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 免疫缺陷病有哪些类型(视频)

    免疫缺陷病有哪些类型
    免疫缺陷病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1、原发性: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根据累及免疫细胞不同,可分为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吞噬细胞免疫缺陷病以及补体免疫缺陷病; 2、继发性:又称后天性免疫缺陷病,主要由于自身因素导致,如肿瘤或自身免疫病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时易继发感染,最主要为HIV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病无论为原发或继发,临床特点主要存在合并感染,可合并自身免疫病。临床需充分认识此类疾病,甚至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是否存在免疫缺陷病。
    2023-08-01
  • 什么人易得结缔组织病(视频)

    什么人易得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与遗传背景、环境因素、有机物接触、激素水平异常有关,均可诱发免疫紊乱,进而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常见易患包括多种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肌炎、皮肌炎炎性疾病,系统性血管炎等,每一种疾病均有明确分类标准。部分结缔组织病患者有一定家族聚集倾向,但绝大多数以散发为主。该疾病为多基因相关疾病,临床患者有相应家族史,有血缘关系的人有明确的结缔组织病病史,而患者本身又出现系统受累表现,皮肤黏膜出现口腔溃疡或脱发,关节肿痛以及肌肉疼痛、无力或口干、眼干、雷诺现象等表现,甚至出现重要脏器损伤,如血液系统、肾脏、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受累。具体应到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详细病史采集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是否有结缔组织病。
    2023-08-01
  • 结缔组织病能活几年(视频)

    结缔组织病能活几年
    结缔组织病患者寿命取决于诊断、脏器损伤情况,以及疾病活动情况。结缔组织病涵盖范围较大,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系统性血管炎等。在风湿免疫科诊疗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明确患者究竟属于何种结缔组织病,具体如下:1、症状轻微:仅存在皮肤黏膜损害,治疗可相对较温和,预后较好;2、累及重要脏器: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或肾脏及血液系统,均可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明显血小板减少,可有较强出血倾向或可危及生命。狼疮肾炎患者若出现大量血尿、蛋白尿,肾功能短时间内急剧恶化,也可影响患者寿命。因此结缔组织病预后不可一概而论,需结合每个患者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判断。大多数结缔组织病为异质性疾病,即同样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轻重缓急不同,预后也不同。
    2023-08-01
  • 结缔组织病是什么病好治疗吗(视频)

    结缔组织病是什么病好治疗吗
    结缔组织病为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涵盖疾病较多,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系统性血管炎、肌炎、皮肌炎等。诊断结缔组织病应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为何种疾病,倘若存在相应临床症状及自身抗体阳性,但不足以上疾病分类标准时,可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于未来发展中可分化为某种具体疾病,亦可维持现状。结缔组织病诊断后若无法明确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则需对患者脏器损伤进行评估,评估是否存在重要脏器受累。此外需进行合理治疗,具体如下:1、存在重要脏器损伤:治疗需较积极,可考虑应用激素联合免疫制剂;2、不存在重要脏器损伤:较浅表器官如皮肤、黏膜及关节症状,可给予较温和治疗措施。结缔组织病治疗需根据受累情况进行判断,若药物可耐受且不存在重要脏器损伤,通常可得到较好控制。
    2023-08-01
  •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能治好吗(视频)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能治好吗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目前不可治愈,风湿免疫科包括内科的绝大多数疾病均不能治愈,但积极配合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在临床上相对较常见,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里,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如果患者有一定免疫的色彩,例如有脱发、口腔溃疡、关节疼等风湿科的常见的症状,同时又有自身抗体存在,而且是多次高滴度阳性,可以诊断为未分化的结缔组织病。目前的各个疾病的分类标准,还不能诊断为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具体的某一种结缔组织病,只能先放到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定期的进行随诊和观察,给予相对温和的免疫制剂进行干预。在诊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以后,进行系统评估,观察有无脏器受累的情况。经过定期的复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转化,虽然不能治愈,但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对于延缓疾病的进一步进展也有意义。
    2023-08-01
  • 风湿热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视频)

