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

  • 初治多发性骨髓瘤首选治疗方法(视频)

    初治多发性骨髓瘤首选治疗方法
    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治疗药物有以下几种: 1、靶向类药物:比如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或者卡非佐米、伊沙佐米;免疫调节剂,比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靶向药物以及新型药物; 2、传统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蒽环类药物、马法兰等都是多发性骨质瘤的传统治疗药物; 3、糖皮质激素:也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治疗药物; 4、单抗:如CD38单抗,单抗在国外已经进入临床。 如果患者较高危或者经济允许,就选择四联药物,即单抗,CD38单抗或称为达雷妥尤单抗,加上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常规化疗药物,或者不加,选择加用激素,一般选用四种药物。所以常用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是选择四种或者三种药物,但是无论是四种还是三种,一般都选择新型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抗治疗,以及部分选择使用激素。
    2023-08-01
  • 宝宝打完乙脑疫苗有哪些反应(视频)

    宝宝打完乙脑疫苗有哪些反应
    宝宝注射乙脑疫苗后常见反应如下:1、红肿、疼痛:最直接、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局部接种部位针眼出现红肿,由于疫苗可对肌肉产生刺激性,部分患儿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一般建议接种完24小时内不要洗澡,减少局部刺激防止不良反应发生;2、发热:因接种疫苗产生免疫反应,一般发热程度不高,在38℃左右且基本状态较好。一般不需使用药物,多饮水以及适当应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1-2天发热可自行缓解;3、头晕、头痛或精神状态欠佳:一般程度较轻,注意休息以及保证充足睡眠,同时适当摄入清淡饮食,症状可较快缓解;4、过敏反应:如短期皮疹或回家后出现皮疹,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过敏程度对症处理。
    2023-08-01
  •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视频)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
    判断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停母乳:如果通过母乳喂养一般状态较好,体重增加满意,无明显身体不适,黄疸数值并不高,虽然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数值,但未>18mg/dl,状态较为平稳,停母乳后黄疸数值快速下降;2、排除性诊断:如果可以除外其它病理性黄疸时,也可以推断母乳性黄疸。明确不存在溶血状态,感染问题,也不存在其它的胆道疾病等较常见的病理性黄疸原因,可以考虑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有时属于排他性诊断或者试验性诊断,如果怀疑母乳性黄疸,可以进行停母乳后复测黄疸数值,如果出现下降说明为母乳性黄疸,如果黄疸数值不能下降,需进一步进行其它检查后,明确病理性黄疸原因。
    2023-08-02
  • 蚕豆病不能吃什么(视频)

    蚕豆病不能吃什么
    蚕豆病与蚕豆的摄入有关,实际上病的本质是G-6-PD,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缺乏引起溶血性、出血性疾病。 最关键的是患者不能够吃蚕豆,好多小孩因为吃蚕豆以后而引起全身的溶血和出血,最后导致贫血,甚至会出现肾功能衰竭。 蚕豆病不能吃蚕豆及蚕豆制品,如粉丝、豆瓣酱都不能吃。有些特殊的药物也会影响到蚕豆病的发生。所以对于蚕豆病的孩子一定要在吃食物之前看配方的成分,还要在服用药物时跟医生提示孩子本身有蚕豆病,很多药物一定要慎重使用。
    2023-08-02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检查(视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检查
    通常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若出现下肢发凉、麻木、疼痛、静息痛,可以进行以下检查:1、超声检查:属于无创检查,可直接观测下肢动脉血流情况,判断是闭塞、狭窄或存在血栓;2、下肢动脉测压检查:下肢供血减少后可出现压力降低,通过下肢动脉测压可以对比下肢动脉和上肢动脉压力。若下肢动脉压力不足上肢压力的一半,即ABI比值<0.5时,则可诊断为中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对于此类患者需采取治疗措施;3、血管CT成像:可直接观测狭窄及闭塞部位、闭塞段长短;4、DSA检查:即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属于有创检查,通常患者如果明确诊断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进行介入治疗时,才进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
    2023-08-02
  • 吃母乳拉肚子怎么回事(视频)

