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晋平

  • 单核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特点(视频)

    单核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特点
    单核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的特点,应该符合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的血常规特点,只是在白细胞分类当中,可能更多的见到典型的单核细胞,但是既然为急性白血病,肯定为原始、幼质的单核细胞。但如果检查结果确诊为单核细胞白血病,从形态学的FAB的分类称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这类白血病患者一般预后较差,患者需要通过相应的基因染色体检测明确疾病,或者可能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需要患者加以重视。具体单核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外周血液的原始单核细胞及幼质细胞增多;2、白细胞增高,同时患者出现贫血导致血小板下降,为典型的急性白血病特征;3、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液中单核细胞及血小板增多;4、患者血常规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或者骨髓增生低下等血常规特点,为单核细胞白血病,在老年患者当中更为常见,称为递增性白血病。
    2023-08-01
  • 骨髓移植配型血型要求(视频)

    骨髓移植配型血型要求
    骨髓移植配型对血型没有要求,主要是对白细胞中HLA的配型有要求,最好相合度能达到全相合。但随着国内独生子女政策,全相合的机会很少,需要在无关供者的骨髓库找全相合。如果是亲属间,通常可以选择半相合移植。半相合移植通常要查5个位点,10个等位基因,要求半相合达到5/10以上相合度,则可以考虑做一级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型不相同也可以做移植,但在血型不同的情况下,给病人输供者的骨髓尤其是骨髓液时,通常会做去红细胞处理,来减少输注后的溶血反应。而对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造血干细胞,通常直接输注。但移植以后,血型有个转换过程,可能出现贫血、红系造血不良等情况,但最终都会转成供者的血型。
    2023-08-01
  • 骨髓移植过程(视频)

    骨髓移植过程
    骨髓移植先给病人做大的化疗,将原有的坏细胞或骨髓病人自己骨髓环境清理一遍。等着干细胞成长的过程,为预处理。干细胞输注即骨髓移植的过程,将供者的骨髓或单采的外周血干细胞如同静脉输液、输血,输入病人体内。干细胞具有归巢特性,会自动跑到骨髓微环境中存活,且增殖形成新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等。因此一般2-3周的时间,干细胞即可植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超过500/μL,每μL血小板超过2万,不用输血,这样就可以达到植活标准。骨髓移植就算成功,但移植分为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异基因移植涉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排异反应问题。所以需观察1年时间,而自体移植实际上没设立,相当于大的化疗。1个月左右植活,病人就可以顺利出仓。
    2023-08-01
  • 为什么会得血液病(视频)

    为什么会得血液病
    患血液病的原因较多,往往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有关系,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很难找出明确的病因。由于血液病本身又分良性、恶性,也有身体的反应性因素、出血引起的贫血等原因引起的。一般大众所指代的血液病为血液的恶性肿瘤、恶性病。血液肿瘤包括最常见的淋巴瘤,其次是多发性骨髓瘤,还有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等。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危险因素,如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加强自我防护,保持乐观的心情和心境面临工作、生活中的各种挑战,适当的身体锻炼以便对疾病进行预防。同时,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相应的体格检查,血液病做血常规的检查即可获得关于血液健康的多种信息,以便及时的对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得到更好的疗效和预期。
    2023-08-01
  • 化疗的副作用都有哪些(视频)

