要先采取特殊的治疗手段,以解除梗阻及控制感染,之后再应用药物控制肿瘤。胆囊癌的药物治疗包括化疗,以及在基因检测指导下,尝试个体化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具体如下:1、化疗:是标准治疗,胆囊癌患者通常会首选化疗,部分病人的化疗效果较好;2、靶向治疗:如果化疗产生耐药性或身体不理想,无法接受化疗。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进行多基因检测,筛查肿瘤是否特异性的基因突变,如果检测到突变,可以寻找具有特效作用的靶向药物,以控制肿瘤。目前胆囊癌可能检测到的突变,包括HER-2扩增、FGFR基因的扩增或IDH-1基因的突变等,有些突变,已有较好的靶向药物治疗;3、免疫治疗:如果免疫治疗的指标较理想,也可以尝试用PD-1抗体,配合靶向药物的免疫靶向联合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