    风湿热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风湿热的主要表现具体如下:1、关节炎:主要发生在大关节,包括肩、肘、膝、踝、腕关节,少数可累及其它关节,主要症状为关节突发或反复发生红、肿、热、痛的表现;2、心脏炎:根据解剖结构可累及心包、心肌及心内膜,临床主要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憋气,以心衰症状较为突出;3、皮下结节:主要发生于关节深面骨性凸起部位,大小约1.5-2.0cm,为无痛性结节;4、环形红斑:可发生于皮肤任何部位,主要累及躯干及四肢;5、小舞蹈病:多见于儿童,也可发生在其它年龄段患者,主要表现为四肢、躯干及面部不自主运动,患儿可出现挤眉弄眼等自主表现,还可能为累及锥体外系的症状。除以上症状外,通常患者在前驱感染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1-6周,可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还可累及肾脏、胃肠道等,表现出相应症状。
    2023-08-02
  • 风湿热是什么病(视频)

    风湿热是什么病
    风湿热为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关节炎、心脏病变及皮疹、舞蹈病等临床表现,具体如下:一、症状:1、可表现为典型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大关节且可产生游走性疼痛,通常不会留有关节畸形。2、可引起心脏病变,尤其瓣膜的病变,可出现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存在典型表现,患者可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3、可出现皮疹,位于躯干与四肢近端,出现环形或半环形皮,中心皮肤颜色正常,外周存在红晕。4、关节深面有骨质处出现皮下结节且无痛,部分可融合成片。5、儿童患者可出现小舞蹈病,可表现为肢体不自主运动;二、实验室检查:存在链球菌感染证据,主要为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抗链O)水平升高;三、影像学检查:可完善超声心动图,查看患者瓣膜是否存在较典型风湿性心脏病表现。
    2023-08-02
  • 高尿酸血症能治好吗(视频)

    高尿酸血症能治好吗
    如果高尿酸血症患者经过非常合理的治疗,在临床上可治好,但能达到目标的人群也非常有限,且容易反复。高尿酸血症在临床上,主要包括反复痛风发作的高尿酸血症,以及无痛风发作的无症状单纯高尿酸血症。在临床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一般治疗等,具体如下:1、药物治疗: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所需干预的阈值不同。如合并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则降尿酸的阈值较严格,>480μmol/L,需进行干预,给予降尿酸治疗。使用的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但每种药物的选择,均有相对禁忌的情况,需咨询专业医生。对于没有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可将该阈值提高至540μmol/L,达到该水平后再进行药物干预;2、一般治疗:即低嘌呤饮食、大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等。但心肺功能、肾功能不好时,饮水需适当限制。
    2023-08-02
  • 如何治疗高尿酸血症(视频)

    如何治疗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体如下:一、生活控制:如多饮水、低嘌呤饮食。对于仅有尿酸水平轻度升高,且从未发生痛风急性发作情况下采用;二、药物治疗:反复急性痛风发作,且伴有尿酸水平升高需针对尿酸进行治疗,使尿酸水平控制<360μmol/L为理想水平。若未伴有痛风急性发作需根据尿酸升高程度决定,药物主要为苯溴马隆、非布司他及别嘌醇,部分通过促进尿酸排泄,部分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不同人群选择各异。1、存在心血管事件尽量不选择非布司他。2、存在肾脏结石尽量不选择苯溴马隆。3、存在过敏倾向不考虑使用别嘌醇。
    2023-08-02
  • 痛风与腱鞘炎症的区别(视频)

    痛风与腱鞘炎症的区别
    痛风和腱鞘炎为两种不同疾病,具体区别如下:1、腱鞘炎:为腱鞘急性或慢性炎症,腱鞘是位于肌腱周围的半圆形结构,关节活动时可出现腱鞘与肌腱间反复摩擦,若损害较持续可引起慢性炎症或急性炎症的发生。腱鞘炎则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如纺织工人或常敲键盘的工作者,在急性期可予止痛治疗,更重要为保护关节;2、痛风:为尿酸盐沉积导致关节炎或肾脏受累,为代谢相关疾病,与嘌呤代谢、尿酸排泄异常相关,主要临床症状为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常累及足趾第一跖趾关节,急性期需采用对症消炎止痛药物,缓解期主要为降尿酸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