    化疗的副作用都有哪些
    化疗的副作用包括较多内容,对于化疗患者,可能从头到脚都会有相应的影响。传统化疗药物和新型靶向药物都有相应的副作用:1、多部位、多系统不适:传统化疗药物可使患者出现脱发,恶心、呕吐,胃肠道黏膜损害、腹泻,一些化疗药可引起手脚四肢的麻木、神经炎的表现。因为化疗的副作用表现为多个方面、多个系统。医生有很多应对的药物也有相应的经验,可以根据症状进行控制;2、骨髓抑制:传统化疗患者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的下降以及贫血,通过对患者输血,使用细胞刺激因子,如促红素、促血小板生成素,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都可以帮助缓解和及时的改善化疗的副作用;3、过敏反应:蛋白类靶向药物的副作用可能是过敏反应,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虽然在用药时会进行一些预防措施,如用抗过敏药或激素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但发生几率还是较高,甚至有些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间质性肺炎、呼吸困难,甚至在停用这类的药物后也常见以上情况;4、自身免疫性反应:PD-1抑制剂,可以出现严重的自身免疫性反应,也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的问题、心肌炎的表现、关节的病变等,这是在新型的药物治疗过程当中,经常面对新型的副作用,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2023-08-03
  • 什么是非霍奇金淋巴瘤T型(视频)

    什么是非霍奇金淋巴瘤T型
    淋巴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血液肿瘤,分为霍奇金、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细胞类型分为B细胞、T细胞、NK细胞等。T细胞淋巴瘤是东亚地区常见的肿瘤,比西方发病率高,占30-40%。T细胞淋巴瘤治疗疗效比B细胞稍差,B细胞淋巴瘤使用单克隆抗体,缓解率在80%以上。相信新药研制上市后,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有效率会进一步提高。
    2023-08-03
  • 非霍奇金淋巴瘤会传染吗(视频)

    非霍奇金淋巴瘤会传染吗
    淋巴瘤是常见的血液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病因较多,与幽门螺杆菌、EB病毒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此类细菌有传染性,可通过共同进餐而传染。建议分餐制,同服抗幽门螺杆菌药物。非霍奇金淋巴瘤不会传染,多因免疫功能紊乱、外界刺激等多因素导致的。
    2023-08-03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吃什么药(音频)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是肿瘤的一种。进展缓慢,通过体检发现的概率越来越高。中国人发病比例比较低,但是随着体检常识的普及,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在早期只是淋巴细胞增高、淋巴结肿大,甚至可以不用治疗,原则是观察和等待。一旦出现了贫血、血小板下降、反复的感染、发热,病人体重下降很明显,可以考虑治疗。降低淋巴细胞在早期和中期、晚期用药选择不同,在早期用一些激素、干扰素就可以让细胞下降,一旦进入疾病的晚期,甚至要化疗。国外要引进到国内叫PTK的抑制剂,这种新药是靶向药物治疗,包括抗CD20的单抗,这种药控制淋巴细胞的增加有很好的效果。这些治疗尤其到晚期一定要到专科医院做相应的治疗监测。
  •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食物好?(音频)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食物好?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缺铁性贫血是在生育期的中青年妇女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也是血液科门诊很常见的情况,治疗主要靠药物,包括阿胶,包括常用的民间补血的秘方,包括坐月子的常见的食物,对改善缺铁的原因会有帮助,但是达到了缺铁性贫血诊断的程度一定要用药物进行治疗,食补不能很快纠正。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经常吃瘦肉、红肉,不是非得是猪肉,牛羊肉也可以,再有猪肝、血豆腐,菠菜虽然含铁量大,但人体不好吸收,香菇这些菌类的含铁量是比较多的,大枣可以适当的补充。如果是真正的缺铁性贫血,建议到医院专科进行铁剂的补充治疗。
  •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欧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缺铁性贫血是身体内铁元素缺乏造成的贫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胃肠道功能不好引起的铁吸收障碍,或者由于慢性的长期失血造成的缺铁。长期贫血的状态有些相应副作用的表现,包括贫血的表现,时间长了,病人的心肝肾功能都可能受到影响,这是贫血的主要表现。病人可能会活动耐力差、容易心慌气短、工作精力不能集中、容易失眠多梦,毛发容易脱落,头发很黄、很不光亮,指甲容易破损、变形,除了胃肠道疾病能够引起缺铁之外,缺铁性贫血同时会加重胃肠道的一些病变,有的病人会表现吞咽困难,吃东西咽不下去,还要怀疑有没有食道癌。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全身性的各个器官组织都有可能受到影响的疾病,大家需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