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军

  •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了怎么治(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了怎么治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不能治愈的疾病,所采用的所有的治疗手段都不能够把克隆性浆细胞打没有了,复发也是每个病人的必经之路,在疾病并不是很严重的时候,给病人比较合适的治疗,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复发包括两大块,生化复发和临床复发。生化复发的时候不予治疗,只有M成分异常,病人没有贫血、没有骨痛、没有肾脏的异常,没有临床症状的病人,叫生化复发。建议病人1个月或者1-2个月,再做相应的检查,了解复发状态是偏惰性的,还是偏侵袭性的。如果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就要给予治疗。现在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人,绝大多数病人都有维持治疗,用来那度胺或者沙利度胺做维持治疗。生化复发长,复发速度又比较快的时候,建议再加1个药甚至再加2个药,或者把原有的药物剂量加大,做相应的处理。如果病人出现临床复发,即出现CRAB症状,就是贫血、贫血加重,出现了新的骨痛或者骨质破坏,出现了新的浆细胞瘤,出现了肾脏的损伤或者高钙血症,这时候要按新的疾病给予相应的三药诱导治疗。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IgG型严重吗(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IgG型严重吗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的浆细胞疾病,属于B细胞疾病,发展相对缓慢。现在有很多的新药,多发性骨髓瘤这个疾病已经逐渐向慢性病转化,病人生存的时间都在5-10年之间,甚至超过10年。只有20%以内的病人属于高危类型,其它的病人都是标危或者低危的病人。 多发性骨髓瘤的严重程度或者危险度不应通过疾病类型来判定,IgG型只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的一类,就像国外的IgA型患者不太好治疗,其实在中国的病人中并非IgA型的病人不好治,部分IgD型患者也不好治疗,并没有看到大量数据报道很多IgD型病人活的时间很长。目前很多药物治疗降轻链不是很理想,但是有的病人轻链的水平比较高,也能够生存很长时间。所以IgG型并不是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类型,只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是什么(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包括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 1、适合移植的病人:我国界定的适合移植病人多数都是年龄≤65岁,但在西方有的国家定到70岁,也有的国家定到75岁,这样的病人都是适合做骨髓移植的。适合做骨髓移植的病人目前基本上都是含有新药的三药诱导方案,比如VRD方案、VCD方案、VTD方案、PAD方案。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双新药能够同时使用的时候,同时能够报销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使用双新药的诱导。因为双新药的诱导可以带来更好的缓解,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也能够更延长。适合移植的病人在诱导治疗以后会采集干细胞,进行干细胞移植,移植以后根据不同的情况看是否做巩固治疗。再进入维持治疗阶段,一般选用免疫调节剂或者蛋白酶体抑制剂来做单药的维持治疗; 2、不适合移植的病人:即老年人或者有合并症的病人,根据病人身体状况的评分来看,给三药的诱导方案,还是用两药的诱导方案,再给予巩固治疗。目前认为治疗时间至少要8个月到1年的时间,然后再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症状(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的时候,它的症状和初治的时候的症状是一样的,界定的范围是一样的。真正的CRAB的症状,就是病人出现了贫血、骨痛、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应真正的按照活动性的骨髓瘤去治疗。 因为监测手段知道了病人是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也对这个病有了个很深刻的认识,所以在监测上肯定会比初始治疗的时候要频繁,不论从医生和病人来讲,对疾病的重视程度都会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病人在复发的时候会发现生化复发的阶段。 生化复发是指只是化验指标有变化,没有任何的疾病的症状,绝大多数的指南都推荐不治疗的,定期做监测,当出现了SLiM的症状的时候再治疗。SLiM的症状是骨髓的克隆性浆细胞超过≥60%,血清游离轻链的比值>100,核磁的影像学发现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大于1处,这个时候病人也可能是没有临床症状的,但也需要当做复发阶段的症状性骨髓瘤去治疗。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不能吃什么(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不能吃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合并有合并症或者采用的药物治疗,在饮食当中要有所注意,比如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人骨痛发生率在75%的患者,很多病人都由于骨骼的疼痛或者骨折可能需要卧床,卧床的时候就需要保持大便通畅。所以在饮食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多吃多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发性骨髓瘤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由于体液免疫缺陷,反复容易出现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的感染。这个时候就要求尽量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辛辣刺激的食物是容易出现咽部的症状,甚至出现呼吸道的感染,尽量的不要吃补品,很多补品是热性,热性食物就会容易出现感染性疾病。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里,会用到大量的激素,大量的激素实际上是有很多的不良反应,比如会升高血糖,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21天里会吃到8天激素,本身就会出现药物性高血糖,在饮食过程中就要注意尽量不吃含糖食物,要减少淀粉样食物的摄入,这样才能够使血糖尽量的低。第由于大量使用激素以后会造成脱钙,在疾病早期的时候虽然很容易出现高钙血症,但是随着治疗的进行,多个疗程以后,高钙的问题就会改善,但是激素的脱钙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除了用补钙的药物以外,还需要多吃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皮等含钙的食物。
    2023-08-01
  • 骨髓移植的方法(视频)

