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万晓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鹤岗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痔疮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移位,以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现代概念与传统定义有较大差别,传统认为痔是直肠下端黏膜下、肛管和肛缘皮肤下层的静脉丛淤血,还有扩张和迂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痔疮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当痔疮不伴出血、疼痛或者脱垂等症状时不能认为是疾病,只有当肛垫肥大合并上述症状时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痔疮的病因不是十分清楚,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有肛垫下移学说、静脉曲张学说,还有遗传、地理及饮食因素等。痔疮可以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主要分析如下:\n1、内痔:位于齿状线的上方,表面为黏膜覆盖,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移位,包括血管丛扩张、纤维支持结构松弛或断裂,常见于直肠下段的左侧、右前和右后三处,初起内痔突向肠腔,日久可逐渐突出于肛门外,表现为便鲜血和脱垂。\n2、外痔:位于齿状线下方,表面有肛周皮肤覆盖,皮下血管丛扩张表现为隆起性软团块,常指血管性外痔,另有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和炎性外痔等。\n3、混合痔:在齿状线附近,为皮肤黏膜交界组织覆盖,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融合而成,兼有内痔和外痔的两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