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玲

  • 宝宝流脓鼻涕怎么办(视频)

    宝宝流脓鼻涕怎么办
    宝宝流脓鼻涕提示可能患有风热感冒,大多数是由于感冒引发的鼻腔细菌感染,平时要注意保持鼻腔引流通畅。鼻腔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宝宝可以口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制剂,比如小儿感冒颗粒以及黏液稀化剂,可以促进分泌物排出。此外,需及时清理鼻腔的分泌物。 如果症状重或流脓鼻涕的时间较久,甚至可能出现鼻炎、鼻窦炎,有比较多的脓鼻涕,并且伴有头痛症状,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鼻窦炎,抗感染治疗的疗程较长。鼻窦炎的治疗一般需要2-4周的疗程,同时要多喝开水、保持尿量充足,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引起食积内热导致感冒加重。
    2023-08-02
  • 孩子腹泻怎么办(视频)

    孩子腹泻怎么办
    腹泻为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症状,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原因之一。孩子腹泻需要积极处理,治疗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部分,婴儿腹泻原因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需要积极抗感染如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应该及时应用抗生素;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可以通过加强腹部保暖改善症状。吃奶过多、过于频繁以及母亲饮食过于油腻导致消化不良性腹泻需要合理喂养,也可以酌情服用健脾胃、助消化药物。消化酶如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引起乳糖不耐受导致腹泻,喂奶时需要同时补充乳糖酶或给予无乳糖奶粉。食物不耐受宝宝对牛奶蛋白以及母亲母乳中部分抗原片段过敏,其母亲需要适当饮食回避或给予宝宝特殊配方奶粉如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奶粉等。 另外可以口服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或服用蒙脱石散收敛止泻、口服补液盐预防和纠正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宝宝需要静脉营养补液。腹泄伴有腹痛、呕吐、尿少、精神差或一般情况较差、治疗效果不佳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去看医生以进一步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宝宝体重不增加的原因(视频)

    宝宝体重不增加的原因
    宝宝体重不增加的原因如下: 1、摄入能量不足:可见于喂养不当、喂养不足,宝宝消化能力弱或疾病等原因,导致食欲差或者进食困难等。如母乳不足、没有及时地添加辅食、微量元素锌缺乏、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以及厌食、胃肠动力不足、长期便秘引起的厌食、胃食道反流、幽门肥厚狭窄等原因导致进食困难; 2、消化吸收能力差:不能充分的吸收利用,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静脉性的肠道炎症、食物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各种原因引起腹泻,导致消化吸收障碍; 3、疾病引起消耗增多:尤其是慢性疾病,如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结核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机体消耗增加; 4、遗传代谢疾病导致代谢紊乱、消瘦、体重不增; 5、遗传因素:父母本身瘦,宝宝也比较瘦。 宝宝体重不增加,要合理喂养均衡饮食,及时添加辅食,必要时需就医检查寻找原因,在医生指导下去除诱因,合理喂养。
    2023-08-02
  • 幽门狭窄宝宝吐奶的特点(视频)

    幽门狭窄宝宝吐奶的特点
    幽门狭窄又称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括约肌肥厚,肌松弛不良引起的输出道梗阻。主要表现为反胃、呕吐,多于出生后第2-3周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可食后立刻呕吐,或者10分钟后发生呕吐。呕吐为喷射性,呕吐物不含胆汁,早期可表现为溢奶,反复呕吐导致患儿体重不增或者下降,逐渐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吃奶时呕吐前可见胃蠕动波从左肋下向右,至右上腹逐渐消失,可在右上腹部触及2cm×1cm大小的边缘清晰,与软骨呈纺锤形,表面光滑的肿块,检查最好在病儿熟睡或者吃奶的时候进行。 钡餐检查,将钡餐混合于乳内,食后透视可见胃扩张,下端呈圆锥形,由浅而深的蠕动波在幽门部突然消失,很少的钡剂居于十二指肠内,钡剂透过幽门腔呈细长线状,胃排空迟缓。腹部B超,如果幽门肌厚度≥4mm,幽门的前后径≥13mm,幽门管长≥17mm,即可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2023-08-02
  • 厌奶期一般持续多久(视频)

    厌奶期一般持续多久
    厌奶期一般1个月左右就会自然地恢复,厌奶期的宝宝只是奶量的暂时减少。如果宝宝精神好,生长及发育也正常,没有证据显示厌奶期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家长不必担心。厌奶期一般见于4个月左右的宝宝,宝宝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好奇,并且喜欢探索周围。自然容易分心,不能专心吃奶,而且4个月之后,宝宝可以添加辅食,在吃与牛奶不同的多样食物之后,可能会喜新厌旧,变得不再钟情于吃奶。 厌奶期的宝宝进食时尽量保持环境柔和、安静,吃奶时不要逗孩子,让孩子专心吃奶,按需喂奶,不强迫进食,适当添加辅食。一般建议4-6月添加辅食,这个阶段月龄的宝宝,当看到大人吃饭时有想吃的情况,说明宝宝可以添加辅食,辅食添加要遵守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从一小茶匙开始慢慢的加量。每一种辅食添加先尝试3-5天,并观察宝宝是否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的症状。宝宝不爱喝奶,家长多会考虑是该牌子的奶粉被宝宝喝腻,建议可以更换奶粉,但更换速度不要太过频繁,宝宝会因为没有时间适应而出现拒奶的现象。
    2023-08-02
  • 宝宝吐奶后还能喂奶吗(视频)

    宝宝吐奶后还能喂奶吗
    宝宝吐奶后不建议马上继续喂奶,可以让宝宝缓一缓,拍拍背,观察引起呕吐的原因。如果宝宝因为喂养姿势不正确,导致吞入过多的空气出现呕吐。需待宝宝不吐后,且明显想吃奶时给宝宝尝试喂。如果宝宝是吃奶过多,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婴儿吐奶后,短时间内暂时不要给宝宝继续喂奶。 小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胃底平直,容量小,而且胃肠道功能不完善,容易引起呕吐,最好能够间隔2-3小时,根据宝宝的需求和状态来决定是否喂奶,中间可以给宝宝试着少量的多次尝试喂点水,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没有呕吐,可以尝试少吃多餐,减少每次的喂奶量,以减轻宝宝的胃肠道负担,否则吐奶接着喂养有可能会导致频繁的呕吐,加重宝宝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如果宝宝频繁吐奶或者精神差,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
    2023-08-02
  • 婴儿吃多了的表现(视频)

    婴儿吃多了的表现
    婴儿吃多会有吐奶,甚至多次的呕吐,嘴巴会有酸臭的味道,宝宝会有打嗝,伴有漾奶、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的情况。因为腹部胀气、屁多、肠绞痛、哭闹不止。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功能不完善,不成熟,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小儿的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又小,胃与食道相连的括约肌相对松弛,容易发生溢奶和吐奶。建议家长一定要按需喂养,不强迫进食。 对于溢奶、吐奶的宝宝,要少吃多餐,适当减少每次的奶量,酌情增加喂奶的次数,奶后拍背打嗝,充足睡眠。口服益生菌,比如培菲康、双歧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等,选用一种即可,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口服健脾胃助消化的中药,比如胃蛋白酶散、化积口服液、醒脾养儿颗粒来健脾胃助消化。腹胀的宝宝可以暖肚脐、做排气操,如果宝宝精神差、频繁地呕吐,或者宝宝有烦躁哭闹,需要带宝宝到医院看医生。
    2023-08-02
  • 小儿止咳化痰的方法(视频)

    小儿止咳化痰的方法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生理反射,通过咳嗽能将气道里的痰液或异物及时咳出来,以保证气道通畅,避免诱发或加重感染。一般不建议小儿用中枢性的镇咳药,可以用止咳化痰类药物,常用的小儿化痰药包括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愈创甘油醚,愈美颗粒、易坦静等复方制剂兼具止咳化痰的作用,甘草合剂、桔贝合剂、蛇胆川贝液、复方鲜竹沥口服液等中药制剂均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此外,雾化吸入也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等作用,还可以通过变化体位、拍背等促进痰液排出,止咳化痰的治疗需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祛除诱因进行治疗。
    2023-08-02
  • 两个多月的宝宝有点咳嗽怎么办(视频)

    两个多月的宝宝有点咳嗽怎么办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生理反射,将气道的痰液、异物及时咳出以保证气道通畅,避免继发呼吸道感染。2个月的婴儿如果只是偶尔咳嗽,咳嗽较轻、吃奶较好且精神反应较好,没有出现呛奶、吐沫,可以在2次奶间适量喂点水,保持尿量充足。 婴儿病情变化快,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需要密切观察,如果咳嗽较久或咳嗽增多,喉中有痰鸣音并伴有呛奶、吐沫表现,需要面诊医生,比如沙眼衣原体肺炎主要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主要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疾病比较隐匿、缓慢,宝宝的一般状态起初较良好,可能只出现鼻塞、流鼻涕、偶尔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小婴儿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不多见,可能还会出现分泌物,需给予重视并及时就医。
    2023-08-02
  • 宝宝嗓子拉丝声是喘吗(视频)

    宝宝嗓子拉丝声是喘吗
    宝宝嗓子拉丝声不一定是喘,小孩的喉咙空间很狭小,在平常大哭、大笑或剧烈运动后,在气促的情况下,偶尔会出现喉咙拉丝声,如果休息后消失,没有咳嗽、喘息、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可以先进行观察,比如先天性喉喘鸣的宝宝,可能会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发生吸气性的喉喘鸣,并伴有吸气性三凹征,活动时较为明显。但没有声嘶、咳嗽等症状,吞咽功能正常,可以是持续性,也可以是间歇性。随着年龄稍大,喉部组织发育逐渐完善,喉鸣一般在2-3岁以后会逐渐消失。 如果宝宝出现喉咙拉丝声,并伴有鼻塞、咳嗽、喘憋、胸闷、呼吸快等症状,表明可能是哮喘发作或其它原因引起的气道喘息,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