    骨髓移植的方法
    骨髓移植是过去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用得最多的方法。一般供者需通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干细胞有“动员”过程,再通过全麻或腰麻,采集髂骨的骨髓。一般单做骨髓移植时,采集的量较大,通常>1000ml,这时供者需提前留取自己的血液,采集完骨髓后再回输体内。目前骨髓移植,一般与外周血干细胞联合应用,对病人骨髓干细胞的采集数量要求明显降低。故目前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骨髓移植与外周血的干细胞一同输注,对供者损伤相应减少。
    2023-08-01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办(视频)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办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主要见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说明水平高的不很突出,如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会有明显增加。 如果只是比例增加,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虽然在正常范围内,比例稍微有轻度变化,这是一种改变的非常早期的表现。这种情况要看是否有细菌性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症或者气管炎。 如果发展至肺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应该也会有升高,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最常见细菌感染。首先要有感染病灶,如果找到感染病灶,经过抗菌治疗,中粒细胞会下降,证明跟感染相关。 还有种情况是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没有明显感染表现,要考虑其它问题,主要包括是否有类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可见于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要找前期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更深原因。 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后,还要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者慢性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这些疾病都属于偏成熟细胞变化。 应认识到这类病并不可怕,它不是恶性度很高的疾病,现在也有很多靶向药物,如BCR-ABL的抑制剂,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非常好的控制作用。总的来讲,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无明确感染表现,需要到血液科就诊,明确是否是造血系统本身疾病。
    2023-08-01
  • 什么是白细胞(视频)

    什么是白细胞
    白细胞是三种血细胞里非常重要的成分,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在体内有抵抗疾病的重要作用,白细胞成熟后在血液中基本上停留6-8小时,之后就会进入到组织里去。白细胞正常值是(4.0-10.0)×10^9/L,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当有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会有明显增高,起到抵抗细菌的作用。 当病毒感染时会有淋巴细胞发生变化,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或者明显减低,这两种情况多见于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在病毒感染时会出现增多,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当出现过敏或者湿疹等与变态反应相关的疾病时,也会出现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023-08-01
  •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回事(视频)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回事
    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首先反映单核细胞比例不正常,有增多表现。再看单核细胞的绝对计数,看绝对计数是否超过正常上限。 单核细胞不论绝对计数增多或者比例增多,有很多原因引起。如果单纯比例增多,总数不多,是继发性疾病,即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的可能性大,如病毒感染时会有单核巨噬细胞活跃,吞噬病毒,所以其细胞比例会有上升。 这种情况通过抗病毒治疗或者本身病毒有自限性,2-3周以后,单核细胞比例下降,相应病毒感染症状消失,这是一种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疾病中也会有原发造血系统本身单核细胞增多,常见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还有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这种情况下,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明显高出正常值,超过1.0×10^9/L。 如果出现明显单核细胞绝对值增多,必须去医院明确单核细胞增多原因。一般会做白细胞手工分类,找是否有幼稚细胞,做骨髓穿刺,进行骨髓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2023-08-01
  • 溶血性贫血是什么病严重吗(视频)

    溶血性贫血是什么病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在贫血性疾病中是一种急症,是很严重的病,主要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造成。需要评估患者的溶血速度,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快,血红蛋白下降明显,红细胞数量降低也很明显,网织红细胞上升很高,其危险度更高。如果1天内血红蛋白下降2g/L以上,至少有800ml血液的红细胞破坏,可能会造成危及生命的事件,这时要紧急给予治疗。 一般溶血性贫血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以及红细胞膜异常的疾病,最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主要是体内存在抗体,破坏红细胞造成,这时需要用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封闭抗体,减轻溶血,如果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需要补充红细胞给予支持治疗。
    2023-08-01