    吃母乳拉肚子怎么回事
    有很多小孩、新生儿期开始吃母乳,大便次数偏多,跟母乳里有前列腺素有相关性。大便出现绿色或者有奶瓣,一般如果3-4次都是允许的,可以不特别进行处理,孩子会慢慢缓解。或者有一些拉的次数比较多,可以适当的改善妈妈的饮食,比如让妈妈吃相对清淡的,不要吃过量的蛋白质类的东西,不要大量的摄入蛋白质。妈妈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太甜的或者是凉的食物,对于母乳性引起的腹泻的宝宝也会有一些帮助。如果这些方法还是不能够缓解,可以适当的给宝宝补充一些益生菌,让宝宝的肠道更强大,对于这样的母乳引起的腹泻也会有一些帮助。所以这个母乳腹泻,其实跟母乳和妈妈的饮食结构,妈妈的身体状态有关。一个方面是通过改善妈妈的状态,饮食结构,可以改变母乳引起的腹泻。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改善宝宝的状态,也能够减轻因为母乳引起的腹泻状态。
    2023-08-02
  • 结肠癌术后复查的项目(音频)

    结肠癌术后复查的项目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结肠癌术后医生会让病人查血里的特别肿瘤标志物,是需要定期复查的,反映了肿瘤复发转移的迹象。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影像检查,像CT、核磁,看手术部位、肝、肺这些比较容易转移的脏器。再有就是定期做肠镜检查,看手术部位有没有复发,看大肠的其他部位有没有再发肿瘤,这是传统上的肠癌开完刀之后需要定期来复查的内容。
  •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音频)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王志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结肠癌早期很多病人是没有症状的,少数病人比较幸运,很早期发生了大便带血,留意到了赶紧去就诊,发现了早期的息肉或者腺瘤,甚至早期癌变。肿瘤在左边靠近肛门比较近的部位这段肠子,可能有大便习惯改变了,里急后重,跑厕所很多,大便规律变化了,大便带血、带脓、大便不成形、大便变形等改变。在右半结肠常常没有症状,有的病人可能会有腹痛,腹部自己摸到一个肿块,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到了进展期之后才可能发生的。很多肿瘤病人实际上没有症状,更多的是体检发现的,社区体检的时候发现肿瘤指标高了,遗憾的是不是每个病人肿瘤指标都高,很多病人到了后期也不高。或者大便潜血阳性,或者病人是高危人群,有这个意识,很依从医生的建议,定期去做肠镜发现了,这种病人从筛查角度越来越多了,随着老百姓科普意识,防病治病理念的改变,这种病人将来会越来越多。
  • 新生儿脐疝的症状和治疗(音频)

    新生儿脐疝的症状和治疗
    讲解医师:王志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新生儿脐疝应该说是在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类疝气种类,一般是在早期婴儿时期相对比较多见,主要就是脐部有个膨隆。在孩子脐带脱落以后,脐血管和其胶样物质退化消失以后,这个腹膜和瘢痕化的皮肤组织进行粘连以后,就形成了薄弱环节。在腹压增加的时候,这种薄弱环节就向外膨出形成了脐疝,一般脐疝根据大小不同,可能预后会有不同。\n多数孩子一般是在哭闹的时候,这种膨隆会比较明显成一个球形,很容易被推压以后还纳回腹腔。用手指可以伸入脐环内,可以摸到这种疝孔的边缘,一般没有明显痛苦的表现。多数孩子在一岁左右就可能自愈,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对于也比较严重,或者脐疝比较明显,在四岁左右仍然没有缓解的孩子,一般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还有一些可能会在早期,如果出现了明显嵌顿、坏死,或者是穿孔的情况下,可能就需要进行治疗。多数情况下孩子如果早期不进行特殊干预,一岁左右也可能达到自愈的情况。
  • 哺乳期吃避孕药多久能喂奶(音频)

    哺乳期吃避孕药多久能喂奶
    讲解医师:王志欣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妇科
    哺乳期吃避孕药最好3天后才能喂奶,因为避孕药属于激素药物。如果药物没有完全代谢完就给孩子喂奶,药物会通过奶水到达孩子体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会引起孩子性早熟等。吃完避孕药后最好多喝水加速药物排泄,同时建议把奶水用吸奶器吸出来,以免引起积奶导致乳腺炎,还会引起回奶。\n在哺乳期不建议吃避孕药,最好使用避孕环或者避孕套进行避孕,如果避孕失败可以偶尔服用异常紧急避孕药。哺乳期是一个特殊时期,不能乱吃药物,都会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哺乳期需要放松心情,加强饮食营养, 最好多吃瘦肉、鸡蛋等,可以补充蛋白质促进